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扫描的煤岩钻孔注液氮致裂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 注液氮 煤层孔隙度 致裂 煤层增透 钻孔 CT扫描 出处:《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解决煤层气排采效率低的问题,提高煤储层渗透率,采用CT扫描的精细观测手段,对煤样进行钻孔注液氮实验,并分析其致裂过程与增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冲击收缩应力与孔隙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煤岩注液氮钻孔周围发生了破裂,其孔隙率增加量随与钻孔距离增大呈负指数衰减。煤岩钻孔注液氮致裂效果随着与钻孔距离增加而减弱;增透效果在邻近钻孔的位置增加,由于碎胀作用,在远离钻孔的位置反而降低。液氮冷冲击对煤岩孔隙结构的影响与原始孔隙率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即在原始孔隙率较低的区域,孔隙率增加较为明显,而在原始孔隙率较高的区域,孔隙率增加不明显甚至略有降低。研究结果证明注氮可以实现煤储层增透、提高煤层气排采产量。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recovery efficiency of coal bed methane and improve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reservoir, the liquid nitrogen injection experiment of coal sample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fine observation of CT scann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dual action of cold impact shrinkage stress and pore pressure, the fracture occurs around the drilling hole of liquid nitrogen injection. The increase of porosity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orehole and the borehole, and the effect of liquid nitrogen injection on the fracture of coal and rock borehol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orehole and the borehole. The antireflection effect increases in the location of adjacent boreholes due to dilatation. The effect of liquid nitrogen cold impact on the pore structure of coal and rock has a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the original porosity, that is, in the region with low original porosity, the porosity increases more obvious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nitrogen injection can improve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reservoir and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rate of coal bed methane.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3146,51304142) 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14)
【分类号】:TD712.6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王乔,赵东,冯增朝,等.基于CT扫描的煤岩钻孔注液氮致裂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7,45(4):149-154.Wang Qiao,Zhao Dong,Feng Zengchao,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fracturing of coal by injection liquid nitrogen in drill based on CT scanning[J].Coal Sci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武育,张欣,孙平;化合物薄膜的光学增透特性及其应用[J];稀有金属;1997年03期
2 薛运才;类金刚石薄膜红外增透作用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防潮增透二氧化硅涂层及其制法[J];电镀与涂饰;2000年06期
4 徐景德;杨鑫;赖芳芳;韩春晶;朱正宪;;国内煤矿瓦斯强化抽采增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4期
5 张晓伟;余加正;刘俊龙;;定向压裂增透技术在二~1煤层中的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马海峰;殷志强;李传明;李家卓;庞冬冬;刘万荣;;基于体积应变含瓦斯煤增透率模型及采动响应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08期
7 王贺;魏长平;彭春佳;李丛昱;程果;;多孔SiO_2膜的制备和增透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2年02期
8 崔刚;陈如总;张赛;马国强;;掘进条带水力压裂增透抽采技术[J];煤矿安全;2014年03期
9 高培林;张永明;常贵芳;;利用水力强化增透技术抽采煤矿瓦斯的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3年04期
10 胡海利;;掏穴钻孔增透抽采最大化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嘉琦;;红外增透保护薄膜的研究及应用[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谭川江;草花:一减一增透风向[N];中国花卉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耀锋;三维旋转水射流与水力压裂联作增透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辛新平;煤层井下水力增透理论及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晏良宏;宽带增透二氧化硅光学薄膜的纳米结构与光学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6年
4 刘晓;煤—围岩水力扰动增透机理及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尚鹏;耐高温窗口增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源;本煤层水力压裂及增透范围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王小斌;尼龙6的增韧增透改性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吴智雄;红外窗口用蓝宝石晶体Y_2O_3/SiO_2增透薄膜的设计与制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王大兴;氟化镁基底3~5μm红外增透保护膜的研究与制备[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5 张笑难;深部高瓦斯低透煤层水压致裂强化增透技术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6 胡鑫;底板装药爆破在煤层增透中的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7 史宁;高压空气冲击煤体增透技术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8 刘欢欢;低渗透性煤层气解吸机理及增透效果试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9 秦国双;氧化铪为过渡层生长蓝宝石红外窗口增透保护膜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91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49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