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软管脉冲实验模糊控制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LabVIEW的软管脉冲实验模糊控制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软管脉冲实验台一般使用电液伺服系统,电液伺服系统有着明确的优点——占用空间小,原理结构简单,传动过程平稳,负载功率大,信号跟踪能力强等,在工业控制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然而,电液伺服系统往往存在液压反应速度慢、电液转换不同步,因而控制精度低,升压速率慢,漂移明显,系统不稳定等缺点,而传统的液压脉冲试验设备一般使用线性控制,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改进后的PID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方面的问题,然而系统仍然存在升压速率慢、参数时变等问题。本文根据以往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原有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进模糊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对原PID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本文主要介绍了液压伺服脉冲实验机的整体设计,包括液压系统的硬件设计、电气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和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软件设计。重点介绍了液压伺服系统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伺服控制技术、PID控制技术,并引进了先进的模糊控制方法优化对伺服液压脉冲试验系统的控制。本文从液压系统部分的液压元件计算和选型、电气控制方案的确定、电器元件选型以及最终的上位机LabVIEW监控系统的完成,实现了液压伺服脉冲实验机的改良,并在北京某研究所对航空管进行了21-31.5Mpa、28-42Mpa水锤波和23、42Mpa梯形波的连续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系统不稳定、升压速率慢、参数时变等问题。
【关键词】:模糊控制 伺服系统 PID 液压脉冲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13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9-10
- 1.2 液压脉冲试验机发展现状10-11
- 1.2.1 液压系统的发展10-11
- 1.2.2 液压脉冲试验台发展现状11
- 1.3 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研究现状11-13
- 1.3.1 模糊控制理论发展11-12
- 1.3.2 PID模糊控制器原理简介12-13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液压伺服系统研究与设计15-31
- 2.1 液压脉冲波形形成机理15-18
- 2.1.1 脉冲发生机理及过程分析16
- 2.1.2 国家标准对软管液压脉冲实验的规定16-18
- 2.2 电液压力伺服控制系统分析18-20
- 2.2.1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简介18-19
- 2.2.2 电液伺服阀19-20
- 2.3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20-28
- 2.3.1 系统设计要求21
- 2.3.2 液压控制方案拟定21-23
- 2.3.3 液压系统设计及元件选型23-28
- 2.3.3.1 液压油压缩性及试件膨胀率23-24
- 2.3.3.2 系统设计方案比较研究24-27
- 2.3.3.3 系统方案对比27
- 2.3.3.4 系统其他元件选型27-28
- 2.4 系统总体方案28-30
- 2.4.1 液压系统元件选型方案28-29
- 2.4.2 系统总体方案原理图29-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试验台控制系统方案设计31-45
- 3.1 PID控制器简介31-35
- 3.1.1 PID控制的基本原理31-33
- 3.1.2 PID控制器的控制规律33-35
- 3.1.3 参数整定35
- 3.2 基于PLC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35-37
- 3.2.1 可编程控制器简介35
- 3.2.2 PLC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5-36
- 3.2.3 电气系统设计及元件选型36-37
- 3.3 基于LabVIEW软件系统研究37-42
- 3.3.1 虚拟仪器简介38-39
- 3.3.2 虚拟仪器的特点39-40
- 3.3.3 虚拟仪器的构成40-42
- 3.4 脉冲试验台软件系统设计42-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模糊控制原理在伺服试验系统中的研究及应用45-57
- 4.1 模糊控制理论45-50
- 4.1.1 模糊集合及隶属函数46-49
- 4.1.2 模糊推理49-50
- 4.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50-57
- 4.2.1 输入输出变量51
- 4.2.2 确定模糊语言变量51-52
- 4.2.3 确定隶属函数52-54
- 4.2.4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54-55
- 4.2.5 模糊关系的推算55-56
- 4.2.6 解模糊化56-57
- 第五章 软件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57-67
- 5.1 软件系统设计57-59
- 5.2 实验台现场安装59-61
- 5.3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61-64
- 5.3.1 实验对象61
- 5.3.2 实验过程及结果61-64
- 5.4 本章小结64-6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7-69
- 参考文献69-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73-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降爱琴;纯迟延对象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J];电力学报;2002年03期
2 董永刚;祝龙记;;自动车距保持模糊控制系统[J];电气时代;2006年08期
3 潘有成;;基于模糊控制系统的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模型[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年04期
4 R.M.Tong ,苟棱;模糊控制系统的展望[J];国外自动化;1986年05期
5 袁应钦,李遵基,王健;一种新型模糊控制系统及其仿真研究[J];华北电力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6 万沛霖;摩托车防事故模糊控制系统方案的研究[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7 韩生廉,花克勤 ,武晓今;模糊控制系统的辨识及稳定性保证问题[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1年03期
8 党开放,孔兵,林廷圻;液面监测装置及其模糊控制系统的研制[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S2期
9 周国柱,张建钢;工业洗衣机模糊控制系统技术策略及实现[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钟飞,文昌俊,周国柱;正交实验法在模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承家;戴冠中;;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2 林小峰;廖志伟;徐志伟;;一种模糊控制系统开发软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3 冯晓刚;陈伯时;洪江平;;一类线性对象的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窦永丰;张国会;;模糊控制系统设计问题分析[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5 赵明洁;李大們;诸静;;一类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李承家;戴冠中;;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现状及新进展[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毛剑琴;茅洪波;张建刚;;卷染机模糊控制系统设计[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8 侯志林;李秋娥;金毅;;自组织模糊控制系统及其算法研究[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9 陈美查;杨煜普;;园区供水水井电泵恒压模糊控制系统[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毛剑琴;茅洪波;张建刚;;工业卷绕过程模糊控制系统设计[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硕人科技有限公司;热力信息管理系统在热网中的应用[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恩;混沌优化技术及其在模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力平;基于LabVIEW的软管脉冲实验模糊控制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聪霞;模糊控制系统在临钢焦化分厂化产车间洗涤、脱酸蒸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3 张琦;电阻炉非参数预估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邬昌军;铜板轧制智能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5 刘杰;啤酒发酵过程模糊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高俊侠;城市单交叉口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7 刘文峰;船舶航向模糊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田永青;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化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9 钟伟红;糖厂锅炉燃烧模糊控制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10 闫冬;硫酸串酸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LabVIEW的软管脉冲实验模糊控制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36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