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突出能量条件及突出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能量条件 突出强度 影响因素 出处:《岩土力学》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煤与瓦斯突出机制尚不明确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煤与瓦斯突出强度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通过三维突出模型的构建和不规则突出孔洞体积的求解,得出了突出煤体释放的弹性势能,结合突出过程中瓦斯内能和突出后能量的分析,得到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能量条件模型与突出强度预测模型。在统计10次瓦斯突出事故的基础上,运用能量条件模型与强度预测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突出前、后能量基本相等,突出强度预测值与统计值相差无几的结论,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为从能量角度进行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提供了量化手段。利用该能量条件模型进行了中梁山煤矿和化处煤矿突出实例的突出强度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煤层的地应力和瓦斯含量是突出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坚固性系数和进尺对突出强度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突出强度对瓦斯含量变化的敏感度大于对地应力变化的敏感度。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mechanism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is still unclear,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rength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are further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3D outburst model and the solution of irregular outburst pore volume, The elastic potential energy released from outburst coal body is obtained,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gas internal energy and outburst energy during outburst. The energy condition model and outburst strength prediction model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10 gas outburst accidents, the energy condition model and strength prediction model are us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outburst. The post-energy is basically equal and the prediction value of strength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e statistical value, which verifi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odel. This paper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from the angle of energy. By using the energy condition model,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utburst strength of outburst cases in Zhongliangshan Coal Mine and Huazhou Coal Mine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situ stress and gas content of coal seam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utburst strength,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n outburst strength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sensitivity of outburst strength to the change of gas content is greater than to the variation of in-situ stress.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04128,No.5130423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ZR2013EEQ01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No.2013371812001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3M541942) 山东科技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No.2013RCJJ049)
【分类号】:TD7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不凡;煤和瓦斯突出发生过程的现场考察[J];川煤科技;1980年03期
2 郭立稳,俞启香,秦长江;龙山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温度异常现象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S1期
3 文光才;煤与瓦斯突出能量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06期
4 杨敏;汪云甲;李瑞霞;;煤与瓦斯突出强度预测的IGABP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胡千庭;赵旭生;;中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状及其预防的对策建议[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5期
6 朱连山;关于煤层中的瓦斯膨胀能[J];煤矿安全;1985年02期
7 曹思华;浅谈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J];煤炭工程;2005年03期
8 赵旭生;梁开武;;煤与瓦斯突出强度和瓦斯量的计量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2008年03期
9 胡千庭;邹银辉;文光才;赵旭生;;瓦斯含量法预测突出危险新技术[J];煤炭学报;2007年03期
10 谢雄刚;冯涛;王永;黄寿元;;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能量动态平衡[J];煤炭学报;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单智勇;煤巷掘进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抑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吴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链控制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灵华;采掘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防控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波;鹤壁六矿深部(未采区)瓦斯涌出量及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3 马曙;贵州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主控因素及规律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4 范兴方;安顺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综合治理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学玉;瓦斯“截流抽放”快速揭煤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张霖;;桃园矿高位钻孔瓦斯抽放参数优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苏利军;;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钻孔抽采有效半径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汪义国;;近距离煤层群被保护层开采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王泰;低瓦斯矿井瓦斯排放的方法选择[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王涛;王洋洋;郭长娜;张继华;;QGA-RBF神经网络在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7 王海锋;;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and gas extraction of a lower protected seam[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年04期
8 刘峰;;采空区封闭瓦斯泄漏原因及治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3期
9 卢平;排放钻孔有效半径的简易确定方法[J];东北煤炭技术;1996年02期
10 余为;李强;黄伟;王美芬;;破碎岩体中的气体渗流规律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先隐;;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效果分析[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宜平;杨业新;蔡东红;华海洋;;大采高跨上山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武光辉;石军宏;何涛;;高瓦斯矿井立井井筒快速揭煤实践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4 张进军;刘宁川;昝军才;;大佛寺煤矿掘进工作面卸压松动圈范围的确定[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5 田永东;;煤矿区采煤采气一体化技术及其对设备的要求[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丁;刘长武;王东;徐煜航;;大断面地下工程瓦斯灾害人工统计监测及预防[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施式亮;何利文;宋译;刘影;;基于混沌与神经网络耦合模型的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时序分析与预测[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颜爱华;赵文义;;煤与瓦斯突出的瓦斯膨胀能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理;王子春;;矿井重大灾害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华;邓军;葛岭梅;;矿井瓦斯爆炸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母丽华;煤矿安全预警系统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彭晓华;辽宁矿区煤层气开采渗流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肖知国;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飞燕;高应力高突区域煤巷快速掘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齐黎明;卸压密闭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力;基于小样本数据的矿井瓦斯突出风险评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罗文柯;上覆巨厚火成岩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争;平煤十二矿突出案例专家咨询系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利强;突出煤层水力径向压裂石门快速揭煤技术研究及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文旺;七星矿井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潘少杰;新安煤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区域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建伟;松软煤层回采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姚春雨;黄陵二号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建忠;潘三矿C13-1煤层掘进工作面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波;天池煤矿瓦斯分布规律及突出危险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永周;李子垭井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平;煤矿瓦斯灾害事故频发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安全;2005年03期
