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生氧药剂对矿用化学氧自救器生氧温度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09:07

  本文关键词:生氧药剂对矿用化学氧自救器生氧温度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化学氧自救器 生氧药剂 生氧温度


【摘要】:自救器是矿山井下必须携带的个体防护装置。通过对不同生氧药剂的化学反应热分析、生氧温度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详细分析了NaO_2和KO_2药剂生氧温度的高低及变化,得出:在出现相对最高温度之前,NaO_2的反应速度及生氧温度明显高于在同时段内KO_2的反应速度及生氧温度;但出现相对最高温度之后,NaO_2的反应速度及生氧温度迅速衰减,且其衰减速度较KO_2的更快。等量KO_2药剂较NaO_2药剂的反应时间更长一些。建议矿用自救器优选KO_2为生氧药剂。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4105,51276058)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5B510)
【分类号】:TD774
【正文快照】: 0引言多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井下作业人员因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而窒息或中毒死亡人数占矿井灾害死亡总体人数的90%以上[1]。因此,《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矿井工人在井下作业时必须佩戴自救器。为了保证矿井作业人员在发生事故后有足够的时间逃离事故现场,2010年8月,国家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连根;自救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矿业快报;2004年12期

2 毛欣;如何正确发挥自救器的作用[J];煤矿安全;2005年06期

3 毛欣;杨进;;如何保证自救器的质量[J];中国矿业;2007年01期

4 赵朝华;;如何正确发挥自救器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7年20期

5 李卫成;;自救器在矿井应急救援中的作用与应用现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S1期

6 刘久安;;自救器气密性能数显检验装置[J];民营科技;2008年06期

7 于翔;高圣;陈绍南;李庆;陈思维;;我国煤矿用自救器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1年02期

8 聂雅玲;毛欣;杨进;黄亮高;;符合国际标准自救器的研制[J];建井技术;2011年Z1期

9 于翔;;不同煤矿自救器的正确选择[J];劳动保护;2012年03期

10 于红芝;;加强自救器使用 强化自救意识 提高自救能力[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雅玲;;剖析我国煤炭行业化学氧自救器检验标准的不科学性[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毛欣;;如何保证自救器的质量[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进;;新型高效化学氧自救器的研究[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于翔;陈绍南;;我国煤矿用自救器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于翔;;煤矿用自救器的选择[A];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马云龙;;关于减缓化学氧自救器的放氧速度、延长有效使用时间的方法探讨[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进;聂雅玲;;新型超前排气阀的设计与应用[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艺平;;隔绝式自救器及呼吸器试验装置的检测参数及自动化测试技术[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聂雅玲;;论死腔气体对化学氧自救器吸气中CO_2浓度的影响[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聂雅玲;;符合国际标准的自动化仿人呼吸检验装置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峰;矿工如何使用和保养自救器[N];中国矿业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黄雄;把产品做成艺术品[N];中国煤炭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任二敏 通讯员 王强;郑煤集团为矿工更换“救命”[N];经理日报;2009年

4 刘连聪;让“马大哈”变成“胆小鬼”[N];中国煤炭报;2012年

5 孙继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紧急避险有讲究 逃生方式巧选择[N];中国煤炭报;2011年

6 综合新华社及本报记者 刘鑫焱;发现透水征兆,却未及时撤人(热点解读·调查)[N];人民日报;2010年

7 蒲德贵;科学自救 成功互救[N];中国煤炭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永春;自救器长时低温性能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99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299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