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文化历史与经济发展展望武汉市历史街区文化旅游未来
本文关键词:从城市文化历史与经济发展展望武汉市历史街区文化旅游未来
【摘要】:2014年6月,武汉市以参与创建的试点单位数量全国第一、制定地方标准数量全国第一、终期评分全国第一,创建综合效应全国最优的成绩,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城市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以提升旅游产业内涵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在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新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旅游与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在城市规划中应有古迹遗产保护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等考虑旅游发展的要求,做出符合未来武汉市旅游发展的要求安排。通过武汉历史与经济增长现状提出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各类文化活动的场所的合理建议,并对文化风貌街区实施有效保护利用,赋予应有的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武汉市规划设计院;
【关键词】: 城市旅游 武汉市旅游 文化遗产保护
【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研究——基于武汉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武汉历史城区保护与开发”(20141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592.7;G124
【正文快照】: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汉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长为湖北省旅游的龙头和武汉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然而同国内其他旅游城市相比较,武汉旅游业的发展仍然显得有些缓慢。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14年6月,武汉市以参与创建的试点单位数量全国第一、制定地方标准数量全国第一、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2 魏小安;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另一种眼光看城市[J];旅游学刊;2001年06期
3 陆林;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J];旅游学刊;2005年04期
4 秦学;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ituation Analysis of Developing ReBAM in Yanji City[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2年01期
2 胡浩;南颖;刘继生;;延吉市发展环城游憩带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3 刘昌雪,黄成林;芜湖市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及形象设计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郭舒;城市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三维依据框架[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5 郭舒,曹宁;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6 李丹;;探讨我国如何成为旅游强国[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7 李会宁;;试分析河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才智;2012年14期
8 江砥,蔡靖方 ,曾菊新;我国“城市生态旅游”研究现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毓峰;张梦;胡雯;;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财经科学;2009年02期
10 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嫣;汤傅佳;潘莉丽;;旅游城市化的内涵与演化机制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淑磊;;基于核心景区的城市旅游功能的优化[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福英;刘涛;马波;;基于城乡统筹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钟伟;杨建朝;;城市化进程下乡村旅游地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宋昕;;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下的旅游城镇化与历史文化名镇遗产保护策略——以日本长野县妻笼宿古镇保护复兴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萍;生态旅游区游憩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吕晓玲;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1937年)[D];苏州大学;2011年
4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连晓燕;旅游城市的发展动力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国清;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网络化机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侯志强;旅游城市经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王旭科;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杨其元;旅游城市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晶;青岛城市旅游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茵茵;旅游影响下村落向小城镇形态演变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海涛;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村落形态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名虎;长沙市城郊游憩景观空间格局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陈晓磬;长沙城市旅游内部空间结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许娜子;旅游城市园林景观对城市风貌形成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文君;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朱英君;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罗小红;我国野生动物园时空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贾棉;旅游城市规划中的旅游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雅文,赵荫薇;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生态防护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年01期
2 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3 潘洪萱,,崔燮钧;试论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及其定位[J];财经研究;1995年12期
4 徐巨洲;理性看待中国 21 世纪城市发展——关于三个发展阶段目标的战略思考[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5 吴人韦;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1998年06期
6 支军;武夷山与国际旅游城市[J];城市问题;2004年05期
7 张学荣,亓名杰;论城市形象建设[J];城市问题;1996年02期
8 郭廷建;城市文化形象塑造[J];城市问题;1996年02期
9 金卫东;城市旅游形象浅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01期
10 聂献忠;旅游形象建设与都市旅游业发展──以香港、上海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娟;山岳型旅游地旅游城镇化初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勤建;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开掘真民俗[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2 唐克敏,刘婷;湖北文化旅游初探[J];襄樊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郑岩,李昕,杨琨;关于大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的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王汝辉,罗晓彬;塑造四川文化强省形象部署文化旅游产业战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5 管宁;;进一步发展福建文化旅游的策略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期
6 张春香;刘志学;;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7 沈伯俊;;努力打造川陕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J];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04期
8 朴莲玉;韩光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6期
9 杨中焕;;山东文化旅游的特色[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毕劲;;论文化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J];当代经济;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步长存;;发挥人文资源优势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洁;;浅论贵州省黔中地区的文化旅游[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3 张文建;金丽娇;;绍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寿球;;建设广西文化旅游的“特区”——西林县文化旅游的定位和开发思路[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李秀金;;文化旅游:城市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谭申;宋立中;周胜林;;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外文化旅游地影响模式分析及其启示[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维克;;深入发掘文化内涵 促进青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常莉;;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营销策略分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9 张生寅;;加快青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10 王学昭;宋伟;;马尾船政文化旅游市场拓展策略探寻[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李函;文化旅游亟需深度开发[N];四川政协报;2003年
2 记者 李卫;文化旅游成为我省主攻产品[N];陕西日报;2004年
3 杨胜国;凤凰壮大文化旅游产业[N];团结报;2005年
4 绍兴市文物局副局长 高军;弘扬名士文化 发展文化旅游[N];文汇报;2003年
5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史委员会;发展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建议[N];武威日报;2005年
6 綦恩周;发展文化旅游 提升赤壁旅游品位[N];咸宁日报;2005年
7 马宏敏;云南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N];云南日报;2000年
8 沈向兴 王雪飞 李绍明 庄俊华;文化旅游共辉映[N];云南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李悦春;彝州文化旅游孕育新希望(上)[N];云南日报;2005年
10 赵强;不经意的文化旅游[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萌;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朱华武;湘绣文化旅游形成与适应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俞容龄;跨文化旅游情境中的多重话语[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磊;西安古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闫雅萍;西安古都文化旅游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李云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理性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贝勇斌;基于场所依赖视角的城市文化旅游成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5 吕璐颖;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强;菏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常月亲;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金丽娇;绍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崔杰;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孙春玲;审美视域下的古镇文化旅游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0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99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