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层煤层井下水力压裂裂缝起裂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分层煤层井下水力压裂裂缝起裂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煤分层 水力压裂 起裂压力 起裂位置 声发射
【摘要】:目前,煤矿井下水力压裂增透抽采瓦斯技术已在重庆松藻矿区进行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煤层透气性,增加煤层气产量。但由于煤层分层多,埋深和倾角变化范围大,压裂过程中煤层裂缝起裂及延伸规律不明确,,导致压裂参数选择和抽采钻孔布置存在盲目性,因此亟需开展多分层煤层井下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及延伸规律研究。 本文结合岩石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在分析注水前后多分层煤层沿钻孔径向和轴向应力分布的基础上,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的断裂失效准则,对多分层煤层水力压裂裂缝沿不同位置和方向起裂的起裂压力进行理论研究。结合实验室多分层煤层水力压裂相似模拟试验,研究埋深和倾角对多分层煤层水力压裂起裂压力、裂缝起裂位置和延伸方向的影响规律;采用声发射试验研究多分层煤层水力压裂过程声发射能量反映煤层断裂破坏过程的机理及声发射能量随埋深和倾角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①建立了地应力、倾角、抗拉强度、交界面黏结力及钻孔倾斜角等多因素影响下的多分层煤层水力压裂起裂压力计算模型: ②揭示了埋深和倾角对多分层煤层水力压裂起裂压力、起裂位置和延伸方向的影响规律:起裂压力随埋深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随倾角增大呈小幅减小趋势;裂缝起裂位置均位于煤层软分层中,近水平煤层中裂缝均沿起裂方向延伸,形成网状裂缝,无明显主裂缝存在;倾斜煤层中裂缝沿起裂方向延伸,易形成明显主裂缝,随倾角增大,主裂缝周围网状裂缝逐渐减少。与理论研究结论一致。 ③采用声发射试验揭示了多分层煤层水力压裂过程声发射能量反映煤层断裂破坏过程的机理及声发射能量随埋深和倾角的变化规律:声发射信号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声发射能量的突增集中出现在注水压力峰值前后,声发射能量的强弱与煤体骨架所受应力的累计和释放相对应,反映了多分层煤层的断裂破坏过程;声发射能量随倾角增大呈增大趋势,随埋深增大呈减少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D71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中山;;川南煤田古叙矿区煤层气勘探选层的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09年02期
2 范晓刚;;近距离突出煤层区域验证方法探讨[J];煤炭工程;2012年10期
3 汪长明;;具有突出危险性煤层群煤气共采技术[J];洁净煤技术;2013年01期
4 张宏伟;韩军;海立鑫;李明;乔鸿波;;近距煤层群上行开采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5 薛峰;;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3年01期
6 陈新胜;急倾斜煤层群上行顺序开采[J];煤矿设计;1993年03期
7 武海文;;火烧区水体下煤层群安全开采实践[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年03期
8 王辉跃;;突出煤层群底板岩石抽放巷道布置研究[J];煤矿安全;2014年08期
9 翟路锁,王明立,高成春;建筑物下煤层群房柱式开采的影响因素[J];煤矿开采;2003年03期
10 王术龙;马进功;;二次扰动下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分析[J];山西煤炭;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耀峰;张仲春;杨洪滨;;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的研究与应用[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2 汪理全;;煤层群上行开采技术及应用[A];21世纪高效集约化矿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苏朝晖;;潘二矿煤层群开采的层位控制方法[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一)·地质专业[C];2010年
4 李伟;陈家祥;吴建国;;松软、低渗透煤层综合抽采技术[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5 翟成;卫修君;林柏泉;;近距离煤层群采动裂隙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6 黄祥宽;;急倾斜薄煤层群矿井瓦斯地质的特殊性研究[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7 杨科;袁亮;刘钦节;廖斌琛;孙力;涂辉;;深部近距离煤层群卸压开采高应力演化煤柱效应研究[A];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创新与实践——全国防治煤矿冲击地压高端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裴支前;让科技成为煤矿高效安全开采的“金钥匙”[N];江淮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牟秀源 通讯员 李帮学 彭磊;孤岛夺煤 川南罕见[N];中国煤炭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宏杰;贵州省薄—中厚煤层群煤层气开发地质理论与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2 季文博;近距离煤层群采动煤岩渗透特性演化规律与实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3 姜在炳;煤层3D动态建模技术及应用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4 翟成;近距离煤层群采动裂隙场与瓦斯流动场耦合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5 杨兆彪;多煤层叠置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作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李庆军;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煤层自燃预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章照明;火成岩侵入煤层瓦斯涌出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8年
2 任硕;超临界CO_2在低渗透煤层渗流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3 陈敬轶;成庄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与煤层气资源量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4 陈彦军;复杂围岩条件极近距离薄煤层群开采相关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吴敏;新安煤矿深部构造煤采动区煤层气开发方案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6 乔大良;近水平多煤层开拓模式的优化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7 丁红;多分层煤层井下水力压裂裂缝起裂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黄飞;薄及中厚近距离煤层群垮落法上行开采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16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21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