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滞阻尼器在中小学框架结构校舍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应用的优越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昆明理工大学》 2013年
粘滞阻尼器在中小学框架结构校舍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孙亚娟
【摘要】:中小学校舍一般建造的时间跨度比较大,部分学校建筑建造于早期,以至于建筑图纸不齐全,同时中小学建筑的抗震鉴定与加固不能扰乱正常的教学,所以加固一般在暑假展开。从这个方面来看,中小学抗震鉴定加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若采用传统加固法,主要是通过增大承重构件的截面、粘钢、增设墙体的提高原结构的强度与刚度,即以“硬抗”为主。通常还要加强基础,同时增大构件截面会压缩使用空间,施工周期长,人工费也较高。消能减震加固技术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加固技术之一,具有减震效果好,对原结构的影响小、工程量小等优点,在中小学校舍加固工程中有独特的优越性与不可替代性。 本文首先总结了中小学各种建筑类型的震害特征,简要介绍了被动消能减震的分类及发展过程。详细介绍了消能减震加固法的理论基础和构造,同时对增设阻尼器加固的中小学校舍的分析方法、原理、加固流程做了阐述。 然后以一栋待加固的校舍为研究对象,首先用SATWE对原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结合抗震鉴定结果确定具体的加固方案。如果按照传统加固方法对该建筑逐个构件进行加大截面,则会带来较大的工程量与较长的施工周期。与此同时,增大柱截面将会减小建筑的使用面积,最后综合考虑,决定采用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对原结构进行抗震加固。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该结构的模型,分别对原结构和用粘滞阻尼器加固的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研究了结构的动力特性、抗震性能及阻尼器的耗能效果。结果表明,在原结构不满足规范要求时,消能减震体系能较好的控制结构侧向位移,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阻尼器启动耗能,能够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最后,本文结合在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该课题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消能减震加固技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加固技术之一,具有减震效果好,对原结构的改动较小,工期短等优点。同时阻尼器的构造简单、取材容易、制造简便、对生产要求不高。在中小学安全过程中若能广泛应用,必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建筑抗震技术的推广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352.1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云,徐彤,俞公骅,李希平;耗能减震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新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2 鲍霭斌,李中锡,高小旺,周锡元;我国部分地区基本烈度的概率标定[J];地震学报;1985年01期
3 毋剑平,白雪霜,孙建华;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地震作用的确定方法[J];工程抗震;2003年02期
4 高小旺,鲍霭斌;用概率方法确定抗震设防标准[J];建筑结构学报;1986年02期
5 谭在树,,钱稼茹;钢筋混凝土框架用粘滞阻尼墙减震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8年02期
6 周云,徐彤;耗能减震技术的回顾与前瞻[J];力学与实践;2000年05期
7 李碧雄;谢和平;王哲;王旋;;汶川地震后多层砌体结构震害调查及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徐向东;;汶川大地震中小学校舍震害调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周云,邓雪松,黄文虎;耗能减震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1998年04期
10 龙旭,吴斌,欧进萍;抗震结构的阻尼减振效果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强,姚谦峰;基础隔震偏心结构扭转振动反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2 姜东均;白良;赵党书;赵惠敏;;建筑施工与昆明旅游环境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3 刘纪陆;;基础隔震结构的精确求解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4 闫磊;阙巍;;框剪结构消能减震应用的实证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5 李剑;沈敏霞;;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办公主楼加固改造[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S1期
6 郑宇;王月明;吴芳;毛杰;;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平稳随机干扰下的响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7 徐晓;郝文秀;王蕾;李红梅;;局部楼层设置耗能支撑的框架结构减震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8 卢林枫;周绪红;周天华;刘永健;;水平荷载作用下考虑扭转效应的交错桁架内力和位移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9 郭仕群;;不规则高层建筑非对称设置支撑的抗震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10 李扬;李自力;;铅芯橡胶支座参数对隔震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琪;;多结构联系体系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系统优化设计[A];第六届全国电磁流变液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谷伟;温小栋;刘斌;;摩擦隔震砌体房屋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3 张弛;;离心风机风井噪声治理隔振研究[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年
4 刘华波;王红囡;;结构控制与智能材料[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5 刘伟庆;王曙光;;建筑结构隔震减震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杜永峰;李慧;吴忠铁;李松;唐能;;近场多维地震激励的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分析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7 王洪涛;陈彦江;闫维明;李勇;程建旗;黄飞鸿;;复合式金属型阻尼器在高架桥减震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8 贺秋梅;李小军;;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作用基础隔震建筑反应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9 杜永峰;朱前坤;李慧;;微分求积法在隔震支座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10 王光洁;谭平;金建敏;王海明;涂伟荣;米晓玲;;一种新型隔震体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巨型框架隔震悬挂结构动力响应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吴静;多重螺旋箍筋增韧轻质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猛;框架—密肋复合墙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胡紫东;考虑支座相关性的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朱前坤;串联隔震体系屈曲后屈曲及大变形力学行为[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宇;双向地震作用立式储罐基础隔震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张吉;高层建筑有限元计算软件主要环节改进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李翠娟;超大跨径CFRP主缆悬索桥合理结构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颖;层间隔震体系的减震机理与减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周莉;城市桥梁地震碰撞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丽梅;高层建筑结构自由振动分析的ODE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伟杰;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简化动力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飞飞;框架结构轻钢加层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任克彬;大型渡槽结构主动变阻尼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建亮;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多维地震反应分析[D];郑州大学;2009年
