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长洲基地码头通航安全分析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7-11-02 13:08

  本文关键词:长洲基地码头通航安全分析与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码头通航安全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分析法 评价指标分析


【摘要】:长洲基地码头始建于70年代末,码头长年失修,陆岸配套设施陈旧,现有码头和配套设施已无法满足维权执法船舶停靠和补及的实际需要。通过维修改造,码头总岸线将达到540m,可停靠5000t级以上执法船,执法船舶靠泊、补给能力大幅提升。本文希望通过对长洲维修改造设计方案码头通航能力及其安全性的分析与评价,评估长洲基地码头是否安全可行,并尝试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日后项目竣工运营阶段科学化管理码头和合理调度执法船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考虑到长洲基地码头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很多,复杂,且难以用精确数学进行描述,因此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分析法“两两集成”对码头通航安全进行评价。 本文尝试将码头与船舶看作整体,综合考虑水域和陆域的安全影响因素,以“环境、码头、船舶、管理”四个方面为导向,通过调研方式确定了“水文气象条件、港口环境条件、码头水域平面布置、码头与附近水工设施相互影响、码头附近交通环境影响、泊位尺度及码头面高程、码头系泊设施、码头配套设施条件、通信安保设施条件、码头管理能力”十个指标并建立评价体系,选定执法船舶船长及大副共20人作为评价专家。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权重评分的方式计算出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后,为保证专家能深入的了解评价指标,更客观和准确的评价指标,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核对、计算对比等方法对十个指标进行初步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登泰船厂“千山”号浮船坞对240m码头西侧系泊的执法船可能构成触碰威胁,码头摄像安保系统存在漏洞等问题。 然后,通过对20名专家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构造评价矩阵,建立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对模糊矩阵与指标的权向量进行模糊运算并归一化,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对项目进行量化的评价。 最后根据评价结果结合评价指标分析,得出长洲基地码头总体安全水平较好,但码头附近区域交通环境安全水平较差,是影响长洲基地码头安全的重要因素的评价并对码头存在问题提出加强码头安保设备配套、码头安全管理建议、船舶进出港通航方案等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码头通航安全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分析法 评价指标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9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9-10
  •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10-12
  • 1.3 研究内容12
  • 1.4 本章小结12-13
  • 第二章 工程概况13-20
  • 2.1 工程地理位置13
  • 2.2 自然环境13-15
  • 2.3 项目现状15-16
  • 2.4 维修改造设计方案16-19
  • 2.5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建立长洲基地码头通航安全综合评价模型20-31
  • 3.1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20-21
  • 3.2 长洲基地码头通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1-24
  •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的应用24-29
  • 3.4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应用29-30
  • 3.5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 评价指标分析31-50
  • 4.1 水文气象条件评价指标分析32-33
  • 4.2 港口环境条件评价指标分析33-37
  • 4.3 码头水域平面布置评价指标分析37-39
  • 4.4 码头与附近水工设施相互影响评价指标分析39-40
  • 4.5 码头附近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析40-41
  • 4.6 泊位尺度及码头面高程评价指标分析41-44
  • 4.7 码头系泊设施评价指标分析44-46
  • 4.8 码头配套设施条件评价指标分析46-47
  • 4.9 通信安保设施条件评价指标分析47-48
  • 4.10 码头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分析48-49
  • 4.11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长洲基地码头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50-56
  • 5.1 MCEAHP 软件在构造判断权重矩阵计算中的应用50-52
  • 5.2 专家对评价指标评分52-53
  • 5.3 模糊综合评价53-55
  • 5.4 本章小结55-56
  • 结论与建议56-61
  • 一、长洲基地码头通航安全评价结论56-58
  • 二、建议58-60
  • 三、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3
  • 附录63-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6-67
  • 致谢67-68
  • 附件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建平;;基于DHGF的大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实例考证——以福建平潭屿头岛田下陆岛滚装码头工程项目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蔡芸;王少梅;严武元;;集装箱码头前沿布局的仿真优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2期

3 蔡文飞;王汉斌;;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6期

4 刘臣;闫建英;王绪亭;;天津临港产业区潮流模拟与方通物流码头通航本质安全分析[J];水运工程;2011年11期

5 张国平;张国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油码头安全性评价[J];珠江水运;2011年12期

6 叶成华;陈yN;;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老码头评价模型[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1131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131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b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