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 1 9卷 第 1 2期 中 国 2 0 0 9年 1 2月 C h i n a
安 全 S a f e t y
科 学 S c i e n c e
学 报 V o l . 1 9N o . 12 J o u r n a l D e c. 2 0 0 9
<
br />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邵 辉 教授 张 东 葛秀坤 赵庆贤 李伟明 王凯全
( 江苏工业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 常州 213164)
学科分类与代码 : 6202140( 安全教育学 ) 中图分类号 : X925 文献标识码 : A
*
资助项目 : 2009 年 江 苏 省 高等 教 育 教 改 研 究 课 题 ( 苏 教高 [ 2009 ] 27 号 ) ; 常 州 科 教 城 院 校 科 研 基金 重 点 项 目 ( K2007202) ; 2009 年江苏工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 苏工教 [ 2009] 20 号 ) 。
【 摘 要 】 研究并提出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 “一个理念 、两个知识结构 、3 个学 会 、4 个一致 、5 个能力 、6 个意识 ” ; 探讨该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 教学过程 、 工程技能训练 、安全实践 等环节 , 形成了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 模式以 “人文教育与自我修养 、系统安全思想 与工程方法的形成 、化工安全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 、 自主学习与开放实践 ”为 4 个立足点 , 清晰地反 映了人才培养应该做什么 、应该如何去做 、 落脚 点在哪里 。 在江苏工业学院 安全工程专业 2004 — 2009 届 6 届学生的培养中付诸实践 , 其效果表明 : 学生的知识基础 、 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创新 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 形成了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安全能力 。 【 关键词 】 高素质 ; 安全工程专业 ; 人才培养目标 ; 人才培养模式 ; 人才培养实践
S t u d y a n dP r a c t i c e o nH i g h q u a l i t y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 s T r a i n i n g M o d e o f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 P r o f . S H A OH u i Z H A N GD o n g G EX i u k u n Z H A OQ i n g x i a n L I We i mi n g WA N GK a i q u a n
( S c h o o l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i a n g s uP o l y t e c h i n c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a n g z h o u 213164,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T h et r a i n i n gg o a l f o r h i g h q u a l i t y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o f s a f e t ye n g i n e e r i n gs p e c i a l t yi s s t u d i e da n d p r e s e n t e d , w h i c hi n c l u d e s o n ec o n c e p t , t w o k n o w l e d g e f r a m e w o r k s , t h r e e l e a r n i n g s , f o u r u n i t i e s , f i v e a b i l i t i e s a n ds i x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e s .T h r o u g he x p l o r i n gi n t ot h et r a i n i n gp r o g r a mf o r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 t e a c h i n g p r o c e s s , e n g i n e e r i n g o r i e n t e d s k i l l t r a i n i n g a n ds a f e t y p r a c t i c e , a t r a i n i n g m o d e f o r h i g h q u a l i t y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o f s a f e t ye n g i n e e r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f o r m s , w h i c h f o c u s e s o nf o u r a s p e c t s t h a t a r e h u m a n i t y q u a l i t ya n ds e l f i m p r o v e m e n t , s y s t e m s s e c u r i t y i d e a s a n dp r o j e c t m e t h o d s f o r m i n g , c h e m i c a l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t e c h n o l o g yt r a i n i n g , i n d e p e n d e n t s t u d y a n do p e n p r a c t i c e .T h i s m o d e s h o w s c l e a r l y w h a t t o d o , h o wt o d o a n d w h e r e t od o f o r t a l e n t t r a i n i n g . A t t h es a m e t i m et h em o d ew a sc a r r i e do u t i nt h et r a i n i n go f s a f e t ye n g i n e e r i n gs p e c i a l t y ' s s t u d e n t s a t J i a n g s uP o l y t e c h n i cU n i v e r s i t yf r o m 2004 t o2009.T h e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s t u d e n t