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深圳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10:06

  本文关键词:深圳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深圳龙岗区 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策略 政策体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休闲时代的来临,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将成为一股重要的推动力。从国家层面来看,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立足历史和发展角度,基于问题导向型思路,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研究如何将深圳龙岗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以供有关决策者参考。首先从文化创意产业关联机制、政府规划激励理论以及3T理论循序展开,为后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做出了铺垫。其次通过详实的数据和资料研究展现了深圳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特点,并与深圳其他区文创产业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城区环境优越,发展空间充裕,然而产业层次偏低端,企业实力相对较弱。再次,主要研究分析了深圳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一是产业快速聚集凸显“产城融合”能力不足,二是产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对龙岗区文创产业异军突起提出挑战,三是政策环境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四是人才高地与人才洼地效应尚未形成,五是区域内文创产业协同效应有待提升。继而,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政策方面的四大原因,一是政策体系不健全,二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政策不完善,三是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四是融资政策执行力度有限。最后,主要从文博会、产业发展、配套服务、环境建设五个方面展开了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提出。
【关键词】:深圳龙岗区 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策略 政策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文献评述11-12
  • 1.2.2 国内文献评述12-13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15-21
  • 2.1 文化创意产业关联机制15-16
  • 2.1.1 前向关联机制15-16
  • 2.1.2 后向关联机制16
  • 2.1.3 旁侧关联机制16
  • 2.2 政府规划激励理论16-19
  • 2.2.1 税收激励16-17
  • 2.2.2 实物调控17
  • 2.2.3 淘汰落后产能17-18
  • 2.2.4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18-19
  • 2.3 3T理论19-21
  • 2.3.1 创意人才与创意阶层19
  • 2.3.2 技术与创意产业19-20
  • 2.3.3 宽容和宽容社区20-21
  • 第三章 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分析21-33
  • 3.1 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21-25
  • 3.1.1 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双双实现快速增长21-22
  • 3.1.2 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22-23
  • 3.1.3 产业区域布局呈“一带—三圈—多点”态势23-25
  • 3.2 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25-27
  • 3.2.1 立足差异化定位,产业集群联动发展25-26
  • 3.2.2 实施精品工程,品牌效应日趋显著26
  • 3.2.3 平台服务日趋完善,汇聚世界优质资源26-27
  • 3.2.4 创新协同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27
  • 3.3 与深圳其他区文创产业的比较分析27-33
  • 3.3.1 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28-29
  • 3.3.2 城区环境优越29
  • 3.3.3 发展空间充裕29
  • 3.3.4 产业层次偏低端29-31
  • 3.3.5 企业实力相对较弱31-33
  • 第四章 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33-42
  • 4.1 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33-36
  • 4.1.1 产业快速聚集凸显“产城融合”能力不足33-34
  • 4.1.2 产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对龙岗区文创产业异军突起提出挑战34
  • 4.1.3 政策环境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34-35
  • 4.1.4 人才高地与人才洼地效应尚未形成35-36
  • 4.1.5 区域内文创产业协同效应有待提升36
  • 4.2 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36-42
  • 4.2.1 政策体系不健全36-38
  • 4.2.2 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政策不完善38
  • 4.2.3 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38-39
  • 4.2.4 融资政策执行力度有限39-42
  • 第五章 龙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42-50
  • 5.1 文博会:提升质量与发展品牌42-43
  • 5.1.1 打造文博会分会场精品优品42
  • 5.1.2 注重分会场园区的“造血功能”42-43
  • 5.1.3 推进区域品牌建设43
  • 5.2 产业发展:鼓励创新与推动交易43-45
  • 5.2.1 促进原创“产业化”43-44
  • 5.2.2 搭建展示交易公共平台44
  • 5.2.3 推动文创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促进“产业文化化”44-45
  • 5.2.4 促进产业集群进一步集约、协同、联动发展45
  • 5.3 配套服务:健全政策与提升服务45-46
  • 5.3.1 根据园区及产业特点细化扶持方案,打造“一园一策”扶持体系45
  • 5.3.2 引导促进园区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45-46
  • 5.3.3 建立全区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46
  • 5.4 基础措施:吸引人才与加大扶持46-48
  • 5.4.1 建设人才高地与人才洼地46-47
  • 5.4.2 建设版权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47
  • 5.4.3 加强产银结合,扶持小微企业47-48
  • 5.5 环境建设:产城融合与环境驱动48-50
  • 5.5.1 树立环境驱动发展理念48
  • 5.5.2 倾斜支持,营造完善的文创产业发展政策环境48-49
  • 5.5.3 打造产城融合的城市空间环境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钦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思考[J];协商论坛;2005年07期

2 谷雨;;打造文化创意产业 深化知识经济竞争力[J];出版参考;2005年34期

3 薛莹;出版与文化创意产业[J];出版参考;2005年Z1期

4 薛莹;创作与出版——文化创意产业的无限上纲[J];出版参考;2005年09期

5 本刊编辑部;;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3期

6 王缉慈;齐勇锋;张晓明;惠鸣;闫玉刚;;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续)[J];前线;2006年04期

7 沈望舒;;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与发展要务[J];北京观察;2006年03期

8 郑洞天;许立仁;温骧;景向辉;;政协委员荐策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观察;2006年03期

9 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 北京发展的新引擎[J];数据;2006年05期

10 朱相远;;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分类[J];数据;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燕;袁新敏;;在城市有机疏散中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2 王玲;;谈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3 隋岩;;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背景及中国影视的发展趋向[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李继东;;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四大要素及其关系初探(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张振鹏;王玲;;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郭金鸿;;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吴净;;关于山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于淑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点——以青岛市为例[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9 任根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注点[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10 ;陈冬同志的讲话[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钦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思考[N];河南日报;2005年

2 记者 徐飞鹏;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条件有基础有规模有特点有前途[N];北京日报;2006年

3 汲传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N];北京日报;2006年

4 徐飞鹏;研究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等工作[N];北京日报;2006年

5 徐飞鹏;本市认定首批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N];北京日报;2006年

6 ;本市“十一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发布[N];北京日报;2007年

7 记者 罗青邋通讯员 袁裕中;30名文化创意产业精英“露脸”[N];北京社会报;2007年

8 刘亚力;联合国筹建文化创意产业专门机构[N];北京商报;2006年

9 任思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要警惕贴牌生产[N];北京商报;2006年

10 朱裴;北京明年发布文化创意产业指数[N];北京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忠;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洪涛;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刘利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王伟伟;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周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扩散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陈燕;闲置空间再生中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8 王柯驭;文化创意产业税收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9 李冬;文化创意产业及其政策探析[D];东北大学;2007年

10 潘维刚;文化创意产业迎应全球化的创新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琴;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李艳杰;北京CBD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郑少云;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袁帅;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内涵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5 石旭东;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建议的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6 李一森;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公共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李小燕;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D];重庆大学;2009年

8 江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竞争力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颖;文化创意产业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刘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6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736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2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