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17-08-18 02:00

  本文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利用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内容创新


【摘要】: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文化产业就是通过对文化资源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将其文化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当前我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存在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和庸俗开发等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破坏了文化资源生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为根本,借助多种现代技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 临沂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内容创新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也就是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适度产业化开发,将其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的3.63%,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金承志;;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的哲学思考——从黄g奈幕厶钙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邢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发展路径探析[J];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3 李春华;;有关文化创新的几个问题[J];理论探索;2011年03期

4 许青春;;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5 冯臻;;文化创意企业创新行动及实现研究[J];求实;2015年04期

6 倪文霞;周婷婷;;试论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法律保护[J];新学术;2007年02期

7 田川流;;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内容创新[J];艺术百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丽英;杨永强;;我国体育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策略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邓丽姝;;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化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3 陈要立;;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4 刘芳;马璐;;基于价值创造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路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周彦;;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整合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4年17期

6 董德民;;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路径分析[J];管理观察;2014年32期

7 冯臻;;文化产业创新系统构建的理论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8 陈翔;;文化自信的道路探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9 李勇军;黄柏青;;审美经济时代创意文化产业融合及其价值来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10 姜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打造经济文化强市[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祖群;;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北京文化产业(事业)路径研究[A];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2012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瑛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文化产业整合研究[A];第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谭娜;基于价值生态系统的创意产业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肖岚;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丁卫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沈红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6 董红杰;创意产业“五位一体”的成长路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董文静;创意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刘冠军;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林剑;企业创意人才生态系统健康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10 黄天蔚;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花毅;文化产业聚集中的产业链关联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文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任钰;北京创意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农学院;2011年

4 朱拓;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结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张时;我国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蔡彻;全球化条件下传统文化安全的法律保障[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陶妍;遗传资源的专利保护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余琼;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文_g;产业链视角下文化产业整合与优化路径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鲍蔚;产业链视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承志;;SMS评价原则在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盛垒;北京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意义、比较优势及其应对策略[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4 黄楠森;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5 胡彬;;创意产业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容与途径[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6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2期

7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年15期

8 厉无畏,于雪梅;关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的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9 邢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发展路径探析[J];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10 胡明铭;徐姝;;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邬子珩;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成长过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昌方;;北部湾灿烂的传统文化资源(续篇)[J];南方国土资源;2007年08期

2 马奇志;;保护与开发民族传统文化资源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甘肃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赵建锋;;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趋向[J];西北美术;2007年04期

4 金晖;;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价值与利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贾格年;;现代化对土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冲击[J];商洛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孔令宏;;区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张良;沈才洪;张宿义;杨辰;;传统文化资源决定白酒艺术价值[J];中国发展;2011年01期

8 陈永金;刘加珍;张重阳;彭博;;聊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31期

9 陈野;;试论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产业转化——以浙江为案例的分析研究[J];浙江学刊;2012年01期

10 苏岳峰;苏旭东;;屏南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J];福建艺术;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学新;;延庆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A];当代北京研究(2012年第4期)[C];2012年

2 范学新;;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 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3 范学新;;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 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A];繁荣古都历史文化 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2012·世界文化遗产日论坛文集[C];2012年

4 范学新;;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 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5 杨硕;杨纪青;李京兵;;西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制度价值研究[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6 范学新;;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 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A];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C];2012年

7 尉富国;;西部大开发与右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晓萍;;利用首都传统文化资源提升首都文化国际影响力[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9 濮延博;;和顺古镇:品牌的冠名和资源的合理开发[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10 刘维民;;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动力机制初探[A];西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聿文;靠什么来保护传统节日[N];深圳商报;2004年

2 钱念孙;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N];安徽日报;2007年

3 吴纶卿;在继承优良传统中推进文化创新[N];光明日报;2010年

4 主持人:本报记者 林文君;重估传统文化 重拾民族尘封记忆[N];贵州民族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马献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让春节过出味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纪江明 葛羽屏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信息消费背景下推进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对策措施[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7 纪江明 葛羽屏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推动信息消费与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融合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杨荣来;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推进文化广西建设[N];广西日报;2005年

9 徐岳 凌军辉;传统工艺如何产业化?[N];贵阳日报;2006年

10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向云驹(中国民协秘书长) 安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刘魁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陈连山(北京大学教授) 王恬(浙江省民协常务副主席) 杨建林(介休市市委书记) 贺学君(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张勃(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陶思炎(中国民协副主席) 刘宗迪(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开掘传统节日资源 传承民族文化精神[N];中国艺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勇;传统文化资源在雕塑语言中的转化[D];清华大学;2009年

2 邓娟;论新疆俄罗斯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转型[D];新疆大学;2006年

3 姜守瑞;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资源初探[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洪瑶;传统文化的产业价值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曾佳佳;论学校文化建设中区域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D];江南大学;2009年

6 王静思;传统文化的电视媒介传播[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晓雷;从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利用看中国当代审美精神的转变[D];山东大学;2012年

8 赵林;中国先进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当代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吉人;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传统材质运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10 王家洪;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92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692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b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