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港内航行限制航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8:04
本文关键词:船舶港内航行限制航速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各港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港口的发展,港口的吞吐量逐年提高、进出港口的船舶数量亦逐年增多以及船舶趋于大型化和高速化,导致许多港内水域的交通密度越来越大,港口对其港内航行的船舶限速已经不能满足港内航行安全以及“绿色航运”的需要。因此,本文在分析影响港内船舶限速的主要港口因素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支持向量机的船舶港内限速模型,用来测试评价港口新限速值。船舶港内限速模型指标体系方面,本文主要从保障港口航行安全,提高港口通航作业效率入手。因此,影响船舶港内限速指标将从港内自然环境,港内交通环境,港内交通状况三部分展开分析,经过定性定量的分析初步筛选出13个具体评价指标。船舶港内限速模型构建方面,首先要进一步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特有的性质对13个指标进行降维,降维后得到对港口限速值影响最大,互相关联度小的6个主要指标。然后回归分析主要指标,运用支持向量机ε-SVR回归模型对降维后得到的主成分样本数据回归分析,得到新参数回归模型,运用于新的船舶港内限速值的计算测试以及评价,为港内船舶航行限制航速值的确定及修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港内限制航速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9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9-10
- 1.3 研究意义10-11
- 1.4 研究现状11-16
- 第2章 港内限速概述16-23
- 2.1 港内限速有关概念16-19
- 2.1.1 安全航速16-17
- 2.1.2 限制航速17-18
- 2.1.3 减速18-19
- 2.2 确定港内限速的原则19-21
- 2.3 建立港内限速模型的思路21-23
- 2.3.1 分析港内限速现状21
- 2.3.2 确定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21-22
- 2.3.3 建立港内限速模型并验证22-23
- 第3章 港内限速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23-29
- 3.1 港内船舶限速现状23
- 3.2 港内船舶限速现状分析23-24
- 3.3 港内限速主因素分析24-29
- 3.2.1 港内自然环境25-26
- 3.2.2 港内交通环境26-27
- 3.2.3 港内交通状况27-29
- 第4章 港内限速数学模型的建立29-39
- 4.1 港内限速模型指标体系29
- 4.2 模型数学方法的选择29-30
- 4.3 港内限速模型原理30-34
- 4.3.1 主成分分析原理30-32
- 4.3.2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原理32-34
- 4.4 基于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港内限速模型的建立34-39
- 4.4.1 数据准备模块34
- 4.4.2 主成分分析模块34-35
- 4.4.3 回归模型模块35
- 4.4.4 测试评价模块35-39
- 第5章 港内限速模型的验证39-53
- 5.1 数据准备模块39-42
- 5.2 主成分分析模块42-46
- 5.3 回归模型模块46-50
- 5.4 测试评价模块50-53
- 第6章 结论53-55
- 6.1 主要结论53
- 6.2 存在的不足53-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一 船舶港内航行限制航速研究调查问卷59-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军,吴兆麟;试论确定限制航速值的原则和方法[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 于化龙;;主成分分析应用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3年03期
3 浦德强;;关于上海港顺流航行限速的思考[J];中国港口;2011年10期
4 季凯朋;张安超;;谈老铁山水道特别管理规定[J];世界海运;2011年02期
5 张永坚;论“安全航速”概念之不确定性及其负面影响[J];世界海运;1997年04期
6 吕江海;论高速与安全航速[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7 杨晓东;蒋卫东;;长江上海段最高航速限制研究[J];航海技术;2008年06期
8 叶强;林中英;;论船舶安全航速的重要性[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03期
9 章吴治;能见度不良时的“安全航速”和船长职能[J];中国航海;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曙路;郭伟斌;;关于珠江口水域航速限制的探讨[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本文编号:1050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050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