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有深远意义和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在经济一体化发展情形下,发展进程日益迅速。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导致了文化产业领域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状况。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事态标志着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素质进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由56个民族组成,在历史上各民族都创造了绚丽的文化。艺术是人类通过历史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财富。人类丰富的生存形式和文明精神的完整性是由艺术产业和物质产业共同造就出来的。少数民族艺术,是通过多民族国家中占非主流的少数民族历史上创造和延续下来的,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艺术活动。民族艺术是我国民族政策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地区非物质遗产有着重大的意义。朝鲜族拥有自己的文字、传统、艺术和历史,作为朝鲜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延边州,在传统的保存上相对完整。民族艺术行业的发展不仅能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整体性,还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经济为整个国家带来的经济影响,在扩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本文主要以朝鲜族艺术的产业化经营为例,通过艺术和产业化的概念,与同一民族-韩国的艺术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讲述延边州朝鲜族艺术产业化的现状,发现艺术与产业的转换关系,更深层地分析如何让艺术不仅仅停留在“文化”这一阶段,提出举措给其赋予生命力,置换成“产业”,为延边州、吉林省,乃至全中国带来巨大影响力。
【关键词】:艺术 文化 朝鲜族 产业化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12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目的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12-15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12-14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14-15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15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15-17
- 第二章 艺术产业化的相关理论17-23
- 2.1 民族艺术产业化概念及条件17-20
- 2.1.1 民族艺术产业化概念17-19
- 2.1.2 艺术产业化条件19-20
- 2.2 民族艺术产业化发展动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模式20-22
- 2.2.1 民族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20-21
- 2.2.2 民族艺术产业化发展可持续战略模式21-22
- 2.3 民族艺术产业化功能22-23
- 第三章 韩国发展艺术产业的实践与借鉴23-30
- 3.1 韩国发展艺术产业的案例23-26
- 3.1.1 韩国艺术产业化现状分析23-24
- 3.1.2 韩国文化的输出24-26
- 3.2 韩国艺术产业化的成功经验26-29
- 3.2.1 政府采取的举措26-27
- 3.2.2 其他相关产业竞争的带动27
- 3.2.3 企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27-28
- 3.2.4 经济公司的人才培养28-29
- 3.3 韩国的案例为延边艺术产业化发展带来的启示29-30
- 第四章 延边朝鲜族艺术发展现状分析30-37
- 4.1 朝鲜族艺术在延边地区的兴起与发展30-32
- 4.1.1 清末民初时期朝鲜族艺术的兴起30-31
- 4.1.2 朝鲜族艺术事业的恢复和发展31-32
- 4.2 延边朝鲜族艺术事业发展现状32-34
- 4.2.1 延边朝鲜族艺术事业现状32-34
- 4.2.2 延边朝鲜族艺术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34
- 4.3 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及预期效益34-37
- 4.3.1 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34-35
- 4.3.2 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发展的预期效益35-37
- 第五章 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及政策建议37-45
- 5.1 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及作用37-38
- 5.1.1 政府角度的转变37
- 5.1.2 艺术家和生产企业的创作37-38
- 5.1.3 消费者对艺术的接受38
- 5.2 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运行机制38-40
- 5.2.1 社会效益至上原则38-39
- 5.2.2 艺术产业的多样性发展39
- 5.2.3 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39
- 5.2.4 实施分类定位财政政策39-40
- 5.3 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的关键问题及政策建议40-45
- 5.3.1 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运营机制的关键问题40-42
- 5.3.2 延边朝鲜族艺术产业化运营机制的政策建议42-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爱华;;民俗艺术产业化发展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郄建业;王利君;朱江;;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初探[J];大舞台;2010年03期
3 胡天君;;区域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浅探[J];东岳论丛;2011年10期
4 李棣;;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相关理论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周凯;;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与构建传播——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反思与对西方文化产业的借鉴[J];东岳论丛;2012年09期
6 李菲菲;华大敏;王斌;;韩国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与启示[J];大众文艺;2013年23期
7 宋健;;延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09期
8 王志标;;对文化经济前沿三个问题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8年12期
9 宋生贵;;开掘民族艺术的审美文化资源——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金江莲;;朝鲜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艺;;国有少数民族艺术院团的现状和发展对策[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沂霖;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瑞;关于当代中国大众艺术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思考[D];河北大学;2006年
3 叶小虎;艺术产业运营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王海洋;天津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63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76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