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带压开采工作面底板突水规律相似模拟试验

发布时间:2017-12-14 19:17

  本文关键词:带压开采工作面底板突水规律相似模拟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带压开采 相似模拟试验 矿山压力 底板突水


【摘要】:为研究带压开采工作面底板破坏规律和突水形成机制,以焦作矿区赵固一矿首采工作面底板为研究对象,使用自主设计的底板突水机理物理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相似模拟试验。通过对回采过程中底板突水过程以及突水前后岩层的视电阻率进行模拟和观测,研究了承压含水层威胁下底板破坏和发生突水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矿山压力引发的破裂构造是导致底板突水的重要因素,并得出底板破坏深度。研究结果可为评价赵固一矿带压开采提供理论基础,为揭示带压开采底板突水的力学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4058,51374093)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41-16120005)
【分类号】:TD745.2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和综合机械化采煤程度的提高,煤矿底板突水已成为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1]。由于煤矿底板突水过程的隐蔽性,人们从现场很难观察到底板突水的全部破坏过程,因此,国内外学者在实验室开展了大量理论和试验研究,相似模拟实验作为研究采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爱军,彭建萍,刘唐生;矿坑底板突水的突变模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2 刘伟韬,宋传文,张国玉;底板突水的专家评分层次分析预测与评价[J];工程勘察;2002年01期

3 邓晓秋;;底板突水成因浅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年08期

4 陈佩佩,管恩太,邱显水;我国华北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煤矿开采;2004年02期

5 胡焕正;孙传军;;底板突水预测与评价[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11期

6 张自政;杨勇;田立娇;陈见行;李杨;;模糊评价分类模型在矿井底板突水判别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6期

7 万武亮;;构建煤矿底板突水预测系统[J];煤炭技术;2011年07期

8 逯娟;陈刚;;煤矿底板突水防治研究进展与探讨[J];西部资源;2013年02期

9 ;采区底板突水力学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年02期

10 吴闻;铸科技大维 缚井下蛟龙——《底板突水规律与突水优势面》评价[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佩佩;管恩太;;焦作演马庄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2 张金才;;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的预测方法及其应用[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3 施龙青;王永红;尹增德;陆泓;;肥城煤田地质构造与矿井底板突水[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4 张少春;张西民;;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判据的建立及应用[A];陕西省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评估探讨论文集[C];2004年

5 庞迎春;;底板注浆加固法防治淮北杨庄矿底板突水[A];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与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及环境保护——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施龙青;于小鸽;尹会永;魏久传;朱鲁;刘同彬;;“下四带”理论及其在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7 王小军;司俊鸿;徐文全;王鹏;王威钦;;断层对底板突水因素的影响[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8 张文泉;李加祥;;矿井底板突水点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9 姜华;陈崇柱;潘光明;;10层煤开采底板突水原因分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10 孙尚云;朱慎刚;;1026工作面底板突水实时监测技术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尚勇 记者刘宏;打破底板突水防治瓶颈[N];中国煤炭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纲;煤矿底板突水机理与底板突水实时监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尹立明;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机理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乐中;煤矿深部开采底板突水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范书凯;华北型煤田南部底板突水评价与对策[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5 刘树才;煤矿底板突水机理及破坏裂隙带演化动态探测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乔伟;矿井深部裂隙岩溶富水规律及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张文泉;矿井(底板)突水灾害的动态机理及综合判测和预报软件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明;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姬保静;底板突水主控因素的敏感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3 黄俊;工作面底板突水机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4 吴伟征;查庄煤矿底板突水风险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舒丹丹;信息融合技术在矿井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6 海龙;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7 杨利明;煤矿底板突水机理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8 王兴;固液耦合作用下底板突水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9 左丽琼;煤矿底板突水预测的突变理论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8年

10 原伟强;焦村矿水文地质条件及二_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89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289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b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