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00:04

  本文关键词: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多孔结构材料因大量的内部孔隙而兼具轻质、密度小、高比强度、吸声、减震、散热等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是一类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和被广泛使用的功能结构材料。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应用激光一次烧结制备多孔结构体所存在问题,结合SLS技术优势提出并研究了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对制备任意复杂形状的多孔结构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激光一次烧结法制备多孔结构体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SLS成型原理和工艺参数的影响分析,制定了激光二次烧结法制备多孔结构体的技术路线,并通过预实验论证了激光二次烧结的可行性。通过SLS烧结件空间摆放位置实验和成型角度实验,研究了小尺寸单元体的可加工性,得出单元体两支柱夹角为45°~90°,支柱与水平方向角度在30°~90°之间时,可提升小尺寸单元体可加工性;结合几何分析构建了单元体空间几何模型,研究了各几何参数对单元体结构的影响关系,确立了参数λ=0.8、α2=60°且具有较好堆积效果的单元体作为二次烧结的研究对象。运用实验的方法并结合PFC3D仿真软件,从堆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配位数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单元体堆积特性,得出孔隙率和堆积密度的关系式;并通过仿真说明了堆积体系内部结构的均匀性,统计出单元体堆积体系内部孔径分布呈正态分布,孔径尺寸范围为0.38mm~2.5mm,平均孔径为1.62mm。通过对粘粉工艺和搭建加热装置的研究,改善了单元体二次烧结性能;并运用MATLAB拟合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粘粉量和加热温度与二次烧结性能关系多项式,定量分析了各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最终根据激光二次烧结工艺路线成型出多孔结构体试样。
【关键词】:多孔结构体 激光二次烧结 单元体 堆积特性 二次烧结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1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11-12
  • 1.2 多孔结构体12-14
  • 1.2.1 多孔结构体概述12
  • 1.2.2 多孔结构体分类与应用12-14
  • 1.3 多孔结构体制备及其研究现状14-18
  • 1.3.1 多孔结构体主要制备方法及存在问题14-15
  • 1.3.2 SLS/SLM技术制备多孔结构体研究现状15-17
  • 1.3.3 SLS/SLM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应用17-18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18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8-21
  • 第2章 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分析21-33
  • 2.1 激光一次烧结制备多孔结构体问题分析21-24
  • 2.1.1 激光一次烧结制备多孔结构体工艺方法21-23
  • 2.1.2 激光一次烧结制备多孔结构体存在问题23-24
  • 2.1.3 激光二次烧结制备多孔结构体的提出24
  • 2.2 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24-29
  • 2.2.1 SLS成型基本原理24-26
  • 2.2.2 SLS工艺参数影响分析26-28
  • 2.2.3 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技术路线28-29
  • 2.3 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可行性分析29-32
  • 2.3.1 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预实验29-31
  • 2.3.2 实验结果分析31-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3章 多孔结构单元体形态与尺寸的确定33-47
  • 3.1 SLS成型机实验区域选定33-34
  • 3.2 单元体尺寸与形态探索性实验34-38
  • 3.2.1 单元体几何分析34-35
  • 3.2.2 实验方案的设计35-36
  • 3.2.3 实验结果分析36-38
  • 3.3 SLS烧结件空间位置实验38-41
  • 3.3.1 单元体摆放位置实验38-39
  • 3.3.2 单元体成型角度实验39-41
  • 3.4 单元体结构尺寸的确定41-45
  • 3.4.1 实验方案设计42-44
  • 3.4.2 实验结果分析44-45
  • 3.5 本章小结45-47
  • 第4章 多孔结构单元体堆积表征47-63
  • 4.1 单元体堆积表征方法47-48
  • 4.2 单元体堆积特性表征48-52
  • 4.2.1 单元体堆积密度48-49
  • 4.2.2 单元体堆积孔隙率49-51
  • 4.2.3 单元体流动特性51
  • 4.2.4 单元体其它特性51-52
  • 4.3 基于PFC3D的堆积特性仿真52-60
  • 4.3.1 PFC3D颗粒流分析软件简介52-53
  • 4.3.2 离散元素法的颗粒模型建立53-55
  • 4.3.3 单元体堆积的复杂特性仿真55-60
  • 4.4 结果分析60-61
  • 4.5 本章小结61-63
  • 第5章 激光二次烧结多孔结构体性能影响研究63-85
  • 5.1 单元体二次烧结粘粉工艺分析64-68
  • 5.1.1 单元体粘粉量的控制64-68
  • 5.1.2 粘粉单元体二次烧结实验68
  • 5.2 加热装置的搭建68-72
  • 5.2.1 加热装置68-69
  • 5.2.2 温度控制69-71
  • 5.2.3 加热温度条件下二次烧结实验71-72
  • 5.2.4 实验结果分析72
  • 5.3 工艺参数对激光二次烧结性能影响实验72-82
  • 5.3.1 激光二次烧结性能评价72-73
  • 5.3.2 粘粉量对二次烧结性能影响实验73-76
  • 5.3.3 激光功率对二次烧结性能影响实验76-78
  • 5.3.4 扫描速率对二次烧结性能影响实验78-80
  • 5.3.5 加热温度对二次烧结性能影响实验80-82
  • 5.4 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成型实验82-83
  • 5.5 本章小结83-85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85-87
  • 6.1 总结85-86
  • 6.2 展望86-87
  • 参考文献87-91
  • 致谢91-92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逸明,李长江;烧结(垃圾)普通砖的孔结构及其作用[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S1期

