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含水异常体矿井综合物探方法及应用
本文选题:含水异常体 切入点:矿井综合物探 出处:《煤矿安全》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实现对煤矿含水异常体的井下精细化探测,基于煤矿含水异常体类型划分及特点分析,研究了矿井物探方法特点及适用条件,并结合综合物探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含水异常体可分为突水水源和导水通道2大类;煤矿含水异常体精细综合物探应采用2种或2种以上的物探方法,做到地震类方法与电磁类方法相配合、同类物探方法相补充;矿井物探方法主要分为矿井电磁类方法和矿井地震类方法,矿井综合物探勘查可以按掘进头超前探测、工作面内部探测、顶底板探测进行分类,应根据含水异常体类型和特点选择适合的矿井综合物探方法;案例表明了综合物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ypes of abnormal bodies with water in coal 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min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methods are studi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ine detection of abnormal bodies containing water in coal mines.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cases of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normal bodies of water bearing in coal min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water inrush sources and water diversion channels, and two or more geophysical methods should be used for fin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of abnormal bodies with water content in coal mines. The methods of min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mine electromagnetic method and mine seismic method, and the mine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an be detected ahead of the heading. According to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bnormal bodies containing water, the suitable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bnormal bodies in coal mine, and the case show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has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作者单位】: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4142,51404139)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5001-004)
【分类号】:TD7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盛东;刘静;岳建华;;中国矿井物探技术发展现状和关键问题[J];煤炭学报;2014年01期
2 牟义;丰莉;姜国庆;;基于矿井电法的矿井水害超前探测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13年05期
3 胡国泽;滕吉文;皮娇龙;王伟;乔勇虎;;井下槽波地震勘探——预防煤矿灾害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1期
4 胡运兵;;矿井地震反射超前法探测煤层冲刷带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11期
5 韩德品;赵镨;李丹;;矿井物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5期
6 于景惃;刘志新;岳建华;刘树才;;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球物理技术现状及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2期
7 邱增强,刘志新;无线电波透视法在探测隐伏导含水构造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8 董守华,王琦;层析成像在巷道无线电波透视法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刘志新,岳建华,刘树才;矿井直流电透视方法技术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张建军,魏修成;矿井瞬态瑞雷波勘探中若干问题的讨论[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W. E. Medeiros;重力源力矩反演:一种确定异常体的位置与3D方位的通用方法[J];石油物探译丛;1996年05期
2 王槐基;莺歌海盆地地震异常体成因机制管窥[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6年02期
3 陈岑;胡望水;阎振华;侯慧敏;;西丁家地区地震反射异常体识别与分布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4 李洪辉,周东延,丛祝安;塔里木盆地地震反射异常体及其地质属性初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2期
5 韩江涛;刘国兴;刘伟;;由激电异常进行异常体快速定位的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2期
6 张振利;张旭东;车殿国;谢匙雳;;物探方法在地下异常体勘探的应用[J];森林工程;2010年05期
7 王为民,王安民;等值线法圈定电波透视中的异常体图象[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年03期
8 卢元林,王劲松,王兴泰;利用信息剖面图进行地下异常体定位[J];世界地质;1996年03期
9 周官群;刘盛东;郭立全;张平松;曹煜;;采煤工作面地质异常体震波CT探测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7年04期
10 郭华;王平;谢汝宽;;利用Tilt-depth求取埋藏深度及其与边界位置的关系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康俊佐;邢光龙;杨善德;;大反差的小异常体电磁散射的计算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佘德平;;基于模型的小尺度异常体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廖爱民;周启友;肖安林;S A Junejo;徐建平;;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在探测水体中异常体的应用[A];第5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倪斌;王付洁;杨风丽;李筱;;南黄海北部地震反射异常体识别及其成因分析[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7:海洋地球物理论文集[C];2014年
5 郭建华;郭原草;;塔中地区北缘中上奥陶统中的地震反射异常体地质解释[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若;王妙月;底青云;王光杰;;源与勘探区间的异常体对勘探区的影响[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傅容珊;刘丽军;张涛平;黄建华;;观测大地水准面对南非CMB地震速度异常体的限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信文;张仲礼;王谊;;利用多频点技术探测顶底板含水构造埋深问题的尝试[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晓娟;地下空间异常体高密度电阻率影像数值模拟与应用[D];福州大学;2014年
2 徐宇;新疆哈密镜儿泉西地区高精度重磁数据对异常体边界的圈定及地质解释[D];新疆大学;2016年
3 高玲玲;矿井音频电透视数据反演方法[D];吉林大学;2009年
4 蒋洪;混凝土介质内部异常体震波检测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5 王朝旭;速度异常体下构造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6 郭伟;隧道掘进超前地质勘探的研究与仿真[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7 冯雪;时域航空三维异常体电导率—深度参数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刘广亮;煤岩介质电磁波衰减特性的频率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9 杨毅;磁偶源复电阻率三维电磁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08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08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