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15 17:12

  本文关键词: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理工大学》 2006年

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分析研究

李增光  

【摘要】:舰船及其机电设备在服役期间必然面临冲击环境。舰体及舰船机电设备如何抗击各种冲击载荷的作用,是海军和舰艇设计师所十分关心的问题。舰船推进轴系是舰船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主机输出端直至螺旋桨之间的传动轴及轴上附件所组成。轴系在冲击载荷下的位移响应、轴承座应力以及轴段应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舰船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性能研究对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抗冲击分析理论,建立了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计算模型,分析了建模应考虑的几个因素,建模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到动态和非线性领域。再者,基于LMS测试系统搭建了实验平台,通过模态实验验证了建模理论。最后,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工程实例提出修改方案,并基于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具体研究工作包括: (1)系统地阐述了水下爆炸理论、舰船结构在水下爆炸载荷下动响应的流固耦合理论、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计算有限元建模理论以及动力学计算方法,并提出“大质量”模型,它适合于求解在各轴承基础载荷不同时的轴系冲击问题。 (2)以×××舰(A舰)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论述了轴系上大转动惯量部件、轴承支承和轴承间隙的建模方法,并通过数值计算深入分析了三种因素对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建模的影响。 (3)根据轴系工作实际,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在考虑轴系转速、螺旋桨推力和几何非线性等因素时的轴系建模方法,并结合×××舰(B舰)推进轴系计算结果,分析了它们对轴系冲击响应的影响。 (4)以实际轴系为实验对象,通过模态实验测定轴系的动态特性参数,根据有限元理论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基于模型修正思想修正和验证有限元模型。 (5)根据冲击位移响应结果提出B舰推进轴系初步改进方案,并进行强度校核。然后,根据舰船设备抗冲击设计的目的,尝试性地以冲击载荷作用阶段内各轴承储存势能最大为目标函数,基于遗传算法对B舰推进轴系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这些进一步完善了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计算分析理论模型,为推进轴系的仿真计算、冲击响应预估、减振隔冲设计等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U664.21
【目录】: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引言11-13
  • 1.1.1 冲击概念、特点及其危害11-12
  • 1.1.2 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1
  • 1.2.1 水下爆炸理论13-14
  • 1.2.2 流固耦合理论和算法14-16
  • 1.2.3 舰船结构爆炸动响应和破坏研究16-18
  • 1.2.4 舰船机电设备抗冲击研究18-21
  • 1.3 课题来源21
  • 1.4 主要研究内容21-22
  • 1.5 本章小结22-23
  • 第2章 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计算理论研究23-40
  • 2.1 水下爆炸载荷理论23-27
  • 2.1.1 水下爆炸压力波23-25
  • 2.1.2 气泡运动25-26
  • 2.1.3 气泡脉动引起的压力26-27
  • 2.2 非接触爆炸载荷下舰船结构动响应的流固耦合理论27-32
  • 2.2.1 流固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方程及边界条件27-29
  • 2.2.2 流固耦合的有限元方程29-30
  • 2.2.3 仿真计算实例30-32
  • 2.3 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动力学模型32-36
  • 2.3.1 梁单元32-33
  • 2.3.2 弹簧单元33
  • 2.3.3 圆盘单元33-34
  • 2.3.4 轴系冲击振动运动方程34-36
  • 2.4 舰船推进轴系冲击响应计算方法36-39
  • 2.4.1 模态叠加法36-37
  • 2.4.2 直接积分法37-38
  • 2.4.3 冲击响应的谱分析方法38-39
  • 2.5 本章小结39-40
  • 第3章 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模型分析研究40-54
  • 3.1 大转动惯量部件的影响40-46
  • 3.1.1 螺旋桨转动惯量的计算40-41
  • 3.1.2 模型理论分析41
  • 3.1.3 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41-46
  • 3.2 轴承支承模型46-49
  • 3.2.1 模型分析46
  • 3.2.2 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46-49
  • 3.3 轴承间隙49-52
  • 3.3.1 模型分析49-50
  • 3.3.2 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50-52
  • 3.4 本章小结52-54
  • 第4章 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影响因素分析研究54-70
  • 4.1 轴系转速55-60
  • 4.1.1 概述55-56
  • 4.1.2 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56-60
  • 4.2 螺旋桨推力60-63
  • 4.2.1 理论分析60-62
  • 4.2.2 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62-63
  • 4.3 几何非线性63-69
  • 4.3.1 理论分析63-66
  • 4.3.2 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66-69
  • 4.4 本章小结69-70
  • 第5章 推进轴系建模理论实验验证和阻尼测定70-84
  • 5.1 基本理论70-75
  • 5.1.1 模型修正70-73
  • 5.1.2 参数估计方法73-75
  • 5.2 实验设计75-77
  • 5.2.1 实验目的75
  • 5.2.2 实验仪器75-76
  • 5.2.3 实验过程76-77
  • 5.3 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77-83
  • 5.3.1 实验结果77-80
  • 5.3.2 振型配对和相关性检验80-81
  • 5.3.3 频率响应函数81-83
  • 5.4 本章小结83-84
  • 第6章 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强度校核及优化设计84-99
  • 6.1 B舰推进轴系抗冲击性能的改进设计84-87
  • 6.1.1 改进方案的提出84-85
  • 6.1.2 数值计算和分析85-87
  • 6.2 B舰推进轴系抗冲击性能强度校核87-90
  • 6.2.1 强度校核基本理论87-88
  • 6.2.2 数值计算和分析88-90
  • 6.3 抗冲击优化设计90-98
  • 6.3.1 遗传算法概述90-91
  • 6.3.2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91-95
  • 6.3.3 数值计算和分析95-98
  • 6.4 本章小结98-99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99-108
  • 7.1 全文总结99-100
  • 7.2 研究展望100-108
  • 致谢108-109
  • 附录1 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工作10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国和,宋福堂;水下航行装置推进轴系扭转振动控制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1997年01期

