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脉冲可控冲击波煤储层增透原理与工程实践
本文选题:电脉冲 切入点:可控冲击波 出处:《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解决煤层气高效开发和煤矿瓦斯治理面临的煤储层增透改造技术难题,研发成功了强度、作用区域、作用次数可控的电脉冲可控冲击波增透煤层新技术,并已开展了多种现场应用探索。冲击波通过破裂、撕裂、弹性声波扰动等方式改造煤储层,具有分段、分频带的基本特征,这种基本特征与重复加载的疲劳效应结合,使得可控冲击波技术具有其他储层改造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改造效果取决于冲击波幅值、加载次数与煤储层物性的耦合特性,冲击波幅值与煤层物性的耦合作用决定着冲击波在煤层中的传播特性,加载次数与煤储层物性的耦合则与煤储层疲劳效应有关。发明了电脉冲可控冲击波井下作业装置,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现场作业工艺流程。现场试验证实了该项技术在顺层钻孔煤层改造及瓦斯抽采中的效益和有效性,并显示出地面煤层气井煤储层改造的可观前景。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antireflection transformation of coal reservoir in high efficiency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 and coal mine gas treatment, a new technology of electric pulse controlled shock wave antireflection coal seam with controllable intensity, action area and action frequency is developed successfully. A variety of field applic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shock wave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coal reservoir by means of rupture, tear and elastic acoustic disturbance, which h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egmenting and dividing the frequency band,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fatigue effect of repeated loading. The technology of controllable shock wave has the advantage that other reservoir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n't compare. The effect of transformation depends on the amplitude of shock wave,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loading tim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al reservoir. The coupling of shock wave amplitud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al seam determines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ock wave in coal seam, and the coupling of loading times and physical property of coal reservoir is related to the fatigue effect of coal reservoir. The field test 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echnology in the reformation of the bedding borehole coal seam and the gas drainage, and shows the considerable prospect of the coal reservoir reconstruction of the surface coalbed methane well.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1361203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K04B02)
【分类号】:TD7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反映煤储层渗透性的参数之一——块煤率[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6期
2 李国富,雷崇利;潞安矿区煤储层压力低的原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4期
3 钟玲文;中国煤储层压力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3年05期
4 张晓东,秦勇,桑树勋;煤储层吸附特征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01期
5 孟召平,彭苏萍,白清昭,靳秀良,张培河;焦作矿区二_1煤储层特征评价[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唐书恒;煤储层渗透性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1年01期
7 胡宝林,宋晓梅,车遥,吴文金;安徽宿东矿区煤体构造破坏对煤储层特征的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连承波,李汉林;地应力对煤储层渗透性影响的机理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02期
9 姚艳斌;刘大锰;;华北重点矿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薄冬梅;赵永军;姜林;;煤储层渗透性研究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柳迎红;杨凯雷;廖夏;;煤储层吸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郝守玲;钱菊华;薛诗桂;;煤储层物理模型设计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彭金宁;傅雪海;;铁法矿区煤储层裂隙系统评价与渗透率预测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雷益龙;;焦坪矿区下石节煤矿JPC-01井煤储层基本参数分析[A];瓦斯地质基础与应用研究[C];2011年
5 吴见;叶建平;马银起;徐文军;胡滨;李鸿飞;房超;;准噶尔盆地南缘煤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区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桑树勋;张时音;黄华州;;模拟地层条件下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机理[A];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琚宜文;林红;李小诗;侯泉林;谭静强;范俊佳;;煤储层甲烷稳定碳同位素与煤层气运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余维初;胡琼;;高温高压煤层岩心动态污染评价系统的研制与应用[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金星;煤储层表面改性增产机理及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钱进;含裂隙煤储层地震数值模拟与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刘长江;CO_2地质储存煤储层结构演化与元素迁移的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4 雷能忠;芦岭井田煤储层属性预测与随机建模[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5 颜志丰;山西晋城地区煤岩力学性质及煤储层压裂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张时音;煤储层固—液—气相间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冲冲;黔西珠藏向斜主要煤储层临界解吸压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魏强;淮南潘集深部煤储层吸附解吸特征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富勇;芦岭矿特厚构造煤储层特征及抽取性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4 许春花;沁水盆地和顺区块高煤阶煤储层及可采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霞;沁水盆地山西组沉积相及其对煤储层的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罗金玲;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物性及地质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本文编号:1593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9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