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变质程度对瓦斯吸附能力的控制作用
本文关键词: 煤变质程度 孔隙发育特征 兰氏体积 大分子结构 平衡水分含量 显微组分 出处:《煤矿安全》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研究煤的变质程度对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长焰煤、气煤和无烟煤干燥煤样进行等温吸附试验,通过压汞试验得到孔隙结构和连通性特征,研究了煤的孔隙发育特征对瓦斯吸附能力的控制作用,并从煤的大分子结构、平衡水分含量、显微组分3个因素出发阐述了煤的变质程度对瓦斯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的孔隙发育特征、大分子结构、平衡水分含量、显微组分等因素综合影响瓦斯吸附能力,其中煤的孔隙发育特征起主控作用,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吸附能力与孔隙结构特征变化规律一致,煤的大分子结构通过改变有效比表面积、煤分子结构与甲烷分子的吸附作用以及水分含量影响吸附能力,平衡水分含量和显微组分主要通过改变比表面积影响吸附能力。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oal metamorphic degree on gas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isothermal adsorp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long flame coal, gas coal and anthracite dried coal samples, and the pore structure and connectiv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obtained by mercury injection test. The effect of coal por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n gas adsorption capacity is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coal metamorphic degree on gas adsorption capacity is discussed from three factors: coal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and maceral composition. The por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maceral composition and other factors comprehensively affect the gas adsorption ability, among which the por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play a major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gas adsorption ability. The adsorption ability of coal with different metamorphic degre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 of pore structure. The adsorption ability of coal macromolecule structure is affected by changing the effective specific surface area, the adsorption of coal molecular structure with methane molecule and the water content.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and macerals mainly affect the adsorption ability by changing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作者单位】: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413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67004)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012007)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翠霞;李树刚;;低阶煤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瓦斯吸附的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10期
2 刘谦;郭玉森;赖永明;林璐瑶;谢修龙;;煤的吸附特性与表面能关系的实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5年09期
3 卢守青;王亮;秦立明;;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吸附能力与吸附热力学特征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6期
4 张文静;琚宜文;卫明明;王国昌;;不同变质变形煤储层吸附/解吸特征及机理研究进展[J];地学前缘;2015年02期
5 赵兴龙;汤达祯;许浩;陶树;陈贞龙;;煤变质作用对煤储层孔隙系统发育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0年09期
6 降文萍;;煤阶对煤吸附能力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J];中国煤层气;2009年02期
7 琚宜文;李小诗;;构造煤超微结构研究新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8 唐书恒;蔡超;朱宝存;段利江;张佳赞;;煤变质程度对煤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J];天然气工业;2008年12期
9 傅雪海;秦勇;权彪;范炳恒;王可新;;中煤级煤吸附甲烷的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研究[J];地质学报;2008年10期
10 陈振宏;王一兵;宋岩;刘洪林;;不同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对比[J];天然气工业;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子文;低阶煤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对瓦斯吸附解吸的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孙丽娟;不同煤阶软硬煤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杰;张浪;汪东;侯金玲;;煤变质程度对瓦斯吸附能力的控制作用[J];煤矿安全;2017年07期
2 宋播艺;宋党育;李春辉;袁镭;;基于压汞法探究岩浆侵入对煤孔隙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年03期
3 刘彦伟;潘保龙;张加琪;李亚鹏;;不同粒度软煤与硬煤吸附性能差异性研究[J];煤矿安全;2017年06期
4 李波波;邵国君;杨康;袁梅;;煤渗透特性及其气体压力敏感性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2017年06期
5 马东民;李沛;张辉;李卫波;杨甫;;长焰煤中镜煤与暗煤吸附/解吸特征对比[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06期
6 张锦;张登峰;霍培丽;降文萍;杨振;杨荣;李伟;贾帅秋;;煤基质表面官能团对二氧化碳及甲烷吸附性能作用规律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7年06期
7 孙粉锦;李五忠;孙钦平;孙斌;田文广;陈彦君;陈振宏;;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低煤阶煤层气勘探[J];石油学报;2017年05期
8 张凯;汤达祯;陶树;刘彦飞;陈世达;;不同变质程度煤吸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5期
9 苗泽凯;李东;王震;;变温变压条件下不同深度煤层气吸附行为研究[J];煤质技术;2017年03期
10 李东;郝静远;;变温变压下煤岩甲烷吸附变化量的研究——以陕西韩城下峪口煤为例[J];非常规油气;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成;准东地区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高亚斌;钻孔水射流冲击动力破煤岩增透机制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李子文;低阶煤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对瓦斯吸附解吸的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张遵国;煤吸附/解吸变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周s,
本文编号:1540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4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