    2 刘忠族,钟伟芳,黄玉盈;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多层圆柱壳的动响应[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9期

    3 张寒虹,陈志福,卢新培;水中电爆炸过程的测量系统[J];华北工学院测试技术学报;2000年04期

    4 赵琳,李兵,闫吉杰,郑长赟;炸药能量测试的水下爆炸方法[J];声学技术;2003年02期

    5 孙洪军,郑荣;船舶推进轴系抗冲击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3年04期

    6 周俊祥,于国辉,李澎,周霖;RDX/Al含铝炸药水下爆炸实验研究[J];爆破;2005年02期

    7 胡小全;;水下爆炸——防御水下探测新途径[J];舰船科学技术;2008年05期

    8 陆路;李昕;周晶;;水下爆炸引起的混凝土坝危险性估计[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9 沈荣瀛,张智勇,汪玉;船舶推进轴系冲击响应[J];中国造船;2000年03期

    10 邓文彬,王国治;基于DYTRAN软件的水下爆炸数值计算[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赣波;赵耀;;脉冲激励条件下船舶主推进轴系纵向振动最优控制[A];第十三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高杰;王树乐;贾则;宗智;;考虑空化效应的舰艇水下爆炸仿真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张显丕;刘建湖;张克明;潘建强;何斌;;晶片型水下爆炸壁压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徐永刚;宗智;李海涛;;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甘云丹;宋力;杨黎明;张庆明;;聚脲涂覆钢板水下爆炸抗冲击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叶帆;宗智;;水下爆炸片空化效应对水面舰船的二次加载数值研究[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贾则;宋敬利;金辉;张姝红;陈高杰;;水下爆炸结构冲击响应信号的经验模式分解[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李汪讳;宗智;孙雷;;结构物受水下爆炸兴波作用的数值分析[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汪俊;严波;潘建强;刘国振;;舰船板架结构水下爆炸永久变形计算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程素秋;宗智;陈高杰;;水下爆炸自由面空化对水面舰船二次加载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总工会供稿;[N];温州日报;2006年

    2 谭益新 于清祥 玉雷;[N];中国国防报;2003年

    3 记者 何超群;[N];绍兴日报;2007年

    4 记者 周梦榕;[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本版编辑 徐应东 张卫茹 覃振东 罗木森;[N];战士报;2006年

    6 刘咏秋;[N];人民日报;2008年

    7 辛华;[N];中国质量报;2006年

    8 汪光鑫 余子富 王永;[N];解放军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于贵民 肖德伦;[N];科技日报;2010年

    10 丽娜;[N];中国国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海涛;受水下爆炸载荷作用的船体结构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耿瑞光;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气垫船推进轴系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杨文山;水下接触爆炸舰船局部毁伤及防护机理[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王振宇;水下爆炸作用下结构的动态响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魏立队;船用二冲程柴油机及推进轴系的振动建模与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武起立;基于多体动力学船舶柴油机推进轴系轴承润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刘建湖;舰船非接触水下爆炸动力学的理论与应用[D];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2002年

    8 张阿漫;水下爆炸气泡三维动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尹群;水面舰船设备冲击环境与结构抗冲击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朱小平;舰船主推进系统的建模理论、控制策略及优化设计[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增光;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董冰玉;水下爆炸冲击波超压测试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3 黄麟;模拟不同海拔水下爆炸的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4 陈娟;水下爆炸冲击载荷的SPH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叶帆;水下爆炸空化效应作用下结构响应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苏罗青;舰船总体与局部强度水下爆炸实验方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罗超;舰船水下非接触爆炸响应的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张艺凡;水下结构物在水下冲击波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徐永刚;水下爆炸作用下结构响应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洪涛;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水下爆炸压力遥测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舰船推进轴系抗冲击分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1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71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1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