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永磁调速器传热的最小熵产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02 03:03

  本文关键词:永磁调速器传热的最小熵产优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永磁调速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调速范围宽、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泵、离心机等旋转设备当中。目前关于永磁调速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磁场、性能研究及应用升级等方面,对永磁调速器的散热及节能降耗等领域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基于熵产理论,对永磁调速器的散热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推导出永磁调速器散热过程的传热熵产率和流动熵产率控制方程,建立了描述温度场和流体流动及熵产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永磁调速器的侧面散热叶片和周向散热翅片的结构参数分别做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叶片夹角、叶片数量、叶片高度及翅片数量、翅片高度、翅片间距对熵产和温度场的影响,并且为了增强对流换热,在侧面叶片之间和周向翅片之间开对流孔,以熵产最小和温升最大程度降低为目的,获得最佳叶片参数和最佳翅片参数;在获得最佳参数之后建立整体优化模型,将侧面叶片优化结果,周向翅片优化结果和整体优化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整体优化模型的散热节能效果最好,同时得到永磁调速器不可逆损失主要由传热熵产决定,叶片比翅片的散热节能效果更好,对流孔在永磁调速器的散热节能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等结论。将理论分析与仿真分析结合起来,对永磁调速器的散热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较为全面的掌握了结构参数对永磁调速器散热节能的影响规律,本文研究结果为永磁调速器的散热节能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永磁调速器 CFD方法 传热熵产 流动熵产 散热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13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主要符号表8-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2-13
  • 1.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13-14
  • 第二章 永磁调速器熵产优化分析的基本理论14-20
  • 2.1 永磁调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4
  • 2.2 熵产理论14-15
  • 2.3 永磁调速器数值仿真的数学模型15-19
  • 2.3.1 永磁调速器温度场控制方程16-17
  • 2.3.2 永磁调速器流体流动控制方程17
  • 2.3.3 传热熵产控制方程17-18
  • 2.3.4 流动熵产控制方程18-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基于CFD理论永磁调速器的仿真分析20-32
  • 3.1 Ansys Workbench平台简介20-21
  • 3.2 CFD技术基本理论21-22
  • 3.3 永磁调速器的几何模型22-24
  • 3.3.1 几何结构及相关尺寸22-23
  • 3.3.2 几何模型建立23-24
  • 3.4 网格划分24-25
  • 3.5 控制方程离散化25-27
  • 3.5.1 离散格式确定26-27
  • 3.5.2 求解器确定27
  • 3.6 湍流模型选择27-28
  • 3.7 参数设置及边界条件设定28-29
  • 3.8 流场数值计算算法选定29-30
  • 3.9 本章小结30-32
  • 第四章 侧面散热叶片结构参数对熵产和温度场的影响32-47
  • 4.1 封闭模型的熵产及温度场分析32-35
  • 4.1.1 基于FLUENT软件的熵产仿真计算32
  • 4.1.2 封闭模型的熵产和温度场仿真结果分析32-34
  • 4.1.3 侧面散热结构研究参数的确定34-35
  • 4.2 叶片结构参数对熵产和温度场的影响35-42
  • 4.2.1 叶片夹角对熵产与温度场的影响35-38
  • 4.2.2 叶片数量对熵产与温度场的影响38-40
  • 4.2.3 叶片高度对熵产与温度场的影响40-42
  • 4.3 侧面散热结构的优化结果和分析42-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周向散热翅片结构参数对熵产和温度场的影响47-58
  • 5.1 翅片数量对熵产和温度场的影响47-49
  • 5.2 翅片高度对熵产和温度场的影响49-53
  • 5.3 翅片间距对熵产和温度场的影响53-55
  • 5.4 周向散热结构的优化结果和分析55-57
  • 5.5 本章小结57-58
  • 第六章 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整体优化的结果分析58-63
  • 6.1 散热结构整体优化模型58-59
  • 6.2 整体优化的结果分析59-61
  • 6.2.1 整体优化模型熵产的结果分析59-60
  • 6.2.2 整体优化模型温度场的结果分析60-61
  • 6.2.3 散热节能优化的结果对比分析61
  • 6.3 散热结构参数对熵产和最高温升的影响比较61-62
  • 6.4 本章小结62-63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予东;阎维平;高正阳;张婷;李太兴;;燃煤锅炉对流受热面污染沉积对传热熵产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2 杜莹;李永光;;蒸发器沸腾两相段熵产分析[J];化工学报;2011年05期

3 林金清,苏亚欣;沿轴向截面突变的圆柱形钉肋肋列传热的熵产分析[J];电站系统工程;1999年02期

4 任承钦,汤广发;对流热过程数值计算稳定性关系新探讨(Ⅱ)──一维平流差分方程的耗散熵产统计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5 苏亚欣,骆仲泱,岑可法;等截面钉肋的熵产优化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1999年01期

6 朱予东;张婷;李太兴;吴彦坤;;电站锅炉的换热器熵产模型[J];能源技术;2007年06期

7 楚双霞;刘林华;;半透明介质内辐射导热复合换热熵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35期

8 楚双霞;刘林华;;甲烷 空气扩散燃烧过程熵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29期

9 赖艳华;魏露露;吕明新;赵琳妍;岳虹;刘存芳;;基于最小熵产法的大功率LED散热器的结构优化[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5期

10 孙丰瑞,陈文振,陈林根;不可逆正、反向卡诺循环的最优性能与熵产率[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洪杰;陈丽霞;宫汝志;项高明;魏显著;;熵产理论在水轮机流动分析中的应用[A];第十九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2 刘林华;;辐射热力学[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8:热学新理论及其应用[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封硕;基于热力学分析的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卢小平;热交叉现象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贤丽;管输含蜡原油不可逆熵产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4 楚双霞;非相干辐射传递过程的热力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陈曦;流动及传热过程的熵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倩;压气机近零间隙及其机匣处理的端区熵产分布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黄晶琪;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换热及熵产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曹刚;光生物反应器内传递与转化过程模拟及熵产率分析[D];重庆大学;2016年

4 侯香妮;永磁调速器传热的最小熵产优化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5 ALI ANWAR BROHI;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二维传热系统熵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炜;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的传热研究及其熵产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7 徐雷;基于熵产理论的吹灰优化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8 张婷;大型电站锅炉对流受热面不可逆换热特性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9 孙晓丽;含蜡原油管输过程的熵产率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10 班彩英;生物质热解气化的动力学研究及熵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永磁调速器传热的最小熵产优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340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