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设计平台研究
本文关键词: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设计平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Hy-Vo齿形链是链传动领域当中的一款高端系列产品,同滚子链以及一般齿形链相比,其具有更小的多边形效应,更加平稳的运动输出,以及高速重载多冲下的低噪声与强耐磨特性。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在继承了单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诸多优良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减小了系统的多边形效应,降低了高速多冲下的噪声值与系统波动量,使得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是一种比现有Hy-Vo齿形链传动系统性能更加优异的新型传动。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并非是单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的简单叠加,其“多元变异”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方法同单相传动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且其应用工况也同单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存在较大差异。本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的多元变异及其啮合机理研究》(51305154)、《基于复杂约束边界条件下的多轴高速齿形链系统啮合设计理论》(51275207),以及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复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150204075GX),论文详细阐述了Hy-Vo齿形链以及双相传动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不同于普通Hy-Vo齿形链的设计理念。介绍了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传动的基本理论,系统阐述了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的啮合机制。根据Hy-Vo齿形链的平面几何模型,分析了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的多边形效应,并提出了其偏移量设计准则。建立了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中心距波动量分析,并开发了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设计平台。论文通过VBA编程,建立了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链板-链轮-插齿刀具的啮合体系,捕捉了插齿刀具在加工链轮过程当中的各个位置,引入了平面自由度约束理论,详细阐述了齿形链外啮合机理,并系统分析了双相传动内-外复合啮合Hy-Vo齿形链的啮合机制,指出了内-外复合啮合Hy-Vo齿形链啮合过程中链板之间的啮合定位关系,得出了不同啮合机制链节的空间相位关系。并详细阐述了双相传动内-外复合啮合Hy-Vo齿形链的啮合周期。论文通过几何剖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和单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的多边形效应,得出了Hy-Vo齿形链变节距特性参数之间的谐应关系,提出了Hy-Vo齿形链在啮入位置以及过渡位置的偏移量概念,推导了Hy-Vo齿形链啮入位置以及过渡位置的偏移量公式,并通过对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的动态建模仿真,验证了偏移量公式的正确性。通过对双相传动内-外复合啮合Hy-Vo链的多边形效应分析,提出了双相传动链轮相位夹角的选择依据。论文通过对AutoCAD的二次开发,提出了一种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参数的处理方法,给出了双相传动内-外复合啮合以及外啮合Hy-Vo齿形链链板的编程计算方法,建立了编程使用的通用平面刀具模型,结合在VBA中调用Viual LISP指令的技术,提出了一种获取设计与制造同步的链轮齿廓方法。并整合各模块功能,开发了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设计平台。从而实现快速且准确的参数设计与平面建模。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双相传动 Hy-Vo齿形链 啮合机制 多边形效应 偏移量 设计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132.4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2 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的研究现状12-15
- 1.2.1 Hy-Vo齿形链的研究现状12-14
- 1.2.2 双相传动的研究现状14-15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15-16
- 1.4 本章小结16-18
- 第2章 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啮合机制18-30
- 2.1 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初始设计18-21
- 2.1.1 链板设计18-19
- 2.1.2 渐开线链轮设计19-21
- 2.2 Hy-Vo齿形链的定位条件21-25
- 2.2.1 Hy-Vo齿形链的外啮合条件21-23
- 2.2.2 Hy-Vo齿形链的外啮合定位条件23-25
- 2.3 啮合机制分析25-27
- 2.4 啮合周期分析27-28
- 2.5 本章小结28-30
- 第3章 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多边形效应分析30-44
- 3.1 Hy-Vo齿形链变节距特性原理30-31
- 3.2 Hy-Vo齿形链多边形效应初始位置31-32
- 3.3 内啮合抬高量对多边形效应的影响32-34
- 3.4 变节距特性对多边形效应的影响34-36
- 3.4.1 啮入位置的多边形效应34-35
- 3.4.2 过渡位置的多边形效应35-36
- 3.5 双相传动多边形效应分析36-37
- 3.6 实例计算37-42
- 3.7 本章小结42-44
- 第4章 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设计平台开发44-66
- 4.1 平台功能介绍及系统架构45
- 4.1.1 平台功能介绍45
- 4.1.2 平台基本架构45
- 4.2 数据处理模块开发45-50
- 4.2.1 需求分析45-46
- 4.2.2 设计流程46-47
- 4.2.3 模块总体设计47-50
- 4.3 链板模块开发50-57
- 4.3.1 功能需求50-51
- 4.3.2 设计流程51-52
- 4.3.3 模块总体设计52-57
- 4.4 链轮模块开发57-64
- 4.4.1 需求分析57
- 4.4.2 设计流程57-58
- 4.4.3 主要算法设计58-63
- 4.4.4 交互界面设计63-64
- 4.5 本章小结64-66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6-68
- 5.1 结论66-67
- 5.2 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2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72-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振明;金玉谟;;一种变异啮合机制的新型齿形链的设计方法和试验研究[J];机械设计;2010年01期
2 张克仁;新型齿形链传动的链条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3 孟繁忠;;齿形链分类及其多元变异特性研究[J];机械传动;2014年02期
4 田波 ,胡荣恒 ,王光建;不对称齿形链传动性能的分析[J];机械传动;2004年01期
5 孟繁忠,冯增铭,李纯涛,尹德兵;新型齿形链磨损机制及其温度和速度特性的实验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4年06期
6 冯增铭,孟繁忠,李纯涛;新型齿形链的啮合机制及仿真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7 薛云娜;王勇;王宪伦;;齿形链链轮齿形的修正与动力学仿真[J];工具技术;2006年12期
8 王勇;朱冬伟;薛云娜;;齿形链传动的模态仿真分析[J];机械传动;2007年06期
9 孟繁忠;董成国;冯增铭;;新型内-外复合啮合齿形链啮合迹线的求解[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10 付振明;金玉谟;;发动机用内啮合机制齿形链的设计方法和试验研究[J];机械传动;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增铭;程亚兵;韩飞飞;;新型齿形链传动的接触动态特性分析[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保议;王献忠;王志刚;;齿形链链板断裂分析[A];2012年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机械》2012增刊)[C];2012年
3 董成国;孟繁忠;冯增铭;秦普亮;;汽车发动机正时齿形链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A];第九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专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董成国;汽车正时齿形链系统设计方法与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薛云娜;双面啮合齿形链传动的啮合理论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孙威;齿形链传动系统振动声辐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李启海;新型Hy-Vo齿形链的啮合分析及其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春;新型Hy-Vo齿形链传动设计与动力学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小光;圆形基准孔Hy-Vo齿形链啮合设计及其传动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曲绍朋;新型Hy-Vo齿形链多元变异设计方法及其疲劳可靠性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宇;发动机正时链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殷帅兵;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设计及仿真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安立持;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设计平台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庞景元;某V12汽油发动机正时齿形链传动系统的设计及动力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5 孔繁朝;基于刚柔混合动力学技术的齿形链接触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曲绍朋;新型齿形链的啮合机制与动力学建模及齿形链导板的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熊安平;内—外复合啮合圆销式齿形链长精度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艳鹏;正时齿形链系统数字化设计方法及平台开发[D];吉林大学;2014年
9 张建方;高速齿形链链轮的虚拟加工及动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祝宇;摩托车齿形链链轮冷挤压成形工艺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双相传动Hy-Vo齿形链系统设计平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30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