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中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现状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1-08-17 07:51
  文化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不容忽视的一个主题,它承载了人类发展的历史的同时指引着我们奋斗的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等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文化发展的基石,它以其独特的公益性和内容的丰富性,长久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对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阶段,如何使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的需要,如何正确处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关系,怎样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制度模式,是重点和难点。本文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历史发展的进程进行了回顾,积极的肯定了我国各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理性的总结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的研究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研究其未来的发展建设做了有力的铺垫。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应该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比较成型的西方国家学习,吸收其先进的理念;要转变我国旧有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职能,使其适应新的市场大环境;要从政治、经济和...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研究现状
    0.3 本文研究方法
    0.4 本文创新之处
1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基本理论及重要意义
    1.1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含义及特征
        1.1.1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含义
        1.1.2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特征
    1.2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及其启示
        1.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及指导作用
    1.3 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1.3.1 文化事业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6)
        1.3.2 文化事业探索阶段(1957-1978)
        1.3.3 文化事业振兴阶段(1979-1992)
        1.3.4 文化事业创新发展阶段(1992-至今)
    1.4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
        1.4.1 能够提高文化生产力
        1.4.2 能够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
        1.4.3 能够提高人民的文化自觉
2 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
    2.1 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成就
        2.1.1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2.1.2 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
        2.1.3 提高了公民社会主义道德水平
        2.1.4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2.2 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划分不清
        2.2.2 机制改革与体制改革纠缠不清
        2.2.3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不均衡
    2.3 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3.1 事业与产业的混淆使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错位
        2.3.2 公益性文化设施和环境的落后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
        2.3.3 传统文化体制落后影响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机制改革
3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举措
    3.1 借鉴国外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3.1.1 提高公众对公益性文化的参与度
        3.1.2 丰富公益性文化活动
        3.1.3 完善公益性文化设施
    3.2 转变政府管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职能
        3.2.1 转变管理模式
        3.2.2 转变管理手段
        3.2.3 转变管理内容
    3.3 增加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
        3.3.1 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
        3.3.2 扩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资金来源
    3.4 注重自身传统和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
        3.4.1 挖掘特色创建公益性文化品牌
        3.4.2 吸引国外团体增强公益性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347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347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f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