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
本文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产业 居民消费 文化产品 产业融合 消费结构
【摘要】:文化产业因其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具有产业属性,同时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影响居民消费总量、影响居民消费潜力和影响居民消费能力。由此,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拉动居民消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居民消费 文化产品 产业融合 消费结构
【基金】:山东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金项目(B00013)
【分类号】:F126.1;G124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守忠;;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年12期
2 戴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10期
3 赵丹丹;;广东省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11期
4 蔡旺春;;中国文化产业关联程度与波及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19期
5 赵树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1年02期
6 张圣平,邓苏;消费结构、产业关联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7 邹志勇;;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量化指数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8 阚大学;;文化产业的国内研究进展述评[J];学术论坛;2013年06期
9 毕小青;王代丽;;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企业经济;2009年09期
10 郭国峰;郑召锋;;我国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评价与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杨雪春;王茂军;;区域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分析——以四川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姜洁;;关于如何发展小城镇问题的几点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4 李国平;王春杨;袁薇薇;马小雨;;我国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匹配关系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国平;;产业升级的核心:拓展企业主体行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黄选高;;关于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思考[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耿鹏;赵昕东;;基于GVAR模型的产业内生联系与外生冲击分析[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志文;;林下产业的发展与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韩军;雷娟;;流通业对山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钟明;张晓彤;危海霞;;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以葫芦岛市为例[A];2013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国;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向与我们的对策[N];常州日报;2006年
2 王志国;产业转型应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N];河北日报;2013年
3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赵鑫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吴石磊;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N];光明日报;2014年
4 ;产业经济学基本知识问答[N];山西日报;2001年
5 李正发 (作者单位:市社科院城经所);产业创新的四个关键环节[N];长江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谷亚光;文化产业在应对危机中异军突起[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郭玉志 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办副主任 高书生;社会资本有望支撑文化产业步入上升期[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记者 胡敏 许静 曾小清;灾区产业在恢复重建中优化升级[N];四川日报;2010年
9 徐德昭 黄虎波;战略性产业选什么?[N];东莞日报;2010年
10 ;去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3.39亿元[N];深圳商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琪;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肖建勇;饭店产业融合的机理、路径与风险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3 韩颖;我国若干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数量分析[D];东北大学;2007年
4 张云;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迎旭;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建平;东亚产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徐强;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高宇列;天目山区山核桃产业成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孝锋;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怡;广州市产业创新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宋安宁;文山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外部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凯华;中国造船产业关联演进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伯彦村;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我国金融业产业关联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5 黄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6 张莹;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互补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刘志康;赣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智元媛;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络对杭州旅游产业资源配置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孟敏敏;大连市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10 陈蓉蓉;我国金融业与其他产业关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39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63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