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方形容器爆燃泄放过程中的压力特性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5 10:14

  本文选题:爆炸力学 切入点:爆燃泄放 出处:《兵工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乙烯-空气预混气体在一端开口的方形容器内泄爆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泄爆面积、泄爆压力和气体浓度对泄爆过程中压力发展和分布特性的影响,结合容器内压力峰值的变化对现有经验公式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小面积泄爆时容器内压力出现明显的双峰值现象,且气体浓度主要影响第2个峰值的大小;大面积泄爆时气体浓度对压力峰值影响较小;泄爆面积较小且容器内预混气体接近最佳浓度时方形容器内压力分布梯度明显,远离最佳浓度或泄爆面积较大时容器内压力分布均匀;经验公式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随工况变化很大。研究结论为方形容器和建筑物泄爆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venting process of ethylene air premixed gas in a square vessel with an opening at one end is carried out, and the effects of venting area, venting pressure and gas concentration on the pressur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process of venting a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peak pressure in the vessel, the existing empirical formula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in the vessel appears obvious double peak when the explosion is small area, and the gas concentration mainly affects the size of the second peak value. The gas concentration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peak pressure when the explosion is large and the pressure gradient in the square vessel is obvious when the explosion area is small and the premixed gas in the vessel is close to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vessel is uniform when it is far from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r large explosion discharge area, and the error between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empirical formula and the experimental value varies greatly with the working conditions.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afety design of explosion release in square container and building.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308542)
【分类号】:X9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仕表;爆炸容器——较理想的爆炸实验场所[J];爆炸与冲击;1984年02期

2 刘小宁;自增强容器反向屈服限制条件的讨论[J];化学世界;1994年08期

3 裴召华;;埋地卧式容器的设计计算[J];石油化工设备;2006年06期

4 胡立双;胡双启;武巍;;多功能球形爆炸容器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11期

5 ;球形容器破裂事故的调查报告(一)[J];化工与通用机械;1975年10期

6 朱大福,张宗琦;容器制作规定[J];深冷技术;1977年04期

7 张立权;;扁平绕带容器的分析和探讨[J];化工与通用机械;1979年10期

8 洪起超;“破损-安全”设计——断裂力学在容器设计中的应用[J];化工设备设计;1980年06期

9 刘小宁;球形容器的最佳自增强半径[J];石油化工设备;1985年12期

10 王伟沧;;容器公差[J];化工设备设计;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奇;;爆炸容器应变增长现象机理的研究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0年版)[C];2011年

2 胡八一;周刚;郑津洋;谷岩;董奇;;爆炸容器研究及应用最新进展评述[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定贤;李文杰;曹钧;王万鹏;胡昊;;柱形爆炸容器的几种设计方法[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吴晓梅;程刚;徐昀;宋天宝;;钢制容器的支承设计[A];2008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定贤;胡昊;王万鹏;李艳霞;;基于动力系数法的爆炸容器设计[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洪辉;郭喜良;范智文;杨卫兵;冯文东;;高整体性能容器介绍与检测方法[A];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贤信;郑津洋;徐平;魏春华;叶晓茹;;固定式高压储氢用钢带错绕式容器[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李洪辉;安鸿翔;范智文;谷存礼;;废放射源整备过程中封装容器的设计与研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9册)[C];2009年

9 曹惠;卢红标;赵跃堂;;超高压力爆炸容器设计及验算[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国树;;玻璃钢管道与容器设计软件的最新进展[A];第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新技术新材料高层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日)横山德贞 张海青 译;纸制容器的形状、结构设计[N];中国包装报;2011年

2 日 横山德贞 张海青 译;纸制容器的形状、结构设计[N];中国包装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琳娜;水介质爆炸容器动力响应分析与实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2 开方明;铝内衬轻质高压储氢容器强度和可靠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邓贵德;离散多层爆炸容器内爆载荷和抗爆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刘贤信;大容积全多层高压储氢容器及氢在金属中的富集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马歆;自保护快速启闭式超高压海产品加工容器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吴琳琳;考虑三轴度效应的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强度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恺;虚拟化技术在高安全嵌入式平台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汤博云;基于青年女性视角下的香水容器造型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信;“晃龙龙脑”品牌产品包装容器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余鹏;悬架可调式惯容器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杨政之;溶剂定量杯式容器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6 王s,

本文编号:1615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15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1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