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覆岩综放开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
本文选题:软弱覆岩 切入点:综放开采 出处:《煤炭技术》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是预防煤层顶板突水的主要技术参数,与煤层采厚、开采方法、覆岩岩性等采矿、地质因素相关。为探查敏东一矿软弱覆岩综放开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采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方法进行现场实测,实测结果表明:综放采厚为7.7 m时,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79.78 m,裂高采厚比为10.36。同时采用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对实测结果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证实实测数据准确。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height of the water-conducting fracture zone is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 to prevent water inrush from the roof of coal seam,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mining of coal seam thickness, mining method, overburden lithology, etc. The geological factors are related. In order to detect the height of the fracture zone of the leading wat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of weak overburden in Mindong No. 1 Mine, the field measurement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hole flushing fluid leakage observation. 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ickness of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caving is 7.7 m. The height of the fracture zone is 79.78 m, and the ratio of fracture to thickness is 10.36. At the same tim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imilar material simulation are used to verify the measured result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measured data are accurate.
【作者单位】: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青年科技创新基金(2014MS012)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C10B03)
【分类号】:TD823.97;TD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汪华君;;覆岩导水裂隙带井下微地震监测研究[J];矿业快报;2006年03期
2 高延法;曲祖俊;邢飞;曲广龙;黎灵;;龙口北皂矿海域下H2106综放面井下导高观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年06期
3 马庆云,赵晓东,宋振骐;采场老顶岩梁的超前破断与矿山压力[J];煤炭学报;2001年05期
4 疏开生;倪宏革;;岩层移动规律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研究[J];煤炭学报;1993年04期
5 任奋华,蔡美峰,来兴平,李玉民,叶力进,李建明;大采空区覆岩破坏高度测控试验分析[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怀恩;彬长矿区地面塌陷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时强;;酉水隧道围岩大变形及支护结构数值模拟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2 柴柏龙;李晓红;卢义玉;康勇;冯卫强;陈凌云;;大跨度隧道围岩-支护体系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3 陶连金;蒯本秋;张波;;松散软岩巷道破坏的颗粒离散元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4 刘小伟;谌文武;刘高;韩文峰;;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TBM施工预留变形量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5 王正帅;邓喀中;谭志祥;;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的模糊支持向量机模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6 刘小伟;谌文武;韩文峰;;浅埋红层软岩隧洞围岩变形特征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7年06期
7 桑旭东;王大设;谢中华;;疏水降压技术在童亭矿的应用与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来兴平;西部矿山大尺度采空区衍生动力灾害控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王树仁,何满潮,金永军;拉力集中型与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锚固机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王树仁,何满潮,范新民;JS复合型软岩顶板条件下煤巷锚网支护技术[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超;赵自豪;陈世江;伍永平;;西部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失稳的FLAC数值分析[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亓荣强;;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实践与合理支护形式探讨[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3 王正才;;注浆加固技术在极软岩巷道支护中的应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骆银辉;李建华;;“三江”并流区大型水电站重大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浅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骆银辉;李建华;胡斌;;滇东北地区的软岩流变与边坡变形破坏[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徐国民;胡剑功;;一种特殊类型边坡——断层带边坡的变形失稳机理与防治对策[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齐干;杨国兴;李兵;;西藏古格王国遗址地层特征及岩体特性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胡友彪;程学丰;李松;方晓波;;酸性矿井水的形成与防治[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9 张文永;黄芳友;李云峰;;赵集煤炭勘查区新生界松散层水文地质特征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10 田花永;;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巷道毛硐尺寸设计[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猛;煤矿深部开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及其控制技术[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任高峰;露井联合开采作用边坡损害机理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忠明;小浪底库区采空区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钦;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徐望国;加筋强风化软岩粗粒土路堤填料工程性质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崔科宇;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承载性状的试验与理论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8 董书宁;干旱、半干旱复杂矿区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及综合利用[D];长安大学;2011年
9 宋玉环;西南地区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孙冬明;采动区送电线路铁塔力学计算模型及塔-线体系共同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发强;新义煤矿三软煤层巷道围岩稳定与支护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勇;开滦矿区深部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冯幼贵;基于GIS的矿山开采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魏明俐;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彦军;复杂围岩条件极近距离薄煤层群开采相关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卞西春;松软破碎巷道围岩弱结构支护与控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文娟;采动围岩运动规律与断层活动性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曾庆铭;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机理和保护对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左贵强;沿空动压巷道平衡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兆平;HS复合型软岩大断面硐室联合支护及施工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晓英;;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新方法综述[J];安徽地质;2004年02期
2 杨梅忠,李鹏,宋继华;陕西黄陵彬长矿区地质灾害的评价预测[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3期
3 朱鲁,郭建斌,程久龙,温兴水;反程序开采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年04期
4 王连富,李卫东,刘道文,李功;综放采场覆岩破坏高度的实测方法及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3期
5 刘增辉;杨本水;;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5期
6 高荣久;巨厚黄土层地表采动变形特点[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7 麻凤海,杨帆;地层沉陷的数值模拟应用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吴侃,靳建明,戴仔强;概率积分法预计下沉量的改进[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唐又弛,曹再学,朱建军;有限元法在开采沉陷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杜时贵,翁欣海;煤层倾角与覆岩变形破裂分带[J];工程地质学报;199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逄焕东;岩体微地震的模式、定位及其失稳预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亚涛;襄垣县采煤诱发地质灾害的工程地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2 吴教锟;巨厚湿陷性黄土覆盖层下条带开采参数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晋丽;山区采煤地裂缝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探讨[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4 袁景;谢桥煤矿1201(3)工作面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康新;;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冒落裂缝带”高度探测[J];煤;2009年11期
2 栗加林;;用流量测井法确定导水裂缝带高度[J];煤炭科学技术;1978年05期
3 王作宇;康永华;刘霞;;煤矿探测导水裂缝带高度方法的初探[J];煤炭科学技术;1985年09期
4 申宝宏;一种求算导水裂缝带高度预计公式中岩性参数的新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1989年07期
5 许升阳;;井下仰孔探测导水裂缝带技术方法试验成功[J];煤炭科学技术;1991年09期
6 朱德明;田恒洲;华兰如;孙振鹏;成枢;连传杰;;井下仰孔探测导水裂缝带技术方法试验[J];煤炭科学技术;1991年10期
7 黄文峰;康延雷;冯超臣;;巨野煤田主采煤层导水裂缝带高度探测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0年01期
8 成枢,孙振鹏,朱鲁,温兴水,曹升华;导水裂缝带高度的探测研究[J];矿山测量;1999年04期
9 王正帅;邓喀中;谭志祥;;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的模糊支持向量机模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0 赵德深;徐孟林;夏洪春;;基于熵权-层次分析法的导水裂缝带高度预测的研究[J];煤矿开采;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伟;滕永海;张华民;;王庄煤矿综放一次采全厚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实测研究[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苏本玉;于景惃;;煤层导水裂缝带裂缝延伸方向电各向异性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董诗林;;浅谈分段注水观测导水裂缝带[A];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朱晓君;张进军;;特厚煤层综放条件下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5 杨建立;滕永海;;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研究[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胡炳南;陈佩佩;刘鸿泉;张刚艳;;海下综放开采断层条件下导水裂缝带高度与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研究[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7 刘治国;;变形分析方法预测中硬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剑锋;水下采煤又添新翅[N];中国矿业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亮;地裂缝带黄土的渗透变形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56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5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