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安全壳在主余震作用下的易损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核电站安全壳在主余震作用下的易损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核电站安全壳 主余震序列 结构损伤状态 易损性分析
【摘要】:安全壳作为核电站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在保证核电系统安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全壳结构在单次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地震动具有非常大的随机性,且近年来超设计地震动时有发生,安全壳结构在经历一次地震后,很可能存在一定的损伤,而余震又可能进一步加剧其损伤。因此研究其是否具有继续抵抗余震作用的能力,对于把握安全壳结构的地震破坏机理以及进行核电站的抗震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主震过后的已损伤核电站安全壳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适用于安全壳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的地震动参数和谱匹配周期段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核电站厂址的场地和地震信息,结合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衰减关系绘制了用于挑选地震动的目标谱。并在上述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核电站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的主余震序列挑选方法。(2)利用建立起的安全壳有限元模型和挑选好的主余震序列对安全壳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详细分析了安全壳结构在主余震作用下的损伤,利用损伤分析结果确定了描述结构不同局部损伤程度的参数和限值,并研究了结构局部损伤状态与整体反应量间的关系。(3)以主震后结构的不同损伤状态作为结构初始状态,针对余震做增量动力分析,绘制了安全壳结构基于不同损伤状态的易损性曲线,研究了已有损伤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最后还就余震谱形状差异对安全壳结构损伤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L364.3;TM62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海玉;程先富;马武;;洪涝灾害经济易损性模糊评价——以安徽沿长江地区为例[J];灾害学;2010年01期
2 李春华;李宁;胡爱军;徐选华;;基于IIM-TSDEA模型的洪灾经济易损性评估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2期
3 赵鹏霞;;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易损性与应急管理[J];安全;2009年12期
4 郭强;浅析自然灾害与社会易损性之关系——兼同姜彤、许朋柱先生商榷[J];大自然探索;1997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淑珍;柳春光;;城市交通系统易损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钟华铭;;复杂系统辐射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西拉;徐俊祥;;突发事件中结构易损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孝奎;张盈;陈丽梅;冯立超;;群体性建筑物抗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阳冰;刘晶波;;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6 成小平;;地震影响场动态评估的神经网络模型[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新强;天津农居易损性与抗震能力分布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6年
2 裴扬;飞机非核武器威胁下易损性定量计算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坪;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易损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余章良;基于拓扑构形的杆系结构易损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盛涛;香港九龙湾沿岸城区CFD风场模拟及风灾易损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陈祥;核电站安全壳在主余震作用下的易损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毕可为;群体建筑的易损性分析和地震损失快速评估[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裴扬;飞机易损性建模型方法研究及DMECA软件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何江飞;概率及非概率条件下结构易损性分析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彭灏;桥梁碰撞的伪能量半径时变谱分析方法与易损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靳鑫;基于地震动参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易损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崔洋;基于能量流动网络的杆系结构易损性[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35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23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