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产品研究2015_中国出口哪些机电产品_《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机电产品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电子科技大学》 2013年
机电产品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杨帅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产品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军事、航空航天、通信工程、电子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安全运行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寿命预测理论是机电设备安全服役的关键基础,也是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必须涵盖的重要方面。本文中针对机电设备寿命预测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状况,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基于数据驱动的寿命预测主要方法。 机电产品的寿命不仅仅与材料特性、自身负载有关,还与使用的环境有关。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噪声信号是综合各种因素对设备性能状态充分反映。振动信息是衡量机电产品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利用振动监测与分析来评估预测设备性能状态是目前最有效、应用最广的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小波包分解提取能量熵值的方法,将小波包能量熵作为表征轴承性能变化的特征值。然后引入EWMA平滑的思想来对小波包能量熵值进行平滑,弱化了局部细节,加强了对轴承整体发展态势的描述。 机电产品的寿命与它的关键零部件有关,然而轴承故障是机电产品故障的主要形式之一。轴承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设备的性能。本文以轴承在全寿命周期加速寿命试验中获取的振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数据驱动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研究。讨论了建立BP神经网络时结构设计、样本处理以及训练算法收敛速度等几个主要的问题,然后通过轴承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由于轴承的失效没有唯一的判据,本文末用文中方法进行了锂电池寿命预测,佐证了BP网络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B11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跃良,段成美,吕国志;飞机服役寿命预测技术进展及若干问题[J];飞机设计;2001年03期
2 袁熙;李舜酩;;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05年12期
3 吴学仁;刘建中;;基于小裂纹理论的航空材料疲劳全寿命预测[J];航空学报;2006年02期
4 马伦;康建设;赵强;;基于HMM的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框架及其实现[J];计算机仿真;2010年05期
5 潘紫微,吴超英;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特征和多步轴承寿命预测方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9年04期
6 杨江天,岳维亮;灰色模型在机械故障预测中的应用[J];机械强度;2001年03期
7 张小丽;陈雪峰;李兵;何正嘉;;机械重大装备寿命预测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1期
8 徐峰,王志芳,王宝圣;AR模型应用于振动信号趋势预测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9 王静伟;;BP神经网络改进算法的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8年01期
10 胡金海,谢寿生,骆广琦,尉询楷,胡剑锋;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发动机性能趋势预测[J];推进技术;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德刚;设备预知维护的体系理论及支撑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周津慧;重大设备状态检测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晶;基于相似日和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利;朱谷昌;张普斌;夏正清;;灰色系统在赛什塘铜矿区Cu品位预测方面的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2期
2 刘兴远,方顺兴,姚忠国;建筑结构试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3年02期
3 吴新民;张静平;;化学专业学生实验能力与就业能力关联度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杨攀;张宇;;灰色控制系统理论在火灾预测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06年03期
5 周斌;对前后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的灰色双重建模测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陈华友,吴涛,许义生;灰关联空间与灰关联度计算的改进[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7 方均尧,黄文纲;有界灰数和灰行列式[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8 汪学骞,宋远丁;纺织品湿热舒适性影响因素的研讨[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魏中俊;太阳能热水器市场销售趋势的灰色系统分析[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龚蓬,陈效军;计算机实时控制动态测量异常值的灰色系统方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伟;蔡新;李益;吴威;;灰色理论在堤防安全评价中的应用[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王亮;汪秉文;郭一平;;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数字控制系统系数量化误差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荆浩;赵希男;;改进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在科技中小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陈晨;陈杰;张娟;;网络化天基信息系统的连续性效能评估[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刘长生;;旅游产业国际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不同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6 寇发荣;郭卫;;刮板输送机关键易损件的寿命预测方法[A];安全高效矿井机电装备及信息化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7 侯学勤;范金娟;王占彬;;FGH95合金疲劳断口的定量分析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卓军;李晓明;;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异常点监测的可疑交易分析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颜七笙;;基于PCA-SVM的动态联盟候选伙伴绩效评价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泰涛;王如松;;城市工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琪;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晓明;基于统计学习的模式识别几个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任家福;服务商选择与备件备品库存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吴少智;时间序列数据挖掘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祝晓春;增强型软件项目中测试工作量度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滕跃;基于ISO9000标准的政府科学技术奖励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沈路;数学形态学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红霞;AZ31B镁合金及其TIG焊焊接接头疲劳断裂行为及评定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魏晋宏;预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洋;柳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汤雪;时间序列线性表示方法及其相似性度量算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永宾;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姜成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时间序列预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乔小琴;基于灰理论的土石坝安全监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张杰;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蛋白质全序列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D];郑州大学;2010年
7 樊碧波;基于全矢谱的故障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申志涛;基于灰色系统预测理论的商品住宅价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任航;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阳江源;数控机床热误差检测与建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慧;谢基龙;;重载列车E级钢钩舌疲劳裂纹扩展条件及寿命预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袁洪芳;FMS设备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2年02期
