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超声热效应下型煤中气体解吸规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8 19:01

  本文选题:超声热效应 切入点:氮气解吸 出处:《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研究超声热效应对于气体解吸的影响规律,利用自行研制的具备施加超声功能的吸附解吸装置,对吸附饱和氮气的型煤试件开展超声热效应下的气体解吸试验。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出了不同氮气压力下超声热效应作用过程中温度变化方程,解吸量方程及解吸速率方程。同时,对解吸量方程和解吸速率方程进行了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超声热效应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型煤试样的温度,提高氮气的解吸130.9%~145.8%。验证结果相对误差集中在5%以内,拟合方程能够反映出超声热效应作用过程中解吸量及解吸速率的变化情况。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 thermal effect on gas desorption,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device with ultrasonic function was developed. The gas desorption test was carried out on briquette samples with saturated nitrogen adsorption under ultrasonic thermal effect.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equation of temperature change during ultrasonic thermal effect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pressure was fitted. The desorption capacity equation and desorption rate equation are also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ltrasonic thermal effect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of briquette samples. The relative error of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is less than 5%. The fitting equation can reflect the changes of desorption amount and desorption rate during the process of ultrasonic thermal effect.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4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504122)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L2012117)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汪志军;刘盛东;张兴元;;巷道前方煤体波速与瓦斯参数相关分析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1期

2 王伟;高星;李松营;乐勇;胡国泽;历玉英;;槽波层析成像方法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以河南义马矿区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3期

3 肖晓春;潘一山;吕祥锋;杨新乐;;超声激励低渗煤层甲烷增透机理[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5期

4 岳高伟;李豪君;王兆丰;李小军;;松散煤体导热系数的温度及粒度效应[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年02期

5 孙其诚;金峰;王光谦;张国华;;二维颗粒体系单轴压缩形成的力链结构[J];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6 彭亚晶;张卓;王勇;刘小嵩;;振动颗粒物质“巴西果"分离效应实验和理论研究[J];物理学报;2012年13期

7 徐春龙;林书玉;;超声提取中草药成分研究进展[J];药物分析杂志;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龙;模式转换型功率超声振动系统的设计及优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易俊;声震法提高煤层气抽采率的机理及技术原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赛意,汤国辉,王善荣;功率超声波在农产品加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2 杨黎燕;赵新法;;超声波提取决明子蒽醌成分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3 王建安;苑光辉;李艳芝;王洪英;吴国荣;;超声法提取芦笋老茎中多糖的最佳工艺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4 朱轶婷;吴周和;徐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芦笋多糖工艺条件的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1年01期

5 韩秀甫,滕永平,吴迪,吴军芳,张娜,王立新;超声换能器暂态声场的理论分析与计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杨录,韩焱,程耀瑜;钢质药筒不等厚焊缝超声检测技术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5期

7 陈镇方;李保卫;赵瑞超;张邦文;;超声波辅助高梯度磁选的试验探索[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王保强,马尚昌,高胜东,陈槐卿,傅恒周;医用超声治疗机研制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高永慧,王宗和;用脉冲串声波测量声速[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高永慧,耿小丕;超声波清洗液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适应性非线性前馈控制系统在钢轨热处理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杨海燕;李保国;;超声萃取植物香料的试验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冯中营;吴胜举;周凤梅;黄利波;;超声及其联用技术的杀菌效果[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4 邓京军;;超声清洗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龙力;杨国华;阙国和;杨朝合;山红红;;超声波处理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改善作用初步研究[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钢轨在线热处理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研究[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7 ;Mode Conversion and Brewster Law in Acoustics[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苏婕;吴胜举;胡淑芳;袁媛;;32kHz时圆柱形反应器声场分布初步研究[A];2009年西安-上海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姚晔;刘世清;;空调用除湿剂超声波再生技术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文集[C];2008年

10 蒋明镜;孙超;陈贺;吴晓峰;;考虑尺寸效应的平板载荷试验离散元数值模拟[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张伟;基于临界折射纵波和表面波的压力容器压力测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徐慧峰;基于弹性波的地下管线水平导向钻随钻探测理论与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钟鼓;耐热低膨胀高硅铝合金及其超声半固态成形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许龙;模式转换型功率超声振动系统的设计及优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田红;超声波在城市剩余活性污泥中的传输特性的模拟及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高骏;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与状态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戴永;基于激光超声检测金属材料表面缺陷的数值模拟[D];江苏大学;2011年

8 孙会兰;12CaO·7Al_2O_3和γ-2CaO·SiO_2渣系氧化铝溶出性能及机理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郑莉;超声波—缺氧/好氧污泥减量化机理与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10 赵继华;超声场强化拜耳法种分过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异形航空构件的专用超声换能器研制及检测应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魏运飞;金属薄板的兰姆波成像检测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赵保才;接触热阻对聚合物注塑成型冷却过程影响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彭晓宇;基于超声波的厚钢管焊速检测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涛焘;纵波压电传感器瞬态特性的模拟与实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何浏;丹参化学成分纯化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杜瑞涛;无缝钢管在线超声无损检测系统的研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祝杰;气瓶管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丁丽丽;有限厚弹性衬层上薄层厚度计算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高洋;Fe_3O_4纳米粒子/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导热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荣杰,陈义胜,李保卫,徐龙君;用气体吸附法研究煤的分形维数[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冯宏;;我国防止矿井瓦斯事故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4期

3 喻振华;冯德山;汤井田;;地震波速与吸收系数综合层析成像[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4期

4 张平松;刘盛东;李培根;;煤矿井巷间地质构造及其异常多波联合探测技术与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2期

5 孙福利;杨长春;麻三怀;李波涛;;横波速度预测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2期

6 冯fE;舒梦s,

本文编号:1585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85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f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