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里必区块L型水平井产能预测及经济评价研究
本文选题:沁水盆地 切入点:里必区块 出处:《煤炭工程》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研究里必区块L型水平井的产能与投资经济可行性,以里必区块中直井与L型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两种井型的产气量与投入产出比,对L型水平井进行产能预测结果表明:L型水平井平均产气量8415.35m3/d,生产期结束后,L型水平井单井累计产气量为4.54×107m3。累积产气量远远高于直井气量。对比分析相关现金流量表计算出的各项税后财务评价指标表明:L型水平井平均单位操作成本低于直井,相差0.01元/m3。投资L型水平井盈利能力更强,投资回收期时间更短,更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roductivity and investment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L type horizontal well in Libi block, taking the vertical well and L type horizontal well in Libi bloc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gas production and input-output ratio of two kinds of well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of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for L type horizontal well shows that the average gas production of the horizontal well is 8415.35 m3 / d, and the 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 of single well of L type horizontal well is 4.54 脳 107 m3 after the end of production period. The 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 rate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traight well. The various post-tax financial evaluation indexes calculated by the scale show that the average unit operating cost of the horizontal well of type 1 / L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raight well. The difference is 0.01 yuan / m3. The profit ability of L type horizontal well is stronger and the payback period is shorter and better economic benefit can be obtained.
【作者单位】: 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发研究院;山西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TD7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亢;曹代勇;林中月;李建;;沁水盆地中北部沉降史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年02期
2 杨光;刘俊来;马瑞;;沁水盆地煤岩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人和;刘飞;周文;李景明;王红岩;王勃;刘洪林;赵群;;沁水盆地煤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4期
4 张洪;何爱国;覃成锦;宋辉;;沁水盆地不同钻井方案优选[J];中国煤层气;2011年01期
5 张先敏;同登科;;沁水盆地产层组合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J];煤炭学报;2007年03期
6 冯晴;吴财芳;雷波;;沁水盆地煤岩力学特征及其压裂裂缝的控制[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7 接铭训,李明宅;沁水盆地南部煤成气勘探前景[J];勘探家;2000年02期
8 孟召平;田永东;李国富;;沁水盆地南部地应力场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煤炭学报;2010年06期
9 冀涛;杨德义;;沁水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评价[J];煤炭工程;2007年10期
10 冀涛;杨德义;;沁水盆地煤与煤层气地质条件[J];中国煤田地质;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申建;秦勇;傅雪海;韦重韬;王宝文;杨松;赵丽娟;;沁水盆地不同煤阶煤相渗规律实验和模型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枫;;沁水盆地煤岩声波速度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叶建平;石慧宁;;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在沁水盆地南部的试验和应用[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军;易丹;;沁水盆地中煤阶煤层气储层特征研究[A];2013年全国地质勘探发展与应用暨深部地质钻探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侯岩波;孙建平;张健;孙强;;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固县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强;王建中;孙建平;侯岩波;张健;;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与展望[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常锁亮;李国发;刘洋;;利用AVO反演技术研究沁水盆地南部主力煤层的含气性[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仪庆林邋常让林;《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田开发利用规划》通过国家评审[N];山西日报;2007年
2 毛林海;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先导试验启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兴龙;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精细描述及物性主控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蒲伟;沁水盆地煤变质序列及其对深部过程演化的响应[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魏韦;沁水盆地煤层气井产能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李金海;沁水盆地东南部3号煤层气藏富集高渗控制因素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瑜;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产气机理与产气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唐钊;水平井疏干技术在露天矿地下水疏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7 张佳赞;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姜丽;水平井录井精细评价及射孔井段优选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84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8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