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长江经济带内文化产业连片发展的科技传导机制与跨域协同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02:14

  本文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内文化产业连片发展的科技传导机制与跨域协同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长江经济带 文化产业 科技传导机制 跨域协同模式


【摘要】:长江经济带既是一条内河经济带,也是一条内河文化带。促进长江文化产业连片发展是新常态下建设好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突破口。而从文化和科技融合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的科技传导机制问题,是更好地促进长江经济带内文化产业连片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科技传导黑箱模型,发现科技创新主要是通过作用生产力要素、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市场竞争等中介变量对文化产业施加影响。为了促进文化产业连片发展,长江经济带内各省市应协同创新、抱团创新,着力构建文化产业技术的跨域创新联盟模式,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的跨域培养模式,以及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的跨域共建模式。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文化产业 科技传导机制 跨域协同模式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招标项目“中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11ZBZD04) 江西省软科学项目“科技进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的贡献研究”(20121BBA10036) 江西省社会规划项目“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机制研究”(12JL04)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一长江经济带内连片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黄金水道,长江通道更是目前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一条东西轴线。面对新常态,为了重振和再造国内需求市场,国家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战略。长江经济带的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兵;;论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体化发展[J];经济论坛;2009年05期

2 杨继涛;;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4期

3 周绍森;贺喜灿;罗序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罗序斌;张卉;;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脉络与展望[J];金融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5 曹光章;;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09期

6 余东华;;技术创新与垄断市场结构的可维持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心宪;;少数民族的文化品牌开发:秀山“花灯寨”个案[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2 张庆昌;唐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3 李平;张庆昌;;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动态效应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7年02期

4 傅才武;陈庚;;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一个宏观分析框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陈雪善;王卫彬;张高忠;;嘉兴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科技和产业;2012年09期

6 李明;;学术论坛在科技期刊建设中的作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34期

7 钱江;;文化产业企业创新力的培育与提升[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24期

8 胡洪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曹宝明;辛馨;;从垄断到竞争性垄断:网络经济下市场结构演进的静态博弈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10 傅才武;陈庚;;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路径与理论模型[J];江汉论坛;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鑫;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姜尔加;集团内部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霍步刚;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4 马佳男;中国“兰西格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刘晓彬;中国工业化中后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程霞珍;安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支持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7 刘冠军;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于迅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及发展路径演化[D];吉林大学;2014年

9 李少惠;甘南藏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杨立青;上下联动的中国文化管理体制创新[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新妮;基于区域合作理念对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瑞琴;对乌海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王爽;论票务系统建设与艺术院团改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爽;文化体制改革与政策创新[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宋继昕;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肖淑兰;广东大型零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8 辛馨;信息化条件下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组织演进[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9 海林;内蒙古文化产业与法制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振中;我国报业集团盈利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机制研究[J];创新科技;2009年04期

2 朱自强;张树武;;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及形态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王伟,武中哲,成锡军;国内学术界关于“单位制”的研究综述[J];发展论坛;2001年03期

4 李路路,李汉林;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与行动方式[J];东南学术;2000年02期

5 张培奇;;论技术预见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J];东南亚纵横;2010年06期

6 顾江;郭新茹;;科技创新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升级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0年07期

7 段莉;胡惠林;;中国文化产业研究是否进入学术疲劳期——基于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J];东岳论丛;2013年08期

8 于成永;施建军;;外部学习、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机制和路径——基于苏浙沪等地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年01期

9 雷宏振;邵鹏;潘龙梅;;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2年01期

10 孙磊;王志伟;;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J];经济学动态;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强;振兴长江经济带加快湖北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沈玉芳,殷为华;论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1998年02期

3 谢炳庚,李晓青;湖南区域开发对长江经济带支持作用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5年03期

4 沈玉芳,罗余红;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5 萧苇;图腾之江——写给长江经济带[J];长江水利教育;1995年04期

6 周东臣;;开展涉外教育 提高外宣水平[J];对外大传播;1996年05期

7 ;西部名城:明天成为“第一城”的若干理由[J];中国西部;2003年05期

8 许继琴,楼朝明;长江经济带国际集装箱生成量预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02期

9 纪昌荣;我们拥有这条长江——沪台港三家晚报“长江经济带纪行”[J];台声;1995年07期

10 程艳;龙宇;徐长乐;;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关联度空间差异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教授 院长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法硕士 仲裁员 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研究生;长江经济带:西部发展的新动力[N];重庆日报;2014年

2 记者 商宇;“中国发展论坛·2014——建设长江经济带”在渝举行[N];重庆日报;2014年

3 邱曙东;“把脉”长江经济带[N];解放日报;2003年

4 彭兴庭;“长江经济带”,话好听,路难行[N];经理日报;2005年

5 侯力明;信息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腾飞助推器[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程维;长江经济带“胎动”[N];青岛日报;2005年

7 程维;长江经济带舞动龙计划[N];西部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长江经济带 携东中西部和谐共舞[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唐红阳;借水洞庭,,谋利长江经济带[N];湖南经济报;2006年

10 方东旭 杨宏生 徐天鹏;“长江经济带”开发热潮又起[N];江苏经济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兵;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于文静;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度的定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波;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周颍;长江经济带物流发展与产业布局优化[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6 龙宇;长江经济带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田继忠;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网络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雯婷;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24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824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6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