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型互通式立交运营阶段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本文关键词:枢纽型互通式立交运营阶段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枢纽型互通式立交 运营阶段 交通安全评价 交通事故风险评估
【摘要】: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大力建设,枢纽型互通式立交在道路系统中发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地提高了道路的使用效率和交通的运行效率,使道路服务水平也有了较大地改善。虽然在枢纽型互通式立交建设的可研阶段和设计阶段已进行了技术方案、环境影响、路基路面等方面的交通安全评价,但在枢纽型互通式立交的通车运营过程中仍会出现车流量剧增、交通事故多发、交通安全隐患加大等问题,所以对枢纽型互通式立交运营阶段的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枢纽型互通式立交运营阶段的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不但可以为后期风险因素的排查和改善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产生,使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本文对枢纽型互通式立交的安全评估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道路设施方面和交通事故方面。首先进行车辆运行速度的协调性评价,依据评价的结果,从枢纽型互通立交的形式选择、位置选取、路面安全性、路线安全性、路线交叉安全性和交通工程设施安全性几个方面进行立交整体的交通安全评价;其次,从人、车、路、环境和管理因素出发,利用综合致因理论,分层次对交通事故的影响风险进行识别,根据AHP指标体系,构造初始风险评价矩阵,采用秩和比法对事故风险进行分档,得出所评价路段交通事故风险等级,以MATLAB数学工程软件为平台,将风险评估模型编制成MATLAB-M文件完成风险评价初始数据矩阵导入、数据矩阵转换等工作,实现交通事故风险评价;最后以史家湾枢纽立交为例,进行了道路设施的交通安全评价和交通事故风险评估,得到了合理的评估结论,并提出了相应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枢纽型互通式立交 运营阶段 交通安全评价 交通事故风险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5-16
- 1.4 研究技术路线16-17
- 第二章 枢纽型互通式立交交通运行特性分析17-29
- 2.1 枢纽型互通式立交分类17-23
- 2.1.1“T”字型交叉17-19
- 2.1.2“十”字型交叉19-22
- 2.1.3 三路交叉22-23
- 2.1.4 四路交叉23
- 2.1.5 复合立交23
- 2.2 枢纽型互通式立交交通安全影响因素23-27
- 2.2.1 几何条件23-25
- 2.2.2 匝道出入口25
- 2.2.3 变速车道25
- 2.2.4 匝道的视距25-26
- 2.2.5 匝道设计速度26
- 2.2.6 交通控制26-27
- 2.3 枢纽型互通式立交匝道车辆的运行特性分析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速度协调性评价29-35
- 3.1 线形设计一致性29-30
- 3.1.1 运行速度协调性29
- 3.1.2 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协调性29-30
- 3.2 运行速度预测方法、参数与结果30-34
- 3.2.1 运行速度预测方法选择30
- 3.2.2 运行速度分析路段划分30
- 3.2.3 运行速度预测过程30-34
- 3.3 本章小结34-35
- 第四章 枢纽型互通式立交道路交通安全评价35-50
- 4.1 枢纽型互通立交位置与形式35
- 4.2 路线安全性35-39
- 4.2.1 路线平面35-37
- 4.2.2 视距37-38
- 4.2.3 纵断面38
- 4.2.4 横断面38-39
- 4.2.5 合成坡度39
- 4.3 路面安全性39-43
- 4.3.1 路侧安全净空区39-41
- 4.3.2 路侧危险障碍物41
- 4.3.3 路面排水41-42
- 4.3.4 路面结构形式42
- 4.3.5 路面抗滑性能42-43
- 4.4 路线交叉安全性43-47
- 4.4.1 匝道出入口43-45
- 4.4.2 匝道线形45-46
- 4.4.3 视距46-47
- 4.5 交通工程设施安全性47-49
- 4.5.1 标志47
- 4.5.2 标线47
- 4.5.3 护栏47-48
- 4.5.4 防眩设施48
- 4.5.5 视线诱导设施48-49
- 4.6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枢纽型互通式交通事故风险评估50-58
- 5.1 风险识别与分析50-55
- 5.1.1 风险识别50-51
- 5.1.2 风险因素分析51-53
- 5.1.3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53-55
- 5.2 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55-57
- 5.3 本章小结57-58
- 第六章 实例分析58-79
- 6.1 交通调查与分析59-65
- 6.1.1 交通量统计分析59-62
- 6.1.2 车速统计分析62-63
- 6.1.3 服务水平和运行质量63-65
- 6.2 速度协调性评价65-66
- 6.2.1 运行速度预测结果65-66
- 6.2.2 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66
- 6.2.3 同一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66
- 6.3 交通安全评价66-72
- 6.3.1 立交位置与形式评价66-67
- 6.3.2 路线安全性评价67-69
- 6.3.3 路面安全性评价69-70
- 6.3.4 路线交叉安全性评价70-71
- 6.3.5 交通工程设施安全性评价71-72
- 6.4 交通事故风险评估72-75
- 6.5 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结论75-76
- 6.6 改善措施76-78
- 6.7 本章小结78-79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9-80
- 7.1 结论79
- 7.2 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2
- 致谢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老关;;大型江底地下互通式立交枢纽建造与运营核心技术研究通过国家863计划项目验收[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3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春;;互通式立交选型与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年全国市政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2 马毓泉;雷英鸽;吴育忠;;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点[A];2005年全国公路勘察设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波;;对互通式立交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波;;对互通式立交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5 陈泰忠;;互通式立交分流点曲率半径的设计探讨[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4年
6 赵冬赉;王浩;郝维索;;环行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与分析——上海市南北高架道路天目中路立交和中山南一路立交[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云天炼;容国开;施耀忠;;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叶茂;王建军;过秀成;;城市外环互通式立交维修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以南京市花神庙互通为例[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铁华;;浅谈喇叭型互通式立交设计[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贺玉龙;刘小明;任福田;;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交的最小间距[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颂;全省最大互通式立交主体提前三个月完工[N];贵阳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乾辉;罗家沟枢纽互通式立交建设提速[N];广元日报;2010年
3 浦敏琦;江苏最大高速公路枢纽工程开建[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通讯员 蔡旭红 黄文科;西部跨度最大互通式立交开工[N];建筑时报;2010年
5 记者 裴其娟 宋建巧 通讯员 秦丽娟 沙莎;我市两年拟增16个出入市口[N];郑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杨斌鹄;三环沿线路网建设提速[N];西安日报;2007年
7 记者 王文霞 通讯员 王姚红;我市今年交通项目投资额翻番[N];郑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何可;完工的快通车 没完工的抓紧[N];河南日报;2010年
9 袁超群;西铜高速扩建方案确定[N];西安日报;2008年
10 记者 于京玄;秦汉大道与西禹高速互通式立交开工建设[N];西安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一飞;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若干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王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李霞;高速公路节地关键技术及节地效果综合评价[D];长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安;互通式立交间距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张景涛;B型喇叭互通式立交的安全性评价与保障措施[D];长安大学;2013年
3 王珏;建筑信息模型(BIM)在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石霖凯;郑开大道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式立交BT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付佳;西安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景观营造[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6 殷缘;复合式互通式立交的设置条件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7 陈瑾;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和入口设置相关技术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8 付晓宣;察汗诺互通改造方案的评价分析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9 汪洪波;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选型辅助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贺舰;枢纽型互通式立交运营阶段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19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019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