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煤矿安全事故人因的灰色关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05 05:54

  本文关键词: 煤矿安全 人因分析 人为因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 灰色系统 关联分析 出处:《煤炭工程》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煤矿安全事故人因因素众多、复杂且呈现出典型的灰色系统特征的问题,将HFACS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以从汾西煤矿集团获取的45起煤矿安全事故报告为对象,在利用HFACS对事故调查报告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研究煤矿安全事故人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研究表明:煤矿安全事故四个层次的人因失误与人因失误总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呈现出两端弱,中间强的现象;利用传统统计方法获得人因影响关系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获得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指出灰色关联方法更适合于分析煤矿安全事故人因的相互影响关系。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numerous human factors, complex and typical grey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mine safety accidents, this paper combines HFACS with grey system theory and takes 45 reports of coal mine safety accidents obtained from Fenxi Coal Mine Group as the obj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ccident investigation report by HFAC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factors in coal mine safety accidents by using grey correl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the four levels of human error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human errors in coal mine safety accidents is weak at both ends and strong in the middl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 of human factors in coal mine safety accidents.
【作者单位】: 太原科技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40026,41272374)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13135) 山西省软科学项目资助(2013041018,2011041017-01)
【分类号】:TD77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直接致因中人因所占比率实际上高达97.67%以上[1]。因此,利用现有的煤矿安全事故“大数据”,分析煤矿安全事故人因的内在规律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对降低我国煤矿事故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安全事故的人因分析主要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红;祁慧;宋学锋;谭慧;;煤矿重大事故中管理失误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模型[J];煤炭学报;2006年05期

2 李鹏程;王以群;张力;;人误原因因素灰色关联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3 宋泽阳;任建伟;程红伟;齐文宇;贾宁;;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和不安全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11期

4 陈兆波;曾建潮;董追;赵娜;李忠卫;;基于HFACS的煤矿安全事故人因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7期

5 陈兆波;刘媛媛;曾建潮;李亨英;李忠卫;;煤矿安全事故人因分析的一致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婷;田水承;董智杭;从常奎;;煤矿人因组织错误事故致因研究[J];安全;2008年03期

2 孔繁森;陈钦龙;刘鹏;;装配生产线人因质量事故的追溯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3 刘铁忠;张振华;陈妍;李志祥;;国防科研涉密人员保密素质影响因素SEM建模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田水承;徐磊;陈婷;;基于Reason模型的煤矿事故致因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3期

5 肖东生;李万帮;;影响系统安全的组织因素分析[J];系统工程;2007年12期

6 王升宇;江飞;;煤矿隐患管理系统优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7 刘胧;游可娟;王竹;李萍;;数据挖掘在医疗器械人因事件分析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年06期

8 陈好;梅强;刘素霞;;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中小企业安全投入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10期

9 周琪;叶义成;王其虎;吕涛;;矿山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能力的SPA-马尔科夫评估模型[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10期

10 周琳;栗继祖;;关于煤矿安全评价中危险源辨识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珠;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及其在煤矿人因事故安全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黄学利;中国煤矿劳动安全规制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陈建民;煤矿生产过程风险源辨识与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4 李贤功;中国煤矿重大瓦斯事故致因复杂性机理及其管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王莉;基于三类危险源划分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机理与预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徐田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乔钢柱;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8 陈刘平;煤矿人因管控绩效测度与改进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9 杨文旺;预防煤矿瓦斯爆炸的爆破工行为训练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10 王欣艳;煤矿安全隐患治理能力评估与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可;基于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煤矿人为事故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储磊珠;国有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安全胜任特征评价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3 滕小幸;生产事故人因机理及应对策略[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潮锋;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致因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张佳彩;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测量与实践[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燕子;基于认知行为分析的人误因素辨识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2006年

7 李鹏程;一种结构化的人误原因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D];南华大学;2006年

8 孙磊;工程项目招投标与索赔管理[D];中南大学;2007年

9 王克蛟;小煤矿矿难频发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黄战川;基于组织管理视角的中国煤矿安全事故成因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鹏程;王以群;张力;;人误模式与原因因素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1期

2 陈红,祁慧,谭慧;中国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的人因及度量[J];科技导报;2005年10期

3 谭斌;曹庆仁;岳文静;;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及其防控途径[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年04期

4 李合军;刘铁忠;李志祥;;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理论框架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年05期

5 吕春玉;房春花;;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及事故个例分析[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陈静;曹庆贵;刘音;;煤矿事故人失误模型及系统动力学分析[J];煤矿安全;2011年05期

7 陈红;祁慧;宋学锋;谭慧;;煤矿重大事故中管理失误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模型[J];煤炭学报;2006年05期

8 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组织行为学中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思考[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9 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管理者的管理自我效能感[J];心理学动态;2001年02期

10 陈红,祁慧,谭慧;基于特征源与环境特征的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铁敏;秦华礼;;中国煤矿安全事故的经济学分析[J];煤矿安全;2006年04期

2 李增愚;李桂华;;浅谈我国国有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9期

3 杨立刚;;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J];安全;2008年10期

4 沈天良;;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J];中州煤炭;2009年03期

5 孙广艳;唐彦秋;;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9期

6 王义江;马文彬;;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矿业;2009年07期

7 李谦;;煤矿安全事故中的问责对象及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8 徐金燕;;地方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0年06期

9 钱进勇;刘建勋;;煤矿安全事故自身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8期

10 范铁君;;煤矿安全事故综合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涛;;2001-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报告资料统计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林华;刘玉洲;;煤矿安全事故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勇;;浅述煤矿安全事故与腐败关系问题[A];中国老科协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丁元明;刘向南;;浅谈煤矿安全事故相关法律问题[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邢立军邋记者 谭迎春;遏制煤矿安全事故[N];黑龙江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丰;贵州煤矿安全事故死亡率大幅下降[N];工人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武晓娟;一季度煤矿安全事故反弹[N];中国能源报;2013年

4 乾精;甘肃:煤矿安全事故执行四不放过[N];经理日报;2007年

5 张斌峰;前11个月我省发生煤矿安全事故90起[N];陕西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王铂 王磊;呼图壁县检察院首次同步介入煤矿安全事故调查[N];昌吉日报;2007年

7 黎昌亮;如果安全不管那么紧[N];经理日报;2007年

8 记者 徐姝;昆明煤矿安全事故降6成[N];昆明日报;2007年

9 张建平 高涪平;80名矿长集体学习安全法规[N];中国煤炭报;2008年

10 记者 程娟;采取得力措施 遏制煤矿安全事故[N];咸阳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灵星;甘肃煤矿安全事故防控法律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肖素丽;分形理论在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中的应用[D];南华大学;2011年

3 张兰;煤矿安全事故预测与风险性评价[D];重庆大学;2005年

4 赵娜;煤矿安全事故人因失信分析与分类系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修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时空分布分形特征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6 黄战川;基于组织管理视角的中国煤矿安全事故成因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7 董追;基于HFACS的煤矿安全事故人因分析和分类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8 颜云;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92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492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3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