s ' k n o w l e d g e b a s e ,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a c t i c a l a b i l i t y , i n n o v a t i o ns p i r i t a n d a b i l i t y w e r e e f f e c t i v e l y t r a i n e d a n dt h e i r i n t e g r a t e da b i l i t y w a s f o r m e dt os a t i s f ys o c i a l n e e d s . K e yw o r d s : h i g h q u a l i t y ;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 s t r a i n i n g g o a l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 s t r a i n i n g m o d e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 s t r a i n i n gp r a c t i c e
* 文章编号 : 1003 -3033( 2009) 12 0034 -06; 收稿日期 : 2009 -08 03; 修稿日期 : 2009 11 30
第 12 期 邵辉 等 : 高素质 安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的 研究与实践
· 35·
[ 4]
0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概述
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永恒的主题 , 安全生产是 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 同时是国民经济稳定运 行的重要保障 , 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条 [ 1] 件 , 高素质安全工程人才又是这些的最基本保证 。 由于安全工程学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 , 多 学科相互交叉 、 相互渗透 、相互依托 、相互促进的 , 涉 [ 2] 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 边缘科学 。 社会的发展对 安全工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 如何培养能适应现 代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安全人才 , 如何按照安全工程专业的特点 , 科学地设计高素质 创新安全人才的知识结构 , 就成为高等教育责无旁 贷的任务 。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 的发展始 于 20 世 纪 50 年 代 。 西安矿业学院和北京经济学院 ( 现首都经贸大 学) 在国内率先开设了矿山通风安全专业和机电安 全专业
[ 3]
全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
。
1998 年教育部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目录 》, 进一步整合本科专业设置 , 取消了矿井通风 与安全专业 , 将所有的行 业安全合并设立 “安全工 程 ”专业 , 该专业涵盖了所有行业的安全问题 , 同时 修改了学科归属 , 1993 年将其改为安全环境类下的 二级学科 , 代码 081002。 这标志着安全工程专业进入了快速稳定的发展 阶段 。 我国设置安全工程类本科专业的院校数量变 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 行业涉及军工 、 航空 、化工 、矿 业 、交通运输 、环境 、 特种设备等各个领域 。 2007 年 全国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招生人数接近 6 000 人 , 比 2003 年增长了 60%以上 。 安全工程类专业高等教 育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安全工程专业的高层次 人才 , 为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 、 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 5] 提供了人才保障 。 1957— 2008 年间 设置安全工程 专业的院 校数 量变化情况 , 见表 1:
。 在 1998年前 , 我国基本是以行业为依托
的安全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 , 特别是以矿业安
表 1 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数量变化情况 年代 开办院校数 1957 1 1958 2 1982 3 1983 4 1985 16 1990 17 1999 27 2000 30 2001 34 2002 45 2003 56 2004 68 2005 75 2006 86 2007 101 2008 103
就学科性质而言 , 安全工程学科既不是单纯地 属于自然科学 , 也不是单纯地属于社会科学 , 既不属 于纵向科学又不属于横向科学 , 而是属于综合交叉 科学 。 安全工 程教育是一个应用 性和实践性极 强的教育体系 , 其体系结构如图 1 所示 。
[ 6]
1 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目标
安全工程专业是为解决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 的 “安全 ”问题而产生并被社会认可的 , 由 于社会 、 经济发展过程中 “安全 ”的不确定性 、复杂性和综合 性 , 使得安全工程专业不同于一般的工科专业 , 构成 了多学科交叉 、 多行业交融的专业特点 。 对于不同 的生产行业 、 不同的社会 、经济发展阶段 、 不同的环 境条件 , 其安全要求和保障条件会截然不同 , 安全工 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特有的专业素质和工程能力 , 才能满足社会 、 经济发展的需求 。
图 1 安全工程专业教育体系结构图
江苏工业学院从 2001 年就开始探索安全工程 专业的人才培养 , 根据多年的研究与实践 , 凝炼出高 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 如图 2 所示 。
人才培养与培养质量既受系统 输入 ( 生源) 的 影响 , 更受到输出端 ( 社会需求 ) 的影响 , 输出端的 反馈对于安全工程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
· 36·
中 国 C h i n a
安 全 科 学 学 报 第 19卷 S a f e t y S c i e n c e J o u r n a l 2009年
图 2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2 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根据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 课题 组围绕着人才培养方 案 、教学实施过程 ( 课堂理论 教学 、课程实践教学 、毕业设计等 ) 、工程基本技能
