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氧呼吸器生氧装置防护性能数值模拟
本文关键词: 呼吸器 生氧装置 防护时间 出口温度 数值模拟 出处:《工程科学学报》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实验室化学氧呼吸器生氧装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数学模型,对生氧装置防护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通过模型验证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对比研究了劳动强度、入口CO2体积分数、生氧药剂颗粒当量直径以及入口管径对生氧装置防护时间和出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强度和入口CO2体积分数对生氧装置防护性能影响显著,高劳动强度和高CO2体积分数均会引起防护时间缩短以及出口峰值温度升高;颗粒当量直径与防护时间近似呈负相关线性关系,12 mm颗粒的防护时间比6 mm颗粒少32.15 min,但是大粒径颗粒会使得出口峰值温度显著降低;入口管径对生氧装置防护时间和出口温度的影响均非常有限.
[Abstract]:Taking the oxygen generator of chemical oxygen respirator in laborato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 two-dimensional axisymmetric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oxygen generator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Firstl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model verification experiment. Secondly,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entrance CO2 volume fraction wer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equivalent diameter and inlet pipe diameter on the protective time and outlet temperature of oxygen generator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bor intensity and CO2 volume fraction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oxygen generating plant. Both high labor intensity and high CO2 volume fraction could shorten the protection time and increase the peak temperature at the outlet. There was a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quivalent diameter of particles and the protective time. The protective time of 12mm particles was 32.15 min shorter than that of 6mm particles. However, the large particle siz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eak temperature of the outlet. The influence of inlet diameter on the protection time and outlet temperature of oxygen generator is very limited.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隔绝式自循环化学氧常温冷却应急救生呼吸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资助项目(Z141100000714007)
【分类号】:TD774
【正文快照】: 超氧化钾(KO2)化学氧呼吸器是一种保护人体呼吸器官的小型设备,可在矿难、火灾等事故发生时给予被困人员一定的逃生时间,有效减少因缺氧窒息而导致的人员死亡[1].因此,众多研究学者针对呼吸器气路结构[2]、生氧剂配方[3]、生氧装置结构[4]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以提升化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郑新港;刘应书;李永玲;张辉;刘文海;;变质量流动吸附床内的速度分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2 郭雪岩;;CFD方法在固定床反应器传热研究中的应用[J];化工学报;2008年08期
3 杨进;袁洪军;;新型化学氧自救呼吸器的研究[J];煤矿安全;2008年08期
4 陈伟;刘应书;;化学氧呼吸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年04期
5 许凯;;一种新型化学氧呼吸器[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瑶;甲醇制丙烯(MTP)固定床反应器的多尺度模拟[D];浙江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志林;胡峰;程乐华;;平板式反应器的数值模拟[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2 严庆生;;CFD方法在流体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年20期
3 葛俊礼;白明华;朴英敏;王健;符远翔;徐宽;;基于遗传算法DRI竖炉内流场的影响因素[J];钢铁;2014年01期
4 王浩宇;刘应书;施绍松;孟宇;;径向流吸附器内部结构对变压吸附制氧效果的影响[J];工程科学学报;2015年02期
5 冯军胜;董辉;赵勇;;烧结矿余热回收竖罐内气体流动的数值计算[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6 董宝川;刘雪东;苏世卿;;基于CFD-DEM耦合的固定床管式反应器流体流动特性数值模拟[J];中国粉体技术;2015年04期
7 郭雪岩;晁东海;柴辉生;杨帆;;小直径比固定床壁效应的CFD分析[J];化工学报;2012年01期
8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random packed bed[J];Particuology;2010年03期
9 高娜;金龙哲;王磊;尤飞;;常村煤矿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研究与应用[J];煤炭学报;2012年06期
10 郭雪岩;宋步云;杨帆;;填充床流动求解与基于Chimera网格的分布式并行计算[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玲;王晓川;余X;王新锋;舒远杰;;化学氧发生装置制备技术研究进展[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周兴明;邓康清;胡晓;徐浩星;毛胜华;陈淑娟;毛龙;;氧烛供氧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保护装置技术研究[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杨鑫秋;王萌;黎志明;赵亮;董辉;;固定床内气固传热模型的研究进展[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亨建;;矿用氧气呼吸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二届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杨敏;徐荣乐;袁星;罗南;郁达伟;魏源送;樊耀波;;膜生物反应器ASM-CFD耦合仿真研究进展[A];第二届膜法城镇新水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6 刘靖宇;苏丰舟;常弘;梁凯;董辉;;非流态化颗粒填充床内气固传热研究综述[A];第八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魏金枝;电催化—生物氧化组合工艺构建及处理除草剂废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白瑜光;湍流场中柔性结构的气动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长录;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关键装备的数值模拟分析与研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周俊超;含能化合物制备过程的相关基础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段彦军;异丙醇—丙酮—氢气化学热泵放热反应器传递及反应性能多尺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陆军亮;径向流吸附器内流体流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葛俊礼;气基直接还原竖炉炉内行为与炉型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刚;轴向固定床反应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科;间歇式煤气化技术的数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许瑞祥;量热式生物传感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数据分析[D];青岛大学;2012年