3 刘瑞党,何水清,马玲俊;变幅加载条件下的疲劳寿命预测[J];兵工学报;1994年04期
4 王立平;生产设备综合管理概述(连载一)[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2000年10期
5 杨华芬;;基于改进模糊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吕允文,夏宗宁,赖树纲,孙义忠;材料设计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J];材料导报;1994年06期
7 金尧,孙亚芳,孙训方,邓勇,刘洪杰,屠勇;蠕变/疲劳共同作用下寿命估算方法[J];材料工程;2000年11期
8 钟毓宁,王时任,陈继平;轧机轴承寿命的预测[J];轴承;1989年03期
9 陈立杰,谢里阳;某低压涡轮工作叶片高温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10 牛东晓,邢棉,孟明;基于联合数据挖掘技术的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研究(英文)[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华斌;贝叶斯网络在水电机组状态检修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刘坚;设备e-维护模式的体系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吴立增;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4 郝英;基于智能技术的民航发动机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周津慧;重大设备状态检测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华;电力市场下负荷预测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2 杨勇虎;船舶动力装置寿命预测与风险评估的研究及系统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张金萍;基于预试数据的电力设备健康状态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4 李公法;基于Internet的轧机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伟;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估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杨靖研;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7 吴莉琳;变压器状态评估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8 付娜;某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和叶片的强度分析与寿命计算[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李红;基于B/S模式的机组远程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10 程巍;分布式状态监测和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国产机电替代产品的种类[J];工矿自动化;1990年04期
2 ;尽快改进我国出口机电产品的包装[J];机械工程师;2001年10期
3 俞国燕;;机电产品的绿色设计技术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02期
4 关晓芙;;行驶在大路上 2007交通机电产品扫描[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7年02期
5 李新宁;;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J];当代农机;2007年04期
6 王宇露;;机电产品品牌资产结构与中国机电产品企业品牌国际化[J];江苏商论;2009年05期
7 曹焱鑫;柳巍;潘权;李超;梁建忠;;机电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及分布[J];家电科技;2009年18期
8 ;《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名单(第一批)》公布[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0年02期
9 焦百强;胡彦华;叶园园;;浙江省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J];中国物价;2010年03期
10 康凯;田春峰;;机电产品的安全稳定性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关于公布全国农机汽车机电产品十大市场和十大精英(2005年度)的通知[A];全国农业机械流通工作会议暨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文集[C];2005年
2 蔡心一;;2001年春季中国机电产品中东交易会小结[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新疆亚中机电产品物流配送中心[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4 陈飞翔;刘佳;黎开颜;;自主创新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换——基于机电产品出口数据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5 王立华;;机电产品实时网络交易平台 “爱姆意在线”投入运行[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6 ;关于印发《进口机电产品标准化管理办法》的通知[A];全省医疗设备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韩立华;;我国对俄罗斯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8 房贵如;;机电产品的绿色制造与机电工业的环境管理[A];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提升中国制造业——200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特邀主题报告[C];2003年
9 童书兴;;我国出口产业升级战略总体思路“90年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子课题[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10 肖才锦;倪邦发;刘存兄;黄东辉;张贵英;田伟之;王平生;聂鹏;张海青;孙洪超;刘超;高思泽;;玻璃参考物质中重金属污染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活化分析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昕;[N];国际商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裴玥;[N];国际商报;2008年
3 陈铭;[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杨明;[N];中国工业报;2009年
5 记者 徐德昭;[N];东莞日报;2009年
6 邓华宁;[N];国际商报;2009年
7 邓华宁;[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N];国际商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赵聪;[N];珠海特区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崴静 记者 力明;[N];江苏经济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美焰;机电产品行为特性及可持续概念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刘征;机电产品环境意识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苑寅秋;面向机电产品的色彩设计专家系统(MCSES)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4 刘钢;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经济性能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5 刘志祥;深部开采高阶段尾砂充填体力学与非线性优化设计[D];中南大学;2005年
6 戴雪龙;PET探测器神经网络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马戎;智能控制技术在炼钢电弧炉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文敦伟;面向多智能体和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9 刘年生;神经网络混沌加密算法及其在下一代互联网安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丁涛;混沌理论在径流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帅;机电产品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张海菁;机电产品工业设计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3 徐杰;基于风险评估的无锡进口机电产品监管体系[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杨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5 庄丽;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刘权超;机电产品本质安全度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尹国君;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优势探析[D];湖南大学;2002年
8 毛伟;机电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清华大学;2002年
9 朴英姬;加入WTO后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赵成真;中国—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机电产品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8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98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