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特性及降尘效率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特性及降尘效率理论研究
【摘要】:为分析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特性及降尘效率,借助流体力学、多相流及气溶胶等相关理论,对气水喷雾雾化特性与喷雾降尘效率进行了全面的理论研究。根据流体力学与多相流相关理论,建立了求解空气雾化喷嘴气、液质量流量的完整方程组,并给出了雾化粒径和雾滴速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建立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降尘数学模型,推导出分级效率的理论计算式,并采用Origin软件绘制出分级效率与供气流量、供水流量及粉尘粒径的关系曲线;同时,结合粉尘粒径和频率分布式,建立了全尘降尘效率与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的理论计算式,并分析了粉尘中位径及粒径分布指数对降尘效率的影响。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矿井下 气水喷雾 雾化特性 降尘效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4123,U136111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82118)
【分类号】:TD714.4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与开采强度的逐渐加大,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剧增,作业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工人的身体健康[1-3]。目前,国内外煤矿采掘工作面主要采用煤体预注水、通风控尘、除尘器抽尘净化、喷雾降尘及封闭隔尘等防尘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林升,王新;我国煤矿井下通讯的构成与前景[J];煤;2000年04期
2 冯刚,肖仕斌,薛波;现场救治煤矿井下伤员103例体会[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0年02期
3 王保卫;煤矿井下烧伤的现场急救[J];安全;2001年02期
4 刘东风;煤矿井下外源火灾的处理[J];煤炭技术;2002年10期
5 ;山东科大研制成功煤矿井下自动定位系统[J];中国煤炭;2004年03期
6 徐海云;煤矿井下用工现状及对策[J];劳动保护;2004年09期
7 马宪胜;;玉华煤矿井下管道坠落原因分析[J];煤炭工程;2007年02期
8 王林;王崇林;朱金龙;金震;;煤矿井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J];矿山机械;2007年03期
9 孙吉益;;煤矿井下瞬变电磁探测影响因素探讨[J];河北煤炭;2007年06期
10 ;煤矿井下烧伤如何紧急施救[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志军;;煤矿井下长管运输法[A];赣闽皖苏湘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艳军;;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建设应用的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3 梁道纪;聂齐光;;煤矿井下漏电原因及防护措施[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大河边煤矿井下提升机的应用[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5 陈旭昌;;煤矿井下变电所供电监测系统的研发[A];煤矿高效集约化开采技术与机电一体化装备论文集[C];2007年
6 王毅;周新莉;王祥任;张明;;煤矿井下管棚施工初探[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玉宝;孙吉益;李文峰;李智文;张根良;高小青;;煤矿井下瞬变电磁探水技术[A];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满昌华;孙本香;;煤矿井下地热危害及与防治技术[A];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张立亚;;煤矿井下救灾机器人视觉导航技术的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李新玉;;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一个关键和重点——对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几点思考[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伏怡;“煤矿井下探测机器人”获国际制博会特奖[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记者 伏怡;“煤矿井下探测机器人”国际制博会获大奖[N];鞍山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佳丽;省煤炭厅发出通知:禁止煤矿井下使用劳务派遣人员[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加强煤矿井下防灭火管理[N];中国煤炭报;2014年
5 钟梅;我国成功开发煤矿井下搜寻及抢救系统[N];经理日报;2007年
6 黄腾;走进美国煤矿井下[N];中国煤炭报;2013年
7 唐建生;煤矿井下职工超点延时问题须解决[N];陕西日报;2008年
8 首席记者 齐泽萍;用三年时间实现煤矿井下生产布局合理[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9 霍州市国土资源局 杨继忠;煤矿井下矸石分选回填空区在灾害防治中的现实意义[N];山西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国瑞;煤矿井下关键设备工作状态参数获取系统研究及仪器研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晶晶;煤矿井下编码协作MC-CDMA跨层自适应无线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吴优;煤矿井下“信集闭”系统设计及工程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寇彦飞;煤矿井下黑匣子的设计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万航;煤矿井下视频监控异常行为识别算法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桃;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生产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李强;煤矿井下开关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7 尚建国;煤矿井下防水防火功能性材料的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8 黄麟森;煤矿井下定向钻进通缆钻杆关键技术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9 蒋仕俊;煤矿井下安全监测与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10 唐丽;基于ARM的煤矿井下救援数据采集卡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07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00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