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采动卸压瓦斯分区富集规律及协同抽采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01:35

  本文选题:采动卸压 切入点:瓦斯分区富集 出处:《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提出合理的邻近层瓦斯治理技术,分析了上覆岩层采动裂隙场演化与瓦斯运移规律,并进一步得出了卸压瓦斯分区富集规律,提出了通过高抽巷抽采高位富集区瓦斯,通过走向低位钻孔抽采低位富集区瓦斯,并通过现场考察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确定了合理的高抽巷位置、抽采负压等参数。协同抽放技术在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工作面、上隅角以及轨道顺槽的瓦斯浓度都降到了0.4%以下,工作面的瓦斯超限问题得到了解决。研究结论对控制邻近层采动卸压瓦斯涌出,提高瓦斯抽采量和抽采率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put forward reasonable gas control technology in adjacent str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and gas migration law of mining fissure field in overlying rock strata, and further obtains the law of gas enrichment in relief zone,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extracting gas from high level rich area by high drainage roadway. The reasonable location of high drainage roadway, negative pressure and other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operative drainage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shows that the working face, the working face, and so on. The gas concentration in the upper corner and the track along the channel has been reduced to below 0.4%, and the problem of gas over-limit in the working face has been solve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trol the gas emission from the adjacent strata and to improve the gas drainage and extraction rate.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4213;51474219;5117421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资助课题(20120023110006) 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课题(WS2013A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3QZ0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CRSM13KFB08)
【分类号】:TD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勇;大面积卸压瓦斯的治理技术[J];煤矿安全;2005年10期

2 陈金华;胡千庭;;地面钻井抽采采动卸压瓦斯来源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12期

3 葛春贵;王海锋;程远平;宋庆尧;;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2期

4 刘玉玲;周和平;苏哲;;乌兰煤矿地面钻井抽采上覆远距离煤层卸压瓦斯的技术实践[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S1期

5 潘宏宇;肖鹏;李树刚;林海飞;张涛伟;;采动影响下卸压瓦斯渗流规律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研究[J];煤炭工程;2013年02期

6 陈金华;;地面钻井抽采上覆远距离煤层卸压瓦斯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2期

7 张安福;采用分流法解决近距离煤层群开采时的卸压瓦斯问题[J];煤矿安全;1997年05期

8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综放开采支承压力与卸压瓦斯运移关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9期

9 谷明轮;下保护层开采岩移观测与卸压瓦斯的治理[J];安徽科技;2005年08期

10 邓中;卢平;马驰;周汝洪;;煤层群首采关键层卸压瓦斯综合治理技术[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申子民;郭运海;;低位短孔抽采上部临近层卸压瓦斯研究与应用[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黄晖;林晓波;;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技术[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3 李荣强;申子民;王居胜;;低位短孔抽采上部临近层卸压瓦斯研究与应用[A];2008年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彦斌;;矿井卸压瓦斯的飘聚现象观察与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5 张占国;刘明星;丁建勋;;保护层开采地面钻井抽采上覆煤层卸压瓦斯技术在乌兰矿5757工作面的应用[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荣强;申子民;王居胜;;低位短孔抽采上部邻近层卸压瓦斯研究与应用[A];基于瓦斯地质的煤矿瓦斯防治技术[C];2009年

7 刘建海;周丹;;高瓦斯突出煤层群保护层开采与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关键技术[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洪永;远程采动煤岩体变形与卸压瓦斯流动气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林海飞;综放开采覆岩裂隙演化与卸压瓦斯运移规律及工程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广培;地面群井抽采卸压瓦斯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2 邓中;低透气性煤层群首采关键层卸压瓦斯综合治理技术[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1年

3 盖迪;保护层采动影响下卸压瓦斯运移规律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张德万;高瓦斯煤层群首采面卸压瓦斯富集规律及高效抽采技术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

5 汪有清;底抽巷上向穿层钻孔抽放远程卸压瓦斯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树川;地面钻孔抽采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洪生;近距离多煤层下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及卸压瓦斯治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86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86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f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