4 罗远秋;烧结矿冷却过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5 张振兴;基于均匀多孔介质模型的氧化床阻力特性数值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勇;气固两相流变压吸附制氧的CFD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杜金海;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水力特性及流态模拟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8 孙凤振;A356/SiC_p搅拌制备过程增强颗粒流动与分布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徐开华;新型双流喷嘴的雾化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陈亚军;乙烯环氧化反应器本质安全化设计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霞;李建伟;李英霞;陈标华;;SAPO-34和MeAPSO-34分子筛的合成及催化性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项寿鹤,,任大立,王敬中,李赫fE;HZSM-20沸石分子筛的水蒸汽改性[J];催化学报;1994年03期
3 田津津,张玉文,王锐;变压吸附系统气流分布器结构的数值模拟计算及分析[J];低温工程;2005年04期
4 张志强,毛欣;化学氧自救器结构与防护性能的关系[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年04期
5 刘浩;许凯;;ZH30化学氧自救器新型呼吸循环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4期
6 唐述明;;氧气呼吸器降温技术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2期
7 朱炳辰;孙启文;;多孔固体催化剂的内扩散有效因子[J];工业催化;1993年02期
8 白尔铮;甲醇制烯烃用SAPO-34催化剂新进展[J];工业催化;2001年04期
9 刘红星,谢在库,张成芳,陈庆龄;SAPO-34分子筛研究新进展[J];工业催化;2002年04期
10 雍晓静;张X;;Lurgi甲醇制丙烯技术工艺特点及应用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志强;毛欣;;化学氧自救器药罐气路结构与防护性能的关系[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彪;甲醇制低碳烯烃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吴文章;甲醇制丙烯(MTP)反应过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郭文瑶;固定床反应器中甲醇制丙烯过程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婕;甲醇制丙烯反应器的数学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甜甜;甲醇制丙烯工艺流程模拟计算[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廷梅;;化学氧呼吸器——一种新型的生氧式呼吸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S1期
2 ;空气呼吸器的日常维护[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11期
3 郭坤敏;;国外隔绝式生氧呼吸器的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1980年12期
4 冯绍荣;怎样选择防毒呼吸器[J];劳动保护;1989年06期
5 ;矿用防烟尘呼吸器[J];世界采矿快报;1995年17期
6 欧阳笃耘;吸气袋内附呼气袋的化学生氧呼吸器[J];煤矿安全;2000年04期
7 荣成;如何选用自救呼吸器[J];安徽消防;2001年11期
8 王忠;呼吸器的选用与保养[J];劳动保护;2001年01期
9 毕赢;浅谈消防空气呼吸器充气维修室[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年05期
10 王孝辉,于振江;防火灾和毒气用自救呼吸器[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廷梅;;化学氧呼吸器——一种新型的生氧式呼吸器[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新;;浅谈空气呼吸器的使用与保养[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亨建;;矿用氧气呼吸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二届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刘江歌;杨小兵;丁松涛;;动力送风呼吸器的标准化及其发展应用[A];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孙春辉;李震;洪赢政;;空气呼吸器空气余量数字化装置的研究[A];2013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邢静波;;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及测试情况分析[A];消防科技创新与社会安全发展[C];2014年
7 陈弟洪;刘帆;刁丽;廖燕;;气切储氧呼吸器的研制[A];中国重症医学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危重病医学全国会议会刊[C];2010年
8 尚庆伟;;沥油式呼吸器的试验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杨小兵;杨博;房鹤;赵宾;丁松涛;;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送风量指标研究[A];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进兴;杜欣;吴义娟;;空气呼吸器供气性能测试及数据应用[A];2013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水根 通讯员 陈燕;人工急救呼吸器有了“智能型”[N];健康报;2009年
2 记者冯淮河;透水后潜水逃生不再难[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3 中国WTO/TBT-SPS中心供稿;美国对呼吸器的总泄漏率提出要求[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维;竭尽全力救护 更希望职工预防在先[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5 记者李坤芳;矿用潜水空气呼吸器研制成功[N];中国煤炭报;2010年
6 崔宏业;整体作战能力提高 灭火成功率100%[N];北方法制报;2005年
7 本报通讯员 光工;他“抢”来战友的呼吸器冲进火场[N];人民公安报;2012年
8 赵小龙;一招一式有板有眼[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5年
9 贾亚军 本报特约记者 王坤;把实验室“搬”上高原[N];解放军报;2006年
10 夏云凤 雷渊德;国产呼吸护具渴望被保护[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进;一种新型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2 张文渊;随弃式自吸过滤式颗粒物防护呼吸器汗液影响失效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郑奋韬;木质家具企业喷漆过程专用长管呼吸器的开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77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47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