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低温条件下瓦斯解吸规律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8-01-27 10:35

  本文关键词: 低温 不同温度 等温解吸 数值模拟 出处:《煤炭技术》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能够研究低温条件下瓦斯在煤粒中的解吸过程,以瓦斯流动理论为基础,根据菲克定律,以煤粒中瓦斯流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粒的瓦斯流动方程,并以低温环境条件下等温解吸实验为例,利用COMOSOL软件对煤粒中的瓦斯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解吸量。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esorption process of gas in coal particle at low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gas flow theory, according to Fick's law, the gas flow equation of coal particle is established. Taking the isothermal desorption experiment at low temperature as an example, the gas flow in coal particles was simulated by COMOSOL software, and the desorption amou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time was determined.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分类号】:TD712
【正文快照】: 针对瓦斯在煤粒中的菲克型扩散,开展不同低温环境煤的瓦斯等温吸附/解吸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低温环境煤的瓦斯扩散系数的时变特性。且通过研究煤粒中瓦斯运移方程,运用COMSOL模拟软件模拟瓦斯在煤粒中的解吸过程。1瓦斯扩散基本理论空气介质中煤的瓦斯解吸涌出过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简星;关平;张巍;;煤中CO_2的吸附和扩散:实验与建模[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04期

2 张志刚;;煤粒中瓦斯时变扩散规律的解析研究[J];煤矿开采;2012年02期

3 杨其銮;王佑安;;煤屑瓦斯扩散理论及其应用[J];煤炭学报;1986年03期

4 闫宝珍;王延斌;倪小明;;地层条件下基于纳米级孔隙的煤层气扩散特征[J];煤炭学报;2008年06期

5 易俊;姜永东;鲜学福;;煤层微孔中甲烷的简化双扩散数学模型[J];煤炭学报;2009年03期

6 张登峰;崔永君;李松庚;宋文立;林伟刚;;甲烷及二氧化碳在不同煤阶煤内部的吸附扩散行为[J];煤炭学报;2011年10期

7 曾社教;马东民;王鹏刚;;温度变化对煤层气解吸效果的影响[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李志强;段振伟;景国勋;;不同温度下煤粒瓦斯扩散特性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9 张时音;桑树勋;;不同煤级煤层气吸附扩散系数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智威;;煤层气渗流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1期

2 王克全;瓦斯径向流动理论研究[J];煤炭工程师;1993年02期

3 徐伟;;鹤壁八矿二_1煤层构造发育特征及对瓦斯灾害的控制作用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1期

4 余楚新,鲜学福,谭学术;煤层瓦斯流动理论及渗流控制方程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5期

5 陆昌国,,鲜晓红,张代钧,鲜学福;无烟煤及其炭化样吸附甲烷的动力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6 傅雪海,秦勇,李贵中;储层渗透率研究的新进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冯增朝;赵阳升;杨栋;段康廉;;瓦斯排放与煤体变形规律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兰凤娟;秦勇;王坚;李明;陈义林;;云南恩洪向斜煤层重烃异常成因探讨[J];高校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9 胡素明;胥珍珍;任维娜;王钒潦;吴克柳;;对煤储层基质解吸气扩散理论的再探讨[J];断块油气田;2012年06期

10 史广山;魏风清;;基于煤粒扩散理论的吸附态瓦斯解吸膨胀能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何学秋;王恩元;;矿井瓦斯灾害研究新发展[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富向;王魁军;何俊忠;;构造煤的瓦斯放散特征[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丽娟;秦勇;;深部煤层含气性及其地质控因[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龙威成;孙四清;牛大伟;龙亚平;;浅析煤层瓦斯单向流动理论的应用[A];煤矿瓦斯地质与抽采利用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侃;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1年

4 郭红玉;基于水力压裂的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邵太升;黄沙矿上保护层开采卸压释放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吴仁伦;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抽采“三带”范围的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吴爱军;松软煤层煤巷掘进突出危险性预测的连续流量法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黄伟;基于流固耦合动力学的矿压显现与瓦斯涌出相关性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黄启翔;卸围压条件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于永江;煤体非均质随机裂隙模型及渗流—应力耦合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春雨;黄陵二号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锐;泥浆介质非等压条件下煤芯瓦斯解吸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炎昊;高煤级煤储层条件下的气体运移机理[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晓彬;新安井田瓦斯赋存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柴磊;鹤煤四矿低透气性煤层瓦斯穿层钻孔抽放关键参数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小杰;兴阜矿3318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陈静;高压空气冲击煤体气体压力分布的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邹旭;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立体模型的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会平;西曲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运增;综采面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及运移规律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振华;陈绍杰;;水分及温度对煤吸附甲烷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2 唐书恒,汤达祯,杨起;二元气体等温吸附实验及其对煤层甲烷开发的意义[J];地球科学;2004年02期