训练 、 安全实践等环节开展了系列研究 , 通过逐年不 断扩展 、 深化 , 形成了特色鲜明 、 操作性强 、 效果优良 的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 该模式清 晰地反映了人才培养应该做什么 、 应该如何去做 、 落 脚点在哪里 , 如图 3 所示 。
图 3 高素 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第 12 期 邵辉 等 : 高素质 安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的 研究与实践
· 37·
模式以 “人文教育与自我 修养 、系统安全思想 与工程方法的形成 、 化工安全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 、 自主学习与开放实践 ”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 4 个立足点 。 由图 3 可见 ,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 以省级精品课 程 《系统安全工程 》、 校级重点课程 《化工安全工程 》 为中心构成两大课程群 , 形成系统安全思想与工程 方法 、化工安全工程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学两翼 ; 通过 提供 “安全网站 ”等多种媒体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 习 , 为学生构建以安全评价资质平台 、 全国安全生产 活动月 、 企业实习基地等开放实践的环境 , 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 通过哲学 、 文学 、 美学 、 艺术 、音乐等人 文教育 , 引导学生进行美的发现与欣赏 、 兴趣爱好与 知识的广博 、 做人的原则与生活态度 、 心理素质与幸 福观等自我修养 , 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 。 模式的 4个立足点既相对独立 , 又相互关联 、 相 互补充 、 相互促进 , 共同形成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 才的培养合力 。 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 、 系统的思维方法 、 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充满活力 的创造力 。
析 、评价的方法 。 3) 培养学生控制危险的综合能力 。 《系统安全工程 》课程通过多年的建设 , 在安全 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2008 年 《系统安全工程 》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 。 《系 统安全工程 》教材为教育部 “十 一五 ”国家级 规划 教材 。 在 《系统安全工程 》课程建设的带动下 , 形成了 《安全心理 学 》 ( 省精品 教材 ) 、 《安全 行为管 理 》、 《风险管理 》等专业基础课程群 。 3. 1. 2 打造以校级重点课程 《化工安全工程学 》为 中心的专 业技术教学平 台 , 强化化 工安全 工程技术能力的综合训练 《化工安全工程学 》教学通过课堂教学 、 课程设 计和课程实践 , 使学生受到较系统的化工安全工程 教育 , 树立安全工程观 , 了解化工企业安全工作的基 本内容 , 课程的理 论教学由生产 过程安全 、装备安 全 、电气和信息安全 、建设和辅助系统安全 、安全法 律法规构成 , 实施案例式教学 。 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以课程设计为主线 , 要求 学生在化工厂现场实习的基础上 , 结合课堂教学的 内容 , 分组完成一个化工厂从厂址选择 、厂区布置 、 工艺设计 、 设备选型的安全评价 , 安全系统设计 , 安 全对策措施等系统的安全设计工作 , 达到化工安全 工程技术能力的综合训练 。 在课 程 教 学 中 积 极 开 展 教 学 研 究 , 收 集 近 500 个典型化 工生产事 故案例 , 丰富了 教学内 容 。 《化工安全工程学 》课程设计使用真实题目进行设 计 , 并组织了成果答辩 。 还自筹 资金购买 “安全第 一网 ”的公 共账户 , 使师生能够自 主阅读和获取网 上大量的资源 , 为 《化工安全工程学 》的教学提供更 多的信息资源 。 《化工安全工程学 》教材是江苏省 建设精品教材 。 3. 2 改革教学方法 , 引导学生兴趣学习 如何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 , 教学法是非常 重要的 。 一旦教学内容确定以后 , 要达到原定的培 养目标 , 教学法就是重要的手段
[ 10]
3 高素质安 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实践
3. 1 构建精品课程教学 体系 、形成 人才培养教学 平台 3. 1. 1 构建以省级精品课程 《系统安全工程 》为中 心的专业基础课 程群 , 培育 学生的系统安 全思想与工程方法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 课程的教学指 导思想 、 课程教学大纲 、 内容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组 织方式与目的 、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等将直接影响到 [ 8] 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 的培养 。 在 教学过程中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国家 , 特别是长三角经济区对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 , 对教学进行了精心设计和 [ 9] 实施 , 得到学生的欢迎 ,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以省级精品课程 《系统安全工程 》为中心建设 专业基础课程群 , 以优秀的教学质量 , 培育学生的系 统安全思想与工程方 法 。 如根据对 安全工程专业 2000— 2006 级 7届的教学实践和研究 , 逐步提炼并 形成了 《系统安全工程 》课程 “一个思想 、两个掌握 、 一个能力 ” 的教学指导原则 : 1) 培养学生系统安全的思想 。 2) 培养学生掌握辨识危险的程序 、掌握危险分
[ 7]
。
学校教育 就是通过课堂 教学过程 , 把知识 、方 法、 能力等传授给学生 。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 缺少的重要环节 , 所以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 落脚点 。 因此 , 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 , 对课堂教学进 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 其中有不少的做法得到学 生的欢迎 。
