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泵的叶片优化及内部流动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轴流泵的叶片优化及内部流动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轴流泵是大流量泵,同时具备低扬程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给排水、调水工程等领域。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性能的高比转速轴流泵的需求也随之增强。本文以高比转速轴流泵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高比转速轴流泵内部流动的特性,探究了高比转速轴流泵在失速条件下的特性,并且基于Isight软件搭建了智能优化平台,对高比转速轴流泵的叶片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有:(1)采用数值模拟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0.66~0.62)QBEP(Best Efficiency Point)为高比转速轴流泵的“马鞍区”,通过边界涡量流分布(BVF)、叶片表面的静压分布以及叶轮内部的流线分布等方法,对高比转速轴流泵的内部流动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高比转速轴流泵叶片做负功的区域,发现在“马鞍区”内叶片吸力面前缘处出现了漩涡,据此为叶片的优化研究指明方向。(2)基于Isight软件,通过编写软件接口将Catia、ICEM、CFX集成到一起,并且编写了各个软件的脚本命令,实现了软件的后台自启动运行;利用Isight提供的优化算法,搭建了集参数化造型、网格划分、数值模拟计算和优化模块于一体的智能优化平台。(3)对高比转速轴流泵叶片的二维截面进行参数化解析,采用Catia对二维截面进行完全约束,将变量以Catia提供的知识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高比转速轴流泵的参数化造型。(4)采用搭建完成的智能优化平台,以泵的水力效率为优化目标,扬程为约束条件,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分别对叶片截面的进口角、出口角和最大厚度进行优化迭代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力效率分别提高到了82.4%和83.4%;优化后叶片表面的BVF分布较优化前更均匀,在0.66QBEP和0.62QBEP叶片表面的BVF正峰值区域得到了改善,叶片轮缘处的漩涡流动得到了消除;优化后叶轮进口的速度环量较优化前得以减小,进口回流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此外,通过相关性分析了各个优化变量对于目标函数的影响。总之,本文提出的基于Isight的水力优化方法能够大幅减少反复造型的时间,并且可实现以较少的参数对叶片形状的进行控制,能够采用多岛遗传算法进行全局的优化寻优,得到的满足预期的优化结果。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也可为水力机械叶片的内部流动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轴流泵 优化平台 多岛遗传算法 数值计算 参数化造型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31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叶片优化技术12-13
- 1.2.2 基于优化算法和CAE的优化方法13-14
- 1.2.3 轴流泵的内部流场模拟14-15
- 1.2.4 多岛遗传算法的产生和发展15-16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6-18
- 第二章 轴流泵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及其性能试验研究18-38
- 2.1 几何模型18-19
- 2.2 网格划分19-24
- 2.2.1 仿真模型的网格划分19-20
- 2.2.2 计算方法与边界条件设置20-21
- 2.2.3 网格无关性分析21-22
- 2.2.4 轴流泵性能实验及结果分析22-24
- 2.3 轴流泵内部流动分析与诊断24-37
- 2.3.1 边界涡量动力学24-26
- 2.3.2 BVF流动诊断及泵内部流场分析26-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基于Isight的优化平台的建立38-48
- 3.1 Isight软件介绍38-39
- 3.2 优化平台的建立39-47
- 3.2.1 参数化模块的集成39-41
- 3.2.2 网格划分模块的集成41-42
- 3.2.3 CFD性能计算模块的集成42-47
- 3.3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轴流泵叶片的多参数优化48-75
- 4.1 叶片的参数化造型48-52
- 4.1.1 轴流泵叶片截面的参数确定48-50
- 4.1.2 轴流泵叶片的约束与造型50-52
- 4.2 优化算法52-55
- 4.2.1 算法描述52-55
- 4.2.2 算法参数配置55
- 4.3 叶片进、出口角的优化55-65
- 4.3.1 叶片进、出口角的优化策略55-56
- 4.3.2 叶片进出口角优化的条件设置56-57
- 4.3.3 优化结果分析57-65
- 4.4 叶片厚度的优化65-73
- 4.4.1 叶片厚度的优化策略65
- 4.4.2 叶片厚度优化的条件设置65-66
- 4.4.3 优化结果分析66-73
- 4.5 本章小结73-75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5-78
- 5.1 研究总结75-76
- 5.2 研究展望76-78
- 参考文献78-84
- 致谢84-8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永燕;袁寿其;袁建平;张金凤;;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模型[J];排灌机械;2008年01期
2 高忠大;朱玉峰;张平;白海波;;低比转速化工离心泵改进设计[J];轻工机械;2008年03期
3 何乃英;;浅析离心泵吸入比转速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10年04期
4 戴正元,李龙;低比转速离心泵设计理论现状及发展[J];水泵技术;2000年02期
5 何希杰,刘家柏,杨文,颜春万,朱广奇;低比转速离心泵范围的界定[J];流体机械;2000年11期
6 文权 ,姚明贵;低比转速无过载自动排气离心泵的设计[J];东方电气评论;2002年04期
7 张佩芳,袁寿其,许建强;低比转速离心泵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排灌机械;2003年06期
8 何希杰;低比转速离心泵主要参数对性能综合影响和排序[J];通用机械;2004年01期
9 程福,刘中华,张序成;一种低比转速小流量离心泵的设计[J];通用机械;2004年06期
10 杨军虎,张人会;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系数的计算方法探讨[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倪永燕;袁寿其;袁建平;潘中永;;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优化模型[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付跃登;袁寿其;袁建平;;带分流叶片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设计概述[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徐洪泉;王万鹏;;比转速选择对水电站稳定运行的影响[A];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小林;严敬;;低比转速叶轮水力设计新方法综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谢宝星;杨官霞;赵毅锋;曾辉;;MGV在解决低比转速水泵水轮机空载稳定性中的应用[A];第十八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斌;低比转速无过载排污泵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2 朱兵;缝隙引流叶片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的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安;低比转速离心泵的多目标优化与湍流模拟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杨晖;低比转速热水循环泵的设计与汽蚀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马中强;大型中比转速矿用泵无过载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4 谢山峰;开缝叶片对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影响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夏水晶;轴流泵的叶片优化及内部流动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6 武永生;高比转速自吸离心泵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D];江苏大学;2016年
7 陈洁达;单轴双输送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徐洁;低比转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9 梁杰;超低比转速部分流泵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10 胡家昕;超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内部流动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轴流泵的叶片优化及内部流动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35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