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析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析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合肥工业大学》 2006年
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析与研究
钟军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高等学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面对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形势与需求,机电类大学生将责无旁贷担负起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 本文首先探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是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接着运用系统科学的一般理论,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系统的主客体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其次,针对当前机电类大学生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提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构建创新型机电类大学生培养模式;构建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体系,并以此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化发展。最后,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和造就更高素质机电人才,指出要加强对机电类大学生的现代工程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同时要求机电类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走绿色创新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H-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仕明,唐小我,杨家伟;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使命[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2期
2 祁建民,伊凤玉;“三个代表”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指导纲领[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王蕴文;谈科技创新的绿色理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钟军,刘志峰,刘峰;论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5 钟军;汪秀英;郑学慧;王雁;;机电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董德福;论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杨岚;在人文视野中建构科学理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08期
8 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的文化背景[J];科学学研究;1999年01期
9 钟军,郑学慧,白修山;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10 韩延明;论知识经济与大学教育[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冰;;现代教育理念“要学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朱众犇;公路行业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孙显元;;论创新——兼论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田飞;;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指标体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黄鹤飞;以终身学习为导向的E-Learning系统的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杨明;马瑞;李姜昀;翟月;单胜;王玲;;创新教育——高职图形图像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刘亮;对于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再读《学会生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周美立;;论系统进化中变异、相似与熵[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9 冯全洲;;地下水系统的不可逆过程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10 张玉萍;;高校应树立多维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念体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国友;;多校区大学校园安全问题解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杜建民;;迎接新的挑战 探索保卫工作新思路、新方法[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刘二中;;关于增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举措的若干问题[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陈海燕;徐治立;;影响我国青年科学家创新活力的精神因素分析[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朱丽献;李兆友;;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基本内涵及行为表现[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张作竹;;自然辩证法的系统性特征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杜疆;;突现论与心—身协同[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徐欢;;整合科普教育资源 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9 陈于晴;;对外聘教师管理的若干思考[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任国岩;;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A];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漆振光;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姚瑞;基于资源的创新网络与知识获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晨;当代女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曾慧;基于外部性特征的政府投资高速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苏静;新阶段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庄益君;初中生学习活动中实现品德成长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7 吴继军;新升本科院校科研功能与发展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晨;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曾艳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佳;河北省田径教练员队伍建设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准;滕国生;;开创燕山大学学生科技活动的新局面[J];教学研究;2000年01期
2 毕于建,姜继玉,李彬;浅谈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3 闵维方;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与大学的使命[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4 梁兴英;试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造就[J];理论学刊;2001年04期
5 韩延明;论知识经济与大学教育[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任不寐;走出“唯国情论”的迷雾[J];南风窗;1999年02期
7 蔡克勇;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8 周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徐继开;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5期
10 赵树森;树立现代工程教育观 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文科;;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林;;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5年01期
2 吕英芳,李茹,巴世光;机电类专业“模块化”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7期
3 王端义,黄烨;高职机电类人才需求变化分析及对策[J];职业技术;2005年08期
4 张春怡;来建良;;成人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07期
5 郭利霞;;建构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李卫清;曹建树;焦向东;;应用型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10期
7 王淑文;;机电类专业“2+1”工学模式的可行性与优势[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年05期
8 黄俊斌;;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开设辅助性专题讲座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9 陈勇;;高职机电类教材的创新与重构[J];才智;2009年10期
10 金晓东;;机电类专业“一体化教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纪文;;机电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韩玉娟;;改革毕业设计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设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委教函[1987]587号 关于成立高等工业学校机电、兵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2 教学史志)[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潍坊科技学院 孙建福;[N];山西青年报;2014年
2 记者 谢志超 通讯员 邱昌明;[N];恩施日报;2007年
3 沈阳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于雁宾 李忠伟 于文江;[N];吉林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军;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析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相关作者
>钟军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机电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析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8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1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