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煤尘层表面渗透润湿模型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 沉积煤尘 润湿模型 渗透作用 接触角 出处:《中国煤炭》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DSA)系统,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液体对沉积煤尘层的润湿过程。在分析润湿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沉积煤尘层表面的渗透润湿模型,并用接触角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液体在沉积煤尘上发生明显渗透作用,表现为接触角迅速减小,直到减小到零。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2646,说明用该模型描述润湿剂在沉积煤尘层表面的渗透润湿过程具有较好的效果。
[Abstract]:The wetting process of different surfactant liquids on deposited coal dust layer was studied by optical droplet morphology analysis (DSA) system, and the mechanism of wetting was analyzed. The permeation and wetting model of the deposited coal dust layer surface was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by contact angle test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quid permeates on the deposited coal dust surface obviously and the contact angle decreases rapidl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model fitting are all greater than 0.92646, which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permeation and wetting process of the wetting agent on the surface of the deposited coal dust layer.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416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31115)
【分类号】:TD714
【正文快照】: 煤尘是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井下飞扬的煤尘不仅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解决煤尘问题,近些年,使用化学抑尘剂控制粉尘的固化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固化抑尘技术是通过在沉积煤尘层表面喷洒化学抑尘剂,增加水对煤尘的润湿能力,迅速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增高 ,邱飞程;控制扬尘污染措施探讨[J];山东环境;2002年01期
2 黄群;李文凯;谷迎豪;梁纪增;;浅谈矿井煤尘的防治方法[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3 杨静;谭允祯;伍修锟;李改平;;煤尘润湿动力学模型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9年08期
4 刘生玉;苏立红;郭建英;李雪辉;;散料表层渗透固化机理及技术应用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S1期
5 李庆钊;林柏泉;张军凯;石俊俊;代华明;;矿井煤尘的分形特征及对其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2年S1期
6 杨静;刘丹丹;祝秀林;房孝敏;;化学抑尘剂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3年04期
7 白向兵,刘建,闫英桃,刘艳萍;城市扬尘污染和抑尘剂研究现状及展望[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刘生玉;李雪辉;郭建英;苏立红;仇欢欢;;控制煤尘污染固化剂的研制[J];中国煤炭;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守彬;李钢;程水源;;覆盖剂用于裸土道路的PM_(10)抑制效果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2 李钢,樊守彬,田刚,黄玉虎,秦建平,聂磊;应用于沥青路面的化学抑尘剂效果试验[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年04期
3 颜金培;杨林军;沈湘林;;燃烧源PM_(2.5)微粒润湿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4 邓重一;廖海生;;基于三次样条函数的霍尔传感器的特性曲线拟合方法[J];电源世界;2008年05期
5 颜学升;王助良;张廷发;张敏;孙志辉;;新型颗粒层过滤性能的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9年06期
6 黄维刚;胡夫;刘楠琴;;表面活性剂对煤尘湿润性能的影响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3期
7 胡夫;王杰;黄维刚;刘楠琴;陈丽;;煤尘湿润剂复配性能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3期
8 李明;吴超;;粉尘点污染扩散模型的可视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11期
9 王帅杰;贺君;;城市空气颗粒物开放源基础理论初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S1期
10 李艳强;吴超;阳富强;;微颗粒在表面粘附的力学模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刚;;湿润剂溶液在铁矿粉尘中湿润能力的试验研究[A];2009年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选冶加工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推广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相国;王维宽;郑玉峰;刘志群;佟伟刚;;HS型扬尘表面覆盖剂的研究与应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3 程卫民;张立军;周刚;聂文;李建华;;综放工作面表面活性剂的喷雾降尘实验及其应用[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燕;微米级固体颗粒的分形及其与界面间粘附力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廖国礼;典型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迁移规律与污染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李孜军;硫化矿石自燃机理及其预防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王从陆;非灾变时期金属矿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袁达忠;热管换热器的两相流模型与耦合传热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助良;局部流化清灰的新型颗粒层过滤装置设计和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彭谦;电力系统稳态高斯算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8 吴国珉;典型有色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防尘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周刚;综放工作面喷雾降尘理论及工艺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杨静;煤尘的润湿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文;综掘工作面封闭式除尘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伍修锟;呼吸性煤尘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聂珊利;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摩擦桩竖向承载力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丽军;火车轮渡栈桥新型柔性轨道几何形位分析与参数仿真[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猛;城市道路扬尘排放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6 温玲丽;城市建筑施工扬尘空间运移模式的数值模拟[D];兰州大学;2011年
7 任晓映;基于图像序列分析的车速检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孙鑫;煤的湿润特性及新型湿润剂的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志龙;重型颗粒物风蚀污染扩散模式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伟;综掘工作面高效除尘技术及工艺研究与实践[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龙哲;杨继星;欧盛南;;润湿型化学抑尘剂的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6期
2 韩娟娟;张丽丹;韩春英;;新型丙烯酸酯抑尘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3 金龙哲,袁俊芳,李建文;矿井粉尘直接测定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施春红;欧盛南;金龙哲;;矿井粉尘运移规律性的试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5 杜翠凤;蔡嗣经;蒋仲安;;YCH抑尘剂抑制露天矿路面扬尘的实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6 杜翠凤;杜建华;王婷;;黏结型尾矿库抑尘剂及环境适应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7 李战军,郑炳旭;尘粒起动机理的初步研究[J];爆破;2003年04期
8 冯银厂,吴建会,朱坦,白志鹏,闫怀忠,谭晓哲,李亚卿,范松川;济南市和石家庄市扬尘的化学组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S1期
9 杨明坤;王芳辉;姚洋;朱红;;一种新型环保固沙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材料研究学报;2012年03期
10 郁可,,郑中山;粉体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J];材料研究学报;199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吕承广;蔬菜腌渍过程中的渗透作用及影响因素[J];中国调味品;1996年01期
本文编号:1474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47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