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中国艺术节的比较研究 ——以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9-19 00:10
  中国艺术节,作为我国文艺界最盛大的国家级文化艺术节日,自1987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走过20余年。随着中国艺术节办节模式的日益成熟和民众参与面的不断扩大,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的影响面也日益拓展。从八届中国艺术节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功能已经从早期单纯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逐渐发展为“文化、经济齐头并进”,中国艺术节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以拓展。但遗憾的是,至今我国学术界还很少有人对这一领域进行综合性和学理层面上的深入研究。本文以中国艺术节为研究对象,以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为探讨中心,试图从政府管理的视角出发,紧扣政府在中国艺术节筹办过程中的管理模式及政府在中国艺术节中所承担的责任,通过对历届中国艺术节诸多方面的梳理总结,宏观上对中国艺术节的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微观上对历届中国艺术节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对今后中国艺术节的发展有所帮助。本文核心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至四章,结合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程的实际运作过程,充分运用大量一手资料,分别就历届中国艺术节的办节背景和主题、政府管理模式及运作机制、舞台艺术及群文活动、硬件建设及软件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地梳理总结和比较研究,勾勒出历届...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艺术节的比较研究 ——以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为中心


在北京、甘肃和浙江三地接受调查的人群中,认为

北京,湖北,中国艺术,城市形象


0.5%的调查对象认为影响非常之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绝大部分老百姓对举办中国艺术节后,湖北城市形象的提高还是抱着积极肯定的态度的。图10:省外公众认为湖北举办中国艺术节对湖北城市形象提高的影响.非常大圈比较大.一般.比较小圈非常小.说不清北京甘南浙江

公众,消费产品,纪念品,节目


为13.6%;7.9%的受访者选择的是旅游。而省内情况是,39.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选择消费产品,19.2%的受访者选择的是购票看节目,30.1%的受访者选择的是纪念品,H.3%的受访者选择的是旅游(详见下页图14和图15),由此可见艺术节对湖北的旅游及购物上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中的湖北形象比较分析[J]. 邢文君.  大众文艺(理论). 2008(06)
[2]点艺成金的肯尼迪艺术中心总裁[J]. 卜凡.  环球人物. 2008(01)
[3]关于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情况的汇报——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 杨建新.  戏文. 2004(06)
[4]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场馆建设工作回顾[J]. 童德兴.  艺术科技. 2004(04)
[5]中国艺术节面临市场检验[J]. 张乐,王定昶,汪林义.  瞭望新闻周刊. 2004(31)
[6]前六届中国艺术节回顾[J]. 傅宏波.  观察与思考. 2004(12)
[7]文化观念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 孟召宜.  人文地理. 2002(02)
[8]区域形象系统探索[J]. 禹贡.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03)
[9]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00年举行[J].   人民音乐. 1999(07)
[10]八度文华 几层思索[J]. 曲润海.  文艺研究. 1998(06)



本文编号:3400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400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a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