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弯曲河道跨河建筑物跨度确定方法
本文选题:水路运输 切入点:弯曲航道 出处:《水运工程》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天然弯道(不考虑潮流影响),以航道宽度作为弯道跨河建筑物的最小跨度,提出弯道跨河建筑物最小跨度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天然弯道跨河建筑物的最小跨度与船舶的航迹带宽度、风致漂移量、流致漂移量和建筑物墩部紊流范围密切相关。航迹带宽度、风致漂移量、流致漂移量和建筑物墩部紊流范围越大,弯道跨河建筑物的最小跨度也越大。从通航安全角度出发,提出天然弯道流致漂移量、建筑物墩部紊流范围和弯道跨河建筑物最小跨度的数学计算模型。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minimum span of the river crossing building with the channel width as the minimum span of the river crossing structure with the channel width being taken into accoun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idal current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imum span of buildings across rivers in natural ben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rack width, wind-induced drift, flow-induced drift and turbulence range at the pier of the building. The larger the flow induced drift and the larger the turbulence range at the pier of the building, the larger the minimum span of the building across the riv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navigation safety, the authors propose that the drift caused by natural bend flow,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turbulent range of the pier and the minimum span of the curved cross-river building.
【作者单位】: 浙江海洋大学港航学院;
【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17C33173)
【分类号】:U6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建筑物碳排放量今后将可计算和对比[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4年01期
2 黄德揆;;建筑物的声音[J];百科知识;2006年24期
3 左昌实;游元超;左春姬;;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建设“长寿建筑”[J];水泥技术;2008年01期
4 周福安;建筑物易建性的探讨[J];丹东纺专学报;2004年01期
5 李孟夏;丰城矿区老窿采空区上建筑物设计[J];江西煤炭科技;1998年02期
6 平凡,刘宏;建筑物设计与防火安全[J];轻金属;2001年02期
7 杨武;陈亮;高乔明;黄有亮;;我国建筑物灾后安全评估机制的探讨[J];建筑经济;2010年01期
8 王丹;;论建筑物室内环境问题[J];北方环境;2011年11期
9 高勇;张宗军;李军庆;;采空沉陷区内建筑物设计施工研究与实践[J];中州煤炭;2009年02期
10 郭永宏;杜娟;;关于建筑物安全性与经济性的思考[J];甘肃冶金;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肇元;;完善技术标准与管理法规 确保建筑物合理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A];工程科技论坛第70场房屋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大会报告文集[C];2008年
2 陈肇元;;跋——汶川地震教训与震后建筑物重建、加固策略[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3 陈若华;陈振华;;具刚性构架之低层建筑物设计风载重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史锋旗;李贵玲;杨保东;;用定量方法对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进行评估[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5 石湘波;;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A];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江华;张涛;李海国;;三级防雷建筑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7 郑守仁;;三峡工程枢纽建筑物设计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论述[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蔡人俊;马金福;冯志伟;朱奎荣;;对多支等高避雷针对称分布时保护球形建筑物的探讨[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董小丰;胡述华;李婧;;浅谈第一类防雷建筑物设计要点[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10 姚志东;;受相邻建筑施工影响的某建筑物的鉴定评估及加固处理[A];第十届建构筑物改造和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胡泉;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有章可循[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2 省政协副主席 顾伯平;建筑艺术的当代诠释与应用[N];云南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魏刚 陈永杰;“豆腐渣工程”真相[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钱春弦;建筑物成为能源节约“富矿”[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宫希魁;建筑物是否拆除必须分类评估[N];经济参考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建辉;楼房为何会多米诺骨牌般倒塌[N];经济日报;2004年
7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 孙有为;震中建筑缘何“坏而不倒”?[N];中国经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建辉;建筑师不能以符合标准逃避责任[N];经济日报;2004年
9 石新荣;我国积极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蕾;区分所有建筑物重建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李炜烨;基于格式塔理论的建筑物区域提取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3 柳璐;检讨与构建:中国区分所有建筑物的重建制度[D];烟台大学;2013年
4 高振兰;海啸对建筑物作用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59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59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