6 攸青言;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7 冯亚亚;SMA半主动隔震支座的研制及其减震效果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郭妍;多边形单管通信塔极限承载力分析及其地震响应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王迪;应用SMA复合支座的层间隔震结构体系及其地震响应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王奇;SMA-粘滞阻尼器及其在框架结构中的减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H.C.Shah,鲍霭斌,董伟民;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贝叶斯模型的意义及其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2年04期
2 董伟民,H.C.Shah,鲍霭斌;最大熵原理在地震重现关系上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3年04期
3 高小旺,鲍霭斌;地震作用的概率模型及其统计参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5年01期
4 周云,邓雪松,黄文虎;装有铅橡胶复合阻尼器结构的减震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年04期
5 周云,刘季;新型耗能(阻尼)减震器的开发与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年01期
6 周云,徐赵东,赵鸿铁;粘弹性阻尼结构的性能、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年03期
7 鲍霭斌,李中锡,高小旺,周锡元;我国部分地区基本烈度的概率标定[J];地震学报;1985年01期
8 李碧雄;谢和平;邓建辉;何昌荣;王哲;;汶川地震中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及抗震设计思考[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9 周云,刘季;加劲阻尼装置在建筑抗震中的应用[J];工程抗震;1997年01期
10 吕伟荣;施楚贤;刘桂秋;;剪压复合作用下砌体的静力与抗震抗剪强度[J];工程力学;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大根;王姝;任晓崧;吕西林;;消能减震加固措施在多层装配式框架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S1期
2 翁大根;陈廷君;吕西林;任晓崧;;某钢筋混凝土框架增设阻尼器抗震加固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3期
3 杨溥;姬淑艳;肖志;李英民;;粘滞阻尼器加固的某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4 胡克旭;朱旭东;陈清祥;潘琪;;应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结构抗震加固的推覆分析方法探讨[J];建筑结构;2007年S1期
5 刘莎;彭伟;;不同安装形式下粘滞阻尼器抗震性能的比较[J];四川建筑;2008年05期
6 王家唐;纪金豹;闫维明;;套塞式粘滞阻尼器的流体动力学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年06期
7 花炳灿;于军峰;陈清祥;潘琪;;消能减震技术在某文物保护性建筑加固工程中应用[J];建筑结构;2007年S1期
8 韩雪;史有涛;薛彦涛;;消能减震技术在大型体育场馆中应用的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6期
9 韩家军;佟建国;;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应用的优越性[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10 解文峰;曹炳政;;混凝土结构消能加固中能力谱法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勇;;浅谈消能减震技术及其工程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徐新锋;郭春峰;;建筑结构鉴定与抗震加固技术浅析[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3 王维凝;闫维明;陈彦江;王晨;胡光宇;;耐久性试验中粘滞阻尼器温度变化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张卫兵;李红培;;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5 张黎明;王乐斌;田志昌;卞建斌;;抗震加固设计的内力控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6 王亚勇;陈清祥;薛彦涛;;开孔式软钢阻尼器在西安长乐苑招商局广场4号楼抗震加固中的应用探讨[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欣;王晓纯;白玉星;高建岭;;砌体抗震加固方法评述[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高杰;薛彦涛;常兆中;金林飞;王磊;;JY-SD型屈曲约束支撑(BRB/UBB)在中小学校抗震加固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9 常兆中;薛彦涛;金林飞;高杰;赖忠毅;厉伟;;隔震技术在中小学抗震加固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10 任晓崧;张国胜;周彬;;已建高层建筑抗震加固中的拆除策略[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扬;[N];北京日报;2009年
2 记者胡全胜;[N];伊犁日报(汉);2010年
3 记者 吴骞 通讯员 孙士成 任甲斌;[N];莱芜日报;2010年
4 陈红娟;[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云佳;[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6 记者 李平;[N];林芝报;2009年
7 宋宝华;[N];中国建设报;2011年
8 西社 吴天俊;[N];青海日报;2010年
9 记者韦良俊 通讯员 周兴梅;[N];阿勒泰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向群 实习生 高杨杨;[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长明;村镇建筑简易消能减震技术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孟春光;复杂体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和减震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施养杭;石粉在石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王冬雁;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混凝土节点抗震及震损加固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5 刘广义;地震作用下电厂锅炉构架的振动控制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6 李勇;非一致地震激励下高架连续梁桥动力响应与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7 杨军;铅挤压阻尼器的研制及结构消能减震相关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翁大根;消能减震结构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及工程应用[D];同济大学;2006年
9 周建中;基于模糊—神经元的抗震结构智能混合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10 单波;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考虑地震及使用损伤的长期性能和修复[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亚娟;粘滞阻尼器在中小学框架结构校舍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晓松;基于性能的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与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义芳;阻尼器在加固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王云正;基于性能理论的抗震加固设计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罗军峰;粘滞阻尼器在结构抗震中的应用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子斌;基于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加固体系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7 程文锦;粘滞阻尼器用于建筑结构抗震的分析与设计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熊丽;平面不规则框架结构基于粘滞阻尼器的扭转减震控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况浩伟;框架结构粘滞阻尼器减震参数的快速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10 石若玉;基于流动指数的粘滞阻尼器设计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应用的优越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