· 38· 3. 2. 1 课堂教学的讲课方式 归纳为 “精读 、讲解 、 阐释 ”:
中 国 C h i n a
安 全 科 学 学 报 第 19卷 S a f e t y S c i e n c e J o u r n a l 2009年
学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不足 , 提高了教学效果 , 并 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授课学时中学到更多的专业理 论知识 。 3.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工程应用的综合能力 3. 3. 1 应用课程小论文的方式 , 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小论文的训练 , 使学生 在撰写课程小论文的过程中得到自主学习的训练 , 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 通过课程小论文要求学生 : 1) 学会文献资料的检索 、 分析综合与使用 。 2) 学会到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 3) 学会科技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与规范 。 4) 初步形成解决安全问题的综合能力 ( 如对安 全问题的思考 、 辨识 、 分析 、 控制方式等 ) 。 3. 3. 2 利用 “安全评 价资质 ” 平台 , 培 养学生 的 工程应用能力 在课程中所介绍的安全评价 ( 分析 ) 的思想与 方法 。 学生能否应用于工程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 利 用安全学科具有 “安全评价资质 ”的平台 , 让学生参 与实际工程项目的安全评价活动 , 在安全评价的过 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 3. 3. 3 参加 “全国安全生产月 ”、“ 11 · 9”消防日 活动 , 引导学生走 进社会 , 认 识安全生 产 , 培养安全责任意识 每年与安全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全国性活动有 “全国安全生产月 ” 、“ 11· 9”消防日等 , 充分利用这 些机会 , 与市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消防部门联 系 , 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 , 引导学生走进社会 , 认识安全生产 , 培养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 。 3. 4 特色鲜明 、 内容丰富的教材建设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 ”,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 力和创新能力 , 始终是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 点 , 教材又是基础 。 为适应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 才培养的需要 , 多年来非常重视教材的建设 , 取得了 一批 教 材 建设 成 果 。 现 已 出 版的 教 材 有教 育 部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江苏 省精品教材 、高等 教育安全工程系列 “十一五 ”规划教材等 25 部 , 这 些教材既适合教学需求 , 又适用个性化自主学习 , 受 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 也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 。 3. 5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安全工程专业是 1998 年国家教育部整合全国
1) 精读 , 即有选择性的 ( 如重要定义 ) 精读 。 2) 讲解 , 就是将教材的书面语言表达转换成与 学生交互的口头语言表达 。 3) 阐释 , 就是把教材的重点细化 、 引伸与扩展 , 特别对专业课 , 要通过 “阐释 ”的方式 , 把教材的理 论、 思想和方法浸透到工程实际中 , 使学生在听课中 能感受到理论 、 思想和方法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 在课堂教学中这 3 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 只有 将这三者 有机的 结合 , 才能 达到 良好 的课堂 讲课 效果 。 3. 2. 2 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 课堂教学 内容的组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与核 心 , 就是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 对讲课内 容进行编排 ( 也就是对教材的再认识过程 ) 并用有 效的方式表达出来 。 3. 2. 3 课堂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对教师提出 更高的要求 。 作为专业课教师 ,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 力是自己的教学职责 。 教师必须做到 : 1) 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 2) 对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 3) 对现场工程实际的了解和案例积累 。 当课程内容抽象 、 概念性强时 , 学生在学习时易 感到枯燥难学 , 因此 , 在课堂上结合实际案例采用启 发、 讨论式教学 , 通过提问 、 问答或引而不发等方法 , 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 达到良好的课程效果 。 3. 2. 4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如果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不能解 决问题的 。 在讲授时除板书外 , 尽量辅助以现代教 育技术 , 如应用照片 、视频 、动画 、 计算机模拟等 , 以 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 提高学习兴趣 。 对于 特别重要而又比较难掌握的基本理论 ( 如系统安全 的思想体系 、危险源的概念与辨识等 ) 内容则组织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 先列出若干讨论主题 , 让学生通 过课外阅读和研究性自学 , 事先做好充分准备 , 讨论 时由学生各抒己见 , 经过充分辩论将问题彻底搞清 , 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 另一方面 , 为了让学生对实际安全问题认识得 更客观 、 全面和真实 , 应用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 手段 ( 如多维动画形式 ) 生动形象地将生产过程中 事故的发生 、 发展及演变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 。 实 现图 、文 、 声、 像并茂的视听一体化教学 , 弥补传统教
