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04:36

  本文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 出处:《重庆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超高层建筑 危险源清单 灰色-AHP系统 偏整体预警 过程预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超高层建筑成为现实。然而,由于其高度的增加,实现的难度也急剧增加,超高层建筑施工成为最危险的操作专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引起了各方专家的关注,采取何种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来有效地降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风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提出一种降低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方法,论文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展开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机理及一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成因的分析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然后对国内外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现状、管理政策及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的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提出应改变传统的理念,建立“事前预防制度”,做到防控结合的管理方法;其次,,结合近10年我国对安全事故种类和原因的分析和大量参考文献,建立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及危险源清单;进一步的,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的方法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通过对各种预警方法的对比及结合我国目前施工现场事故管理的状况,采取灰色-AHP法进行微观偏整体视角的预警研究,同时提出微观偏整体和微观细部视角概念,建立了一个基于灰色-AHP预测法的微观偏整体视角的施工安全预警系统,并以重庆市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对该系统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微观偏整体预警的缺陷进行了补充,建立一个细部视角下的安全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一个动态的模块化危险源辨识系统,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高新技术手段从细部施工层面动态监控安全隐患,及时发现隐患,并控制危险源,改掉传统以事故处理为主的思想,把重点放在事故预防上面,达到规避事故于萌芽状态的目的,使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的跨跃。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74;TU7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雪琳;;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J];商业时代;2010年16期

2 李耀林;韦光都;;几种事故预测方法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3年02期

3 蔡金,高自友;铁路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4 贺耀荣,汪莉,李祥,宋存义;基于BP网络的建筑安装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12期

5 陈荣昌;刘敏燕;黄兵;;美国职业卫生法规、监管及统计体系[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6 张杰;苗金明;周心权;黄习兵;;安全生产效益的分析评价及其与安全投入的关系[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7 陈全;;事故致因因素和危险源理论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10期

8 赵平;裴晓丽;薛剑;;基于信息融合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10期

9 舒建华;陆愈实;;事故分类标准对安全生产的影响[J];现代职业安全;2006年09期

10 王雄;吴庆田;;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我国农村金融效率评价[J];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18期



本文编号:1322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322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3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