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水力扰动抽采瓦斯技术体系
本文关键词:煤矿井下水力扰动抽采瓦斯技术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瓦斯抽采 抽采地质 煤与瓦斯共采 水力扰动 钻冲一体化
【摘要】:以深部突出危险性强的首采层和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的单一低透突出煤层瓦斯高效抽采为立足点,基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存在的问题,引出并定义了煤矿井下水力扰动抽采瓦斯技术。以"精细地质设计优化、钻压冲修扰动强化、封联抽排工艺细化、瓦斯抽采评价量化"为技术主线提出了煤矿井下水力扰动抽采瓦斯技术体系,重点介绍了其10项核心技术及装备的作用、特点及现场应用情况。针对该技术体系在基础理论、卸压增透核心技术和配套装备存在的问题,认为精细化抽采地质分析和单一低透煤层煤与瓦斯共采模式基础理论研究、卸压增透核心技术的完善与集成和配套装备的系列化和智能化是今后技术体系完善进程中的研究重点。
【作者单位】: 河南省低渗突出煤层煤与瓦斯共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煤炭行业低渗突出煤层煤与瓦斯共采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抽采地质 煤与瓦斯共采 水力扰动 钻冲一体化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K04B01)
【分类号】:TD712.6
【正文快照】: 0引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2014年全国煤炭总产量达38.7亿t,约占世界煤炭开采总量的50%,即使到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仍在62%左右,其作为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的主体能源地位难以改变。但我国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复杂,煤层具有微观孔隙发育、非均质性、高吸附性、低透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耕;苏现波;蔺海晓;郭红玉;陶云奇;刘晓;;围岩—煤储层缝网改造增透抽采瓦斯理论与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4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广清;陈勉;赵艳波;;新井定向射孔转向压裂裂缝起裂与延伸机理研究[J];石油学报;2008年01期
2 刘洪,胡永全,赵金洲,易俊,李文华;重复压裂气井三维诱导应力场数学模型[J];石油钻采工艺;2004年02期
3 吴奇;胥云;刘玉章;丁云宏;王晓泉;王腾飞;;美国页岩气体积改造技术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石油钻采工艺;2011年02期
4 刘立峰;张士诚;;通过改变近井地应力场实现页岩储层缝网压裂[J];石油钻采工艺;2011年04期
5 陈作;孟祥燕;杜长虹;杨俊年;庄维礼;;异常高地应力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技术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年12期
6 钟森;任山;黄禹忠;林立世;;高速通道压裂技术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J];中外能源;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野田和俊 ,吴余超;矿用瓦斯自动警报器的响应特性[J];煤矿安全;1984年09期
2 瑞语;又见瓦斯,又见瓦斯[J];百科知识;2005年01期
3 解张伟;;瓦斯到底能怎么样造福人类?[J];党政干部文摘;2005年10期
4 邴吉杰;浅议瓦斯管路系统中阻爆装置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0年07期
5 李学诚;安全排放瓦斯的作法[J];煤矿安全;2001年01期
6 郑丙建,王彦凯,王建林,付国延;调压技术在防治瓦斯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1年07期
7 尹志华;排放高浓度盲巷瓦斯造成全风压汇合处瓦斯逆流的原因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1期
8 李子林 ,李之军;潘西煤矿高瓦斯区瓦斯规律及防治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02年05期
9 聂光国,张建国;综合防治瓦斯 解放生产力[J];中国煤炭;2003年11期
10 聂光国 ,张建国;综合防治瓦斯 解放生产力[J];河南科技;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麟;王君杰;;低浓瓦斯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红卫;费奇;;智能瓦斯预报系统[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李瑞敬;;瓦斯逆流现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杨双安;宁书年;张会星;姜铁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预测瓦斯的研究成果[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5 吴强;张保勇;;瓦斯水合化技术研究进展[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6 李长庚;;淮南矿区瓦斯浓缩技术应用及市场前景分析[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江涛;;风电瓦斯闭锁功能设计与现场实现[A];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0年
8 禄利刚;郭畅;程龙彪;;节能减排视角下我国瓦斯的抽采和综合利用[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9 彭苏萍;;瓦斯富集部位高分辨地震探测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姜文忠;;采空冒落区瓦斯扩散-通风对流模拟研究[A];2007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解张伟;瓦斯到底能怎么样造福人类?[N];科技日报;2005年
2 中经;把瓦斯变成拳头产品[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3 罗虎昌;大湾矿瓦斯月发电量创纪录[N];中国煤炭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陈晓军;“西北第一瓦斯站”的尴尬[N];甘肃日报;2006年
5 白增安邋郭东;救援围绕降低瓦斯浓度展开[N];河北日报;2007年
6 张沉;山西的新瓦斯时代[N];经济观察报;2006年
7 记者 杨沛洁邋实习生 赵峰涛;瓦斯“恶魔”越来越“温顺”[N];平顶山日报;2007年
8 黄强;逢春煤矿“瓦斯自动放水器”安全效率高[N];经理日报;2007年
9 胡明军;打通一矿治理岩溶瓦斯有新招[N];经理日报;2008年
10 张延颖;河北金牛葛泉矿新装备筑牢瓦斯防线[N];中国矿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丁稳;基于安全监控系统实测数据的瓦斯浓度预测预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刚;瓦斯浓度的分形分析与混沌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刘彦伟;煤粒瓦斯放散规律、机理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向军;外加水分对煤的瓦斯解吸动力学特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5 刘纪坤;煤体瓦斯吸附解吸过程热效应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6 魏明尧;含瓦斯煤体气固耦合渗流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罗维;双重孔隙结构煤体瓦斯解吸流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刘延保;基于细观力学试验的含瓦斯煤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程庆迎;低透煤层水力致裂增透与驱赶瓦斯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10 李建楼;声波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与放散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骏;井下瓦斯浓度检测机器人的设计[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时天;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瓦斯浓度预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3 孙锐;泥浆介质非等压条件下煤芯瓦斯解吸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管玲玲;基于蓝光平台的瓦斯浓度分析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阎东慧;高瓦斯矿井掘进通风瓦斯浓度预测神经网络模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6 孙维吉;不同孔径下瓦斯流动机理及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7 杨静;矿用瓦斯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8 赵勇;煤吸附/解吸瓦斯的低频振动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铭辉;采动条件下煤岩力学特性及瓦斯运移时空演化规律[D];重庆大学;2013年
10 丁润东;瓦斯粉尘协同检测与预警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6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04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