第 12 期 邵辉 等 : 高素质 安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的 研究与实践
· 39·
各高等院校与安全相关的专业而设立的 , 形成一个 “大 ”安全工程专业 。 该专业涉及各行各业的安全 , 它的研究空间范围包括 : 地下 、天上 、水中 、 陆地 。 如 何结合江苏工业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定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 是首先要解决的问 题 。 通过广泛的调研 , 根据社会 、 经济发展分析比较 ( 特别是长三角经济区 ) , 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 , 确 定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依托石化行业 , 服务地 方经济 , 形成自己的特色 。 确定了安全工程专业人 才培养的 4 个方向 : 1) 危险辨识与风险分析方向 ; 2) 化工安全技术方向 ; 3) 职业安全健康方向 ( 主 要对毒物 、噪声 、粉 尘、 职业病等进行研究与防护 ) ; 4) 油气储运安全与设备可靠性方向 。 依据上述 4个方向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进行设计 , 首先 , 突破传统的人才 “就业 ”观念 , 树 立 “创业 ”的培养人才理念 。 在培养方案中以学生 为本 , 突出 “精讲 、 优学 、授人以渔 ”的原则 , 建立完 全学分制下的培养体系 , 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 , 形 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
定性 、 复杂性和综合性 , 使得安全工程专业具有多学 科交叉 、 多行业交融的专业特点 。 “一个理念 、两个 知识结构 、3 个学会 、 4 个一致 、 5 个能力 、 6 个意识 ” 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满足了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安全 工程人才的要求 。 2) 研究以 “人文教育与自我修养 、 系统安全思 想与工程方法的形成 、 化工安全工程技术能力的培 养、 自主学习与开放实践 ”为 4 个 立足点构建的高 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具有系统元素明 确 、逻辑结构清晰 , 反映了人才培养应该做什么 、应 该如何去做 、 落脚点在哪里 。 3) 江苏工业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 践表明 , 学生的知识基础 、工程实践能力 、 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 模式的理念 、 方法具有 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 4) 研究还有待于进一 步的深化 , 如 “创业 ”的 培养人才理念如何有效地落实在人才培养之中 ; 又 如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需要社会 、 企业的支持 , 但在 具体实施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 而这些又不是 学校单方可以解决的 , 等等 。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 ,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需要学生 ( 家庭 ) 、 学校 、 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
4 结 论
1) 由于社会 、经济发展过程中 “安全 ”的不确
参 考 文 献
[ 1] 邵辉 . 实施综合安全工程 , 提升常州市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水平 [ J ].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 社科版 ) , 2003, 4( 3) : 5 -6 [ 2] 邵辉 , 王新颖 , 王凯全等 . 安 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探讨 [ J ].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 社科版 ) , 2006, 7( 2) : 84 -86 [ 3] 傅贵 , 杨书宏 , 宋守信等 . 安 全工程专业本科规范的研究与探讨 [ J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08, 18( 11) : 78 -84 [ 4] 翟小伟 , 邓军 . 突出行业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研究 [ J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08, 18( 1) : 90 -94 [ 5] 赵庆贤 . 安全产生 和发展的基本动力 [ A ]. 第一届安全 科学理论 研讨会论 文集 [ C ]. 北京 : 中国商 务出版 社 , 2007: 39 -44 [ 6] 葛秀 坤 , 邵 辉 , 赵 庆 贤 . 高素质安全 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的探讨 [ J ]. 江苏工业学 院学报 ( 社 科 版 ) , 2008, 9( 3) : 113 -115 [ 7] 葛秀坤 , 邵辉 , 赵庆贤等 . 《化工安全工程学 》课程教 学改革的 探讨 [ A ]. 第 21 届全 国高校 安全工程 学术年 会论文 集[ C ]. 北京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2009. 10: 105 -109 [ 8] 邵辉 , 王凯全 . 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 J ]. 江 苏工业学 院学报 ( 社科版 ) , 2004, 5(2) : 45 -47 [ 9] 郝 永 梅 , 邵 辉 , 王 凯 全 等 . 安全工程 专业课 程体系完 善的思 考 [ J ]. 江苏 工业学院 学报 ( 社科版 ) , 2009, 10( 1) : 105 -108 [ 10] 葛秀坤 , 邵辉 . 基于大工程 观教育 理念 的安 全 工程 专业 教育 的探 讨 [ A ]. 第一 届全 国安 全科 学理 论研 讨会 论文 集[ C ]. 北京 : 中国商务出版社 , 2007: 254 -260
本文关键词: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3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