2 汪世刚;;浅谈混凝土孔结构[J];商品混凝土;2013年08期

3 鲍俊玲;李悦;谢冰;周孝军;王敏;;水泥混凝土孔结构研究进展[J];商品混凝土;2009年10期

4 李金旺;邹勇;程林;;多孔结构毛细抽吸性能及渗透率测量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5 尤飞;姚远;胡庆夕;;仿生骨支架微观孔结构的构建与评价[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6 张驰,赵镇浩;水泥砂浆的孔结构与抗渗性[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7 田野,施艳荞,曾一鸣,矫庆泽,王晓琳;高湿度条件下蜂窝孔结构的形成与控制[J];膜科学与技术;2005年05期

8 郑万廪;;加气混凝土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J];硅酸盐建筑制品;1986年04期

9 张旭;徐鹏杰;;粉煤灰对混凝土微观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分析[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4年01期

10 刘阳;贾俊超;王磊;;多孔结构孔隙特征的分形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祺;贺传兰;张长生;徐澜;;混合孔结构硅海绵材料的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2 鲍俊玲;李悦;谢冰;周孝军;王敏;;水泥混凝土孔结构研究进展[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3 卢天健;;从材料的孔结构设计谈如何开展原创性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常钧;房延凤;李勇;;碳酸化对钢渣制品孔结构和碳酸化深度的影响[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薛用芳;;超薄切片法研究多相催化剂孔结构[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6 戴劲草;吴航宇;萧子敬;黄继泰;;几种多孔粘土复合材料的孔结构和吸附行为[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玉新;;颗粒材料孔结构形态的测量和表征[A];第六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冯庆革;卢凌寰;;混凝土孔结构对强度影响的灰色系统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奇龙;赵毅;张云黔;朱必学;;具有多孔结构的Ag(Ⅰ)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刘玉新;程晓霞;;加温老化对粉体孔结构的影响[A];2003年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奎;多层多孔结构金属陶瓷材料[N];广东建设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枝;水蒸气活化木材液化物碳纤维的孔结构与性能[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苏向辉;多层多孔结构内热湿耦合迁移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3 王晓花;生物多孔钛力学行为及孔结构表征[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4 赵骞;多孔智能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D];浙江大学;2009年

5 于文彬;孔结构改型及硅烷化改性对硅藻蛋白石的苯吸附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璞;复合孔结构粘土异构材料吸附室内空气中乙醛、甲苯的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2 何龙;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孟庆超;混凝土耐久性与孔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段平;海水环境下混凝土孔结构演变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尹红宇;混凝土孔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6 刘海东;具有微/纳多孔结构NiO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和催化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刘鑫鑫;具有贯通孔结构的整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8 田云龙;阳极氧化多孔结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庞何苗;基于多孔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可控制备[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涂湘巍;稻秸秆气化灰渣的理化性质及煤焦孔结构表征方法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SLS的多孔结构体二次烧结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60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f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