2 郭德勇,韩德馨,王新义;煤与瓦斯突出的构造物理环境及其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郭德勇;李念友;裴大文;郑登锋;;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灰色理论-神经网络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肖盛燮;隋严春;刘文方;周菊芳;;孕源断链在土地沙漠化防御技术中的实践剖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孙绍骋;灾害评估研究内容与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6 魏一鸣;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J];地理科学;1998年01期
7 罗毅;王英英;万卫;张步涵;蔡恒;刘国栋;李皇;何丽娜;李永峰;;电网连锁故障的事故链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24期
8 门可佩;;重大地震灾害链的时空有序性及其预测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2期
9 于不凡;关于煤矿瓦斯动力现象的分类[J];煤矿安全技术;1982年03期
10 赵旭生,于不凡,马代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危险等级划分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龙王寅;叶诗忠;;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中煤体结构类型判识方法研究[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2 张玉贵;樊孝敏;王世国;;测井曲线在研究构造煤中的应用[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3 张许良;彭苏萍;;地质测井法预测瓦斯突出研究[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志荣;受限空间气体爆炸传播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2 高雷阜;煤与瓦斯突出的混沌动力系统演化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3 范秋芳;中国石油安全预警及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李天祺;能源供应系统地震灾害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年
5 王书明;煤矿安全投入系统分析及其决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高峰;顶板诱导崩落机理及次生灾变链式效应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李启月;深孔爆破破岩能量分析及其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8 缪燕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及在矿井瓦斯突出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9 王亮;巨厚火成岩下远程卸压煤岩体裂隙演化与渗流特征及在瓦斯抽采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侯兵;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宋福龙;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电力系统事故链监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孙小梅;基于事故链理论的电网结构脆弱性评估与监控[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许良,彭苏萍,张子戌,袁崇孚;煤与瓦斯突出敏感地质指标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2期
2 蔡成功,张建国;煤与瓦斯突出规律的分析探讨[J];煤矿安全;2003年12期
3 浦峰;大湾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与地质因素的关系[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S1期
4 张纯明,黄华;对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几点思考[J];矿业快报;2003年12期
5 伍爱友,肖红飞,王从陆,何利文;煤与瓦斯突出控制因素加权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煤炭学报;2005年01期
6 秦汝祥;煤与瓦斯突出预报研究现状综述[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年01期
7 孙树庭;;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无接触预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魏乐平;金及河;陈和平;;煤与瓦斯突出几个难点问题的探讨[J];江西煤炭科技;2006年02期
9 石坚胜;李希建;杨文寿;;煤与瓦斯突出预报研究[J];矿业快报;2008年02期
10 张英;丁永杰;刘成军;;鹤壁六矿煤与瓦斯突出特点及其控制因素分析[J];煤炭工程;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显新;;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连续预测技术及系统[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汪宗华;尹怀德;金春和;;英岗岭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相关因素浅析[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3 郑哲敏;;从数量级和量纲分析看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A];郑哲敏文集[C];2004年
4 王兴阵;严家平;;煤与瓦斯突出的流体构造动力学机制探讨[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5 苏广福;邓相武;付汉东;;滴道盛和煤矿立井煤与瓦斯突出地质原因分析[A];基于瓦斯地质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C];2009年
6 赵志刚;胡千庭;耿延辉;;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系统[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7 赵旭生;邹云龙;;近两年我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及对策[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8 王升宇;陈维良;刘晓冬;祁廷宝;惠金杰;;依靠科技进步 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德智;李秋林;;杨家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治技术[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罗国辉;;恩洪煤矿二号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分析[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庆 罗雄鹰;纳雍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2 褚建萍;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创新成果[N];中国能源报;2012年
3 石宇昊;严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N];贵州政协报;2007年
4 李彩琴;国有煤矿严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5 李毅邋记者 张煜 曹琨;抓好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N];六盘水日报;2008年
6 记者 江_";开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培训[N];六盘水日报;2008年
7 记者 谢必如 特约记者 白文起;煤与瓦斯突出实时诊断系统研发成功[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杨威;如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N];中国能源报;2010年
9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谢绍东;减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根本[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记者 蔡岩红;半个月6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N];法制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祖云;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的非线性预测及支持向量机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单智勇;煤巷掘进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抑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吴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链控制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陆卫东;煤与瓦斯突出微观机理的基础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高雷阜;煤与瓦斯突出的混沌动力系统演化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7 赵志刚;煤与瓦斯突出的耦合灾变机制及非线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8 邓明;煤与瓦斯突出早期辨识与实时预警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恒;鹤壁八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欧建春;煤与瓦斯突出演化过程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亓新瑞;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概率相结合判定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2 程明俊;煤渗透性能及煤与瓦斯突出过程模拟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王栓林;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实时跟踪预测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俊亮;声发射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杨运峰;基于系统控制的义安矿业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马曙;贵州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主控因素及规律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7 朱会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波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吴鑫;不同煤粉粒径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许鸿杰;煤与瓦斯突出及持续发生的多尺度理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10 穆朝民;潘三矿煤巷掘进中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的数值模拟[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28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2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