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东滩煤矿奥陶系顶部相对隔水层厚度划分

发布时间:2018-03-03 17:47

  本文选题:奥陶系顶部 切入点:隔水层 出处:《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给下组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理论指导,在华北地层奥陶系顶部存在隔水层的理论基础上,对东滩煤矿奥陶系顶部岩层的隔水性进行论证分析。利用揭露奥灰的地质钻探资料和地质水文试验以及钻孔测井等手段,分析奥陶系顶部结构特征和岩溶裂隙发育情况,结合奥灰含水层井下放水试验过程中的钻孔出水量,并借助测井资料的反复对比、验证,从而确定奥灰顶部隔水层的厚度。研究结果对于东滩煤矿高水压下的下组煤开采有借鉴意义,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奥灰底板突水危险性,为下组煤开采的防治水工作提供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safe mining of coal seams in the lower 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that there is a water-barrier layer on the top of Ordovician strata in North China, The water repellency of the top strata of the Ordovician in Dongtan Coal Mine is demonstrated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geological drilling data, geological hydrological tests and borehole logg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p structure of the Ordovici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karst fissures a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borehole water output during the downhole discharge test of the Ordovician Aquifer, and with the aid of the repeated comparison of the logging data, it is verified that, Therefore, the thickness of the water-separating layer at the top of Ordovician ash i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the mining of the lower group coal under high water pressure in Dongtan Coal Mine, and can more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risk of water inrush from the bottom plate of Ordovician ash,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in the next coal mining.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分类号】:TD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乐乐;魏久传;尹会永;牛超;谢道雷;赵金静;;南屯煤矿下组煤西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5期

2 张亚兵;陈同俊;崔若飞;;多参数岩性反演在灰岩解释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4期

3 郭盛彬;郭英海;李俊杰;;屯兰矿奥陶系隔水关键层厚度分析[J];煤矿安全;2011年06期

4 刘建成;徐会军;李俊杰;崔祥琨;郭盛彬;;古交矿区奥陶系顶部隔水关键层厚度研究[J];煤炭工程;2011年05期

5 董书宁;刘其声;;华北型煤田中奥陶系灰岩顶部相对隔水段研究[J];煤炭学报;2009年03期

6 缪协兴;白海波;;华北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隔水特性及分布规律[J];煤炭学报;2011年02期

7 白海波;戎虎仁;刘树才;韦晓琪;张勃阳;焦阳;陈龙;;白云乌素煤矿奥陶系顶部碳酸岩层隔水性及应用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8 蒋宏伟;周英操;崔猛;翟应虎;王克雄;赵庆;;利用测井资料判断地层出水的方法[J];石油钻探技术;2010年02期

9 王建秀,朱合华,杨立中;石灰岩围岩渗透性演化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8期

10 乔伟;李文平;赵成喜;;煤矿底板突水评价突水系数 单位涌水量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向阳;孟英峰;杨顺辉;李皋;李永杰;周玉良;;气体钻井地层出水随钻监测与携水规律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2年01期

2 吴世祥;金之钧;汤良杰;;盖层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黔中隆起及周缘为例[J];地质学报;2007年08期

3 王丹志;李文平;赵连涛;王春耀;王言剑;乔伟;;深部裂隙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富水性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3期

4 陈正龙;徐晓秋;;基于非线性曲线拟合的温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12期

5 杨志斌;吕汉江;;桌子山煤田构造控水机理研究[J];地下水;2014年05期

6 肖乐乐;魏久传;牛超;尹会永;谢道雷;佟文亮;;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封闭不良钻孔导水危险性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6期

7 李本军;刘海新;刘晓威;;突水系数法在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应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曾杰东;冯铃声;;综合物探在岩溶地区的应用[J];科技风;2010年11期

9 段宏飞;姜振泉;王一栋;邵明喜;赵丽娟;朱前林;;岩石膨胀界限抗渗强度及在底板突水评价中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10 姚邦华;白海波;黄汉富;浦海;;采动覆岩隔水层稳定性力学模型及应用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Longqing Shi;Chao Niu;Mei Qiu;DongJing Xu;Zecai Wang;;Feicheng Coalfield Ordovician Karst Features[A];第五届全国计算机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靳德武;姬亚东;;煤矿防治水技术新进展及对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思考[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3 孙芳强;邓广弘;高伯贤;方长生;;宜南韩北井田深埋奥灰岩顶部相对隔水性研究[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乔伟;矿井深部裂隙岩溶富水规律及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肖建于;证据理论研究及其在矿井突水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段宏飞;煤矿底板采动变形及带压开采突水评判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4 张乐中;煤矿深部开采底板突水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温杰文;气体钻水平井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6 舒小波;气体钻井地层出水及仿生处理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林;煤矿采场底板隔水层阻水能力分析与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2 黄俊;工作面底板突水机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蔡保新;富源县大河煤矿区富煤三矿、四矿水文地质条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杜同斌;基于不确定性灾害因素的深井合理经济开采深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蕾;宁东地区侏罗系直罗组沉积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沙沙;保德煤矿奥灰富水性及1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7 夏强;下辽河平原卤水特征及资源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范烨;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矿突水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马巨鹏;矿井水害预警专家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10 张明亮;昆明及周边地区早二叠世梁山组的隔水作用探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圣彬;郭庆银;侯贵廷;孙晔;;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与沉积响应[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乔文孝,阎树汶;用声波测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J];测井技术;1997年03期

3 邸领军,杨承运,杨奕华,冀小林,包洪平;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溶斑形成机理[J];沉积学报;2003年02期

4 施尚明,孙小洁,韩殿杰;油、气、水层综合识别的概率法及其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年03期

5 卢耀如,张凤娥,阎葆瑞,郭秀红;硫酸盐岩岩溶发育机理与有关地质环境效应[J];地球学报;2002年01期

6 张家声;何自新;费安琪;李天斌;黄雄南;;鄂尔多斯西缘北段大型陆缘逆冲推覆体系[J];地质科学;2008年02期

7 刘少峰,,杨士恭;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北差异及其形成机制[J];地质科学;1997年03期

8 冯增昭;张吉森;费安琦;刘平均;;陕甘宁晋及内蒙古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新探[J];地质论评;1983年01期

9 杨圣彬;耿新霞;郭庆银;侯贵廷;刘忠宝;;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中生代构造演化[J];地质论评;2008年03期

10 张进,马宗晋,任文军;鄂尔多斯西缘逆冲褶皱带构造特征及其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J];地质学报;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1562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62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4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