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微电影表演创作形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31 06:29

  本文关键词:微电影表演创作形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演员格局 明星 类型表演 符号化表演


【摘要】:本文着眼于当下微电影表演创作形态,从微电影多元化金字塔式创作格局分析入手,梳理出微电影演员的格局现实,认为微电影可以促进新生代演员的成长,不断地充实中国电影的演员格局。此外,微电影在影像风格类型多维度的创新和尝试,也迫使表演创作形态在喜剧表演、明星类型化表演、职业演员创作突破以及符号化表演等层面都进行同样多维度的探索创新,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影表演美学的范畴。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
【关键词】演员格局 明星 类型表演 符号化表演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一般项目“视听新媒体视野下的影视表演创新形态及创作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2014GDYB01) 中国传媒大学校级科研培育项目“中国电影喜剧表演艺术家研究”(项目编号:CUC14A3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943.12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微电影带着鲜活、强劲的势头闯入公众的视野,并以其多元化、多类型的创新性和独特魅力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热点话题,更给传统的中国电影产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拓展了产业链条的幅度,成为以常规大电影为主体的中国电影产业不可忽视的新兴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一川;胡克;吴冠平;沙丹;叶航;云飞扬;;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J];当代电影;2012年06期

2 陆正兰;;表演符号学的思路——回应塔拉斯蒂的《“表演符号学”:一种建议》[J];符号与传媒;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惠敏;;“微时代”微电影流行性与成长前景探析[J];东南传播;2013年02期

2 罗惠敏;;“微时代”微电影流行性与成长前景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王志荣;;解析中国微电影的艺术特征[J];电影文学;2014年03期

4 钱才芙;;微电影研究述评[J];电影文学;2014年16期

5 许光;;试析微电影对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J];今传媒;2014年11期

6 刘瑞红;杨博;李晓蕾;;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与实践研究[J];电影评介;2015年05期

7 胡一伟;;敬神与娱人:论巫傩仪式的演示性叙述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王志荣;;基于微电影美学特征的人才培养策略[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9 郭瑞华;;微电影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4年02期

10 钱才芙;;与众不同的大师——优酷微电影《美好2012:大师微电影》评析[J];四川戏剧;201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春;中国电影短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薛国梅;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其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尹翠;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陈圆;“微时代”语境下的系列微电影的价值取向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司文;微电影的艺术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徐彬;影视艺术微传播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月;;“真实的游戏”——浅谈电影表演创作中的信念感[J];黄河之声;2009年13期

2 黄栌;倾心血于角色——电影表演对话录[J];当代电影;1985年04期

3 丁牧;;电影表演理论的价值[J];电影艺术;1992年03期

4 张悦;;获得真实的电影表演[J];艺术百家;2008年S2期

5 滴妮;;解读电影表演中的身体语言[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赵海龙;杨田田;;长镜头中电影表演的速度和节奏[J];电影评介;2009年01期

7 周艳;;共性与差异——话剧表演与电影表演之比较[J];戏剧文学;2010年02期

8 郑雪来;;关于进一步开展电影表演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J];电影评介;2010年23期

9 陈玮;;道德困境的诗意表达——朱丽叶·比诺什的电影表演[J];艺术评论;2011年03期

10 张宏;滴妮;;真实、细致、内敛——电影表演的审美新趋向[J];当代电影;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静;;我的电影表演创作[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2 林洪桐;;电影表演与生活的三个螺旋圈[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3 李志舆;;电影表演观念初探[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4 王润身;;电影表演杂谈[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5 刘诗兵;;电影表演论坛2001年会[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6 ;2002年电影表演创作座谈年会[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7 王人殷;;提高修养丰富自己建立我国的电影表演体系[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8 谢飞;;市场化对电影及电影表演的影响[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9 白杨;;序[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10 贺小书;;生活化是现代电影表演的重要特征之一[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帼君;胜在自然 贵在风格[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王迎庆;是花朵终要《绽放》[N];中国电影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妍;论电影表演中的感觉艺术[D];重庆大学;2009年

2 李立;电影表演:情绪、情感的艺术[D];重庆大学;2011年

3 赵吉;罗伯特·德尼罗的电影表演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63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763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