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对采空区煤自燃极限参数的影响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煤自燃极限参数 切入点:粒径 出处:《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研究粒度对采空区煤自燃极限参数的影响,采用煤自燃程序升温试验装置测试长焰煤、弱黏煤和贫煤在5种粒径下的自燃特性参数。根据试验测定的自燃特性参数计算得出煤在不同粒径情况下的自燃极限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煤样的放热强度随煤变质程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煤样的临界温度随煤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最小浮煤厚度和下限氧浓度与煤变质程度呈正相关,而上限漏风强度与煤变质程度呈负相关;在煤氧化过程中,煤自燃极限参数的极值产生在自燃临界温度附近;煤样的粒度对煤的自燃极限参数有明显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上限漏风强度随着煤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最小浮煤厚度与下限氧浓度随着煤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煤自燃极限参数与粒径的关系满足二次多项式的关系。试验结果可为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提供基础参数。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limit parameters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goaf, long flame coal was tested by using the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ogrammed temperature test device.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weakly caking coal and lean coal under five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The limit parameter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under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self-ignition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measured by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othermic strength of coal samples is with coal. The increase of metamorphism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of coal sampl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al metamorphism degree, the minimum floating coal thickness and lower oxygen concentration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al metamorphism degree, while the upper limit air leakage intensity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al metamorphism degree. The extreme value of the limit parameter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ccurs near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e particle size of coal sample has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limit parameter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an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upper limit air leakage intens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al particle size. The minimum floating coal thickness and the lower oxygen concentration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al particle siz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limit parameters and coal particle size satisfies the relation of quadratic polynomia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an provide basic parameters for judging the danger zone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goaf.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34019,51304135)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专项资助项目(14JK1477) 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资助项目(201353)
【分类号】:TD7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欣;邓军;;煤自燃极限参数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1期
2 张辛亥,徐精彩,杜娟,郭晓波,王丽;煤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与粒度关系实验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战婧;王寅;王海晖;;煤氧化增重现象中的控制反应及其动力学解析[J];化学学报;2012年08期
4 徐精彩,文虎,邓军,张辛亥;煤自燃极限参数研究[J];火灾科学;2000年02期
5 邓军 ,徐通模 ,徐精彩;Analysis of the danger zone liable to spontaneous ignition around coal roadway at fully mechanized long-wall top-coal caving face[J];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02年02期
6 邓军,徐精彩,张辛亥,文虎,李莉;煤的粒度与低温自燃性关系的研究[J];煤;1999年05期
7 焦新明;王德明;仲晓星;李金帅;雷丹;;不同阻化剂对煤自燃临界温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煤炭工程;2012年02期
8 王振平,文虎,黄福昌;松散煤体中的氧气扩散模型及数值分析[J];煤炭学报;2002年03期
9 徐精彩,王华;煤自燃极限参数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J];煤炭学报;2002年04期
10 孟倩;王洪权;王永胜;周延;;煤自燃极限参数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J];煤炭学报;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海;张体镇;;注氮惰化窒息燃烧煤炭氧浓度的实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徐凡;蒋剑春;孙康;刘雪梅;;木质活性炭自热过程指标气体产生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3 李宗翔;温永宇;张金玉;;煤样封闭耗氧试验及其参数测定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1期
4 徐精彩,文虎,张辛亥,邓军;综放面巷道煤层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丁红玉,张辉;抑制煤堆自燃的新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3年04期
6 邓军,徐精彩,王振平,王洪权,王春跃;兖州矿区巷道自燃危险区域等级划分及防火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5期
7 马汉鹏;陆伟;王宝德;;煤自燃过程指标气体产生规律的系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6期
8 兰泽全;张国枢;马汉鹏;;多漏风采空区“三带”分布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4期
9 曾强;王德明;;新疆阜康矿区主采煤层自燃氧化特性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3期
10 曾强;王德明;蔡忠勇;;煤火研究与治理进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博;周安宁;任秀彬;雷龙;;煤/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2 鲍杰;朱秀社;韩德明;朱卫国;李士新;;易自燃煤层综放开采采空区煤炭自燃特征及其控制[A];赣闽皖苏湘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陆伟;;防止煤炭自燃的化学阻化剂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启文;双鸭山矿区煤的自燃特性及预防技术基础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雪峰;煤活性基团与Ca~(2+)形成配合物的结构与表征[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梁运涛;煤自然发火期快速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杨力;基于小样本数据的矿井瓦斯突出风险评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阳富强;金属矿山硫化矿自然发火机理及其预测预报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闫秋艳;煤矿概率流数据挖掘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戚绪尧;煤中活性基团的氧化及自反应过程[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徐永亮;防治煤自燃的悬砂胶体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郭小云;煤自燃倾向性的氧化动力学测定装置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文虎;煤自燃过程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超;聚氨酯膜预防综放巷道煤层自燃技术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郭龙娇;兖州天池矿采空区防火阻化剂优选[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王福国;晓南矸石山自燃喷爆灾害防治与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4 白羽;海州露天矿边坡残煤自燃诱发滑坡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沈利;燃煤电站锅炉的燃烧优化技术及相关算法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雷磊;无机发泡胶凝材料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叶晓晖;硫化矿床开采中炸药自爆危险性评价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陆冬冬;煤矿井下封闭火区状况评价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9 易书钢;易自燃煤层发火危险性预测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甲春;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及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俊小,乐恺,刘应书,侯庆文;粉煤粒度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文虎,徐精彩;煤自燃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及数值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何启林;王德明;;煤的氧化和热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王小华,何怡刚;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高精度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算法[J];电网技术;2005年03期
5 徐精彩,葛岭梅,贺敦良;煤炭低温自燃过程的研究[J];煤炭工程师;1989年05期
6 王玉平,刘相国,赵华锋;煤矸石自燃的危害及治理成效[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3期
7 陆伟;王德明;陈舸;仲晓星;刘桂智;;煤自燃阻化剂性能评价的程序升温氧化法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6期
8 白润才,张普利,刘景凡;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9 邓军,徐精彩,王洪权;圆柱形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的数值模拟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戴广龙,王德明,陆伟,周福宝;煤的绝热低温自热氧化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文虎;煤自燃过程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2 位爱竹;煤炭自燃自由基反应机理的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运涛;煤自燃过程热物理场效特性实验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虎,许满贵,李莉,代爱萍;煤自燃的热量积聚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余明高,贾海林,潘荣锟;乌达矿区煤自燃预测标志气体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肖e,
本文编号:1567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67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