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与评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3:45
本文关键词: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与评估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重大危险源 风险矩阵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分级
【摘要】:论文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为基础,从分析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入手,指出了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不足,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关于重大危险源的分级,国内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论文讨论了现有常用分级方法的缺点和不足,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分级方法以更准确、更合理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 重大危险源危险度的评价指标不全面、不定量,且比较复杂,具有模糊性。为了能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合理的评估,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它在模糊数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模糊方法的优势,将模糊的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该方法涉及到指标权重的计算,因此,本论文利用风险矩阵得出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该方法对烟花爆竹储存仓库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选取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方法,建立了新的重大危险源分级模型,,得出重大危险源的级别,对其进行了评估。 最后,以某烟花爆竹仓库为应用实例,将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模糊综合评价法合理地运用到了该仓库重大危险源评估中,表明了该方法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 风险矩阵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分级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Q086.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3
-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10-12
- 1.2 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12-13
- 1.3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3-20
- 1.3.1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3-16
- 1.3.2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和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6-18
- 1.3.3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8-20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20-21
- 1.4.1 学术构想与思路20-21
- 1.4.2 主要研究内容21
- 1.4.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21
- 1.5 课题研究路线21-23
- 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23-33
- 2.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不足23-26
- 2.2 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26-27
- 2.3 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的不足27-32
- 2.3.1 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法27-29
- 2.3.2 基于神经网络的重大危险源分级法29
- 2.3.3 校正比值求和法29-31
- 2.3.4 几种分级方法的对比分析31-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3 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模糊综合评价33-48
- 3.1 风险矩阵法33-36
- 3.1.1 风险矩阵法基本理论33
- 3.1.2 风险矩阵图33-34
- 3.1.3 风险矩阵法的分析步骤34-35
- 3.1.4 风险矩阵法的分析过程35-36
- 3.2 改进的风险矩阵—Borda 序值法36-37
- 3.3 层次分析法37-42
- 3.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37-38
- 3.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38-42
- 3.4 模糊综合评价法42-46
- 3.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理论42-43
- 3.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步骤43-44
- 3.4.3 模糊算子运算模型44-46
- 3.5 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模糊综合评价46-47
- 3.5.1 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基础46
- 3.5.2 基于风险矩阵和层次分析法的重大危险源模糊综合评价的分析步骤46-47
- 3.6 本章小结47-48
- 4 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的构建和分级模型的建立48-57
- 4.1 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和原则48-49
- 4.1.1 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48-49
- 4.1.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49
-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49-53
- 4.3 导致事故发生的其他因素指标分析53
- 4.4 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图53-54
- 4.5 分级模型的建立54-56
- 4.5.1 分级指标的量化及归一化54-55
- 4.5.2 指标综合权重的计算55
- 4.5.3 重大危险源分级模型的确定55-56
- 4.6 本章小结56-57
- 5 烟花爆竹仓库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实例应用57-70
- 5.1 某烟花爆竹储存仓库的概况57-61
- 5.1.1 仓库建筑物结构57-58
- 5.1.2 库区总平面布置58-59
- 5.1.3 消防、防雷防静电设施59-60
- 5.1.4 公用工程60
- 5.1.5 安全管理60-61
- 5.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61-62
- 5.2.1 烟花爆竹仓库重大危险源的辨识61-62
- 5.2.2 重大危险源的内部距离62
- 5.3 仓库重大危险源分级及评估62-66
- 5.3.1 风险矩阵的建立62-63
- 5.3.2 指标权重的计算63-65
- 5.3.3 指标权重值确定65
- 5.3.4 指标综合权重的计算65-66
- 5.3.5 分级模型的确定66
- 5.4 重大危险源的模糊综合评价66-69
- 5.5 本章小结69-70
- 6 结论与展望70-72
- 6.1 研究结论70
- 6.2 工作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76-77
- 致谢77-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巍,蒋军成,张明广,虞汉华;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与分级技术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4期
2 师立晨;魏利军;罗艾民;吴宗之;;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存在问题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2期
3 方X;朱达俊;;《塞韦索Ⅱ指令》的多维度解读及启示[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4 朱启超,匡兴华,沈永平;风险矩阵方法与应用述评[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1期
5 柯兰海;对危险物质重大事故灾害的控制——欧盟《Seveso Ⅱ指令》介绍[J];国际石油经济;2004年05期
6 邵辉;杨丽丹;李晶;;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9期
7 张胜文;孙飞;;基于灰关联度理论的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技术的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徐兵兵;张妙仙;王肖肖;;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南苕溪临安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9 易光旺;;浅析国内外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危险物质临界量的差异[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年04期
10 沙锡东;姜虹;李丽霞;;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1043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04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