3 钟玲文;煤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J];地球科学;2004年03期

4 唐书恒,杨起,汤达祯;二元混合气体等温吸附实验结果与扩展Langmuir方程预测值的比较[J];地质科技情报;2003年02期

5 傅雪海,秦勇,姜波,韦重韬;高煤级煤储层煤层气产能"瓶颈"问题研究[J];地质论评;2004年05期

6 琚宜文,姜波,侯泉林,王桂梁,方爱民;华北南部构造煤纳米级孔隙结构演化特征及作用机理[J];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7 张丽萍;苏现波;曾荣树;;煤体性质对煤吸附容量的控制作用探讨[J];地质学报;2006年06期

8 张时音;桑树勋;;液态水影响不同煤级煤吸附甲烷的差异及其机理[J];地质学报;2008年10期

9 马东民;韦波;蔡忠勇;;煤层气解吸特征的实验研究[J];地质学报;2008年10期

10 张力,何学秋,聂百胜;煤吸附瓦斯过程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勇;熊飞;丁文彦;;瓦斯狂魔几时休[J];民防苑;2005年02期

2 马增旭,赵凯;双石墙预留排瓦斯巷在新立矿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5年05期

3 程建军;;专用排瓦斯巷应用问题的探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8年03期

4 杨洋;郭佳;郭力;;基于极值统计理论的瓦斯浓度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煤炭;2009年06期

5 郭美玲;;瓦斯形成的地质因素及其防治对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鹿瑾;张剑英;牛光东;王青青;赵艳萍;;煤矿瓦斯浓度时间序列的分形特性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07期

7 王栓林;樊少武;马超;;突出危险性预测中的瓦斯浓度实时指标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05期

8 董丁稳;李树刚;常心坦;林海飞;;瓦斯浓度区间预测的灰色聚类与高斯过程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9 童碧;黄伟;沈力军;沈颂策;;瓦斯浓度异常预警系统及应用[J];测控技术;2012年04期

10 芦军民;;井下快速排放瓦斯的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麟;王君杰;;低浓瓦斯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红卫;费奇;;智能瓦斯预报系统[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李瑞敬;;瓦斯逆流现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杨双安;宁书年;张会星;姜铁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预测瓦斯的研究成果[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5 吴强;张保勇;;瓦斯水合化技术研究进展[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6 李长庚;;淮南矿区瓦斯浓缩技术应用及市场前景分析[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江涛;;风电瓦斯闭锁功能设计与现场实现[A];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0年

8 禄利刚;郭畅;程龙彪;;节能减排视角下我国瓦斯的抽采和综合利用[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9 彭苏萍;;瓦斯富集部位高分辨地震探测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姜文忠;;采空冒落区瓦斯扩散-通风对流模拟研究[A];2007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经;把瓦斯变成拳头产品[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2 罗虎昌;大湾矿瓦斯月发电量创纪录[N];中国煤炭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陈晓军;“西北第一瓦斯站”的尴尬[N];甘肃日报;2006年

4 白增安邋郭东;救援围绕降低瓦斯浓度展开[N];河北日报;2007年

5 张沉;山西的新瓦斯时代[N];经济观察报;2006年

6 胡明军;打通一矿治理岩溶瓦斯有新招[N];经理日报;2008年

7 张延颖;河北金牛葛泉矿新装备筑牢瓦斯防线[N];中国矿业报;2008年

8 记者 王新生邋通讯员 张延颖;葛泉矿新装备筑牢瓦斯防线[N];中国矿业报;2008年

9 解张伟;将“第一杀手”变成能源新宠[N];中国矿业报;2005年

10 记者 钱海山 通讯员 袁宏伟;河南最大瓦斯电厂年底投产[N];中国煤炭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丁稳;基于安全监控系统实测数据的瓦斯浓度预测预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刚;瓦斯浓度的分形分析与混沌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刘彦伟;煤粒瓦斯放散规律、机理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向军;外加水分对煤的瓦斯解吸动力学特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5 刘纪坤;煤体瓦斯吸附解吸过程热效应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6 魏明尧;含瓦斯煤体气固耦合渗流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罗维;双重孔隙结构煤体瓦斯解吸流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刘延保;基于细观力学试验的含瓦斯煤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程庆迎;低透煤层水力致裂增透与驱赶瓦斯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10 李建楼;声波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与放散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天;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瓦斯浓度预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孙锐;泥浆介质非等压条件下煤芯瓦斯解吸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管玲玲;基于蓝光平台的瓦斯浓度分析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阎东慧;高瓦斯矿井掘进通风瓦斯浓度预测神经网络模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5 孙维吉;不同孔径下瓦斯流动机理及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6 杨静;矿用瓦斯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7 赵勇;煤吸附/解吸瓦斯的低频振动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铭辉;采动条件下煤岩力学特性及瓦斯运移时空演化规律[D];重庆大学;2013年

9 丁润东;瓦斯粉尘协同检测与预警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10 周翔;瓦斯监测数据及瓦斯流分析与程序设计[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68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468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f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