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自吸水分对煤中瓦斯解吸的综合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23 15:21

  本文选题:渗吸 切入点:置换效应 出处:《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年01期


【摘要】:为研究自吸水分对煤中瓦斯解吸的影响,利用自主设计的实验装置,实现了水分在煤中的自发渗吸,单独研究了水分对瓦斯的置换效应,并对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煤中瓦斯的置换解吸量、卸压解吸量以及残余瓦斯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分能够促进煤中吸附态瓦斯发生置换解吸,且含水率越大,置换解吸量越大;卸压解吸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含水煤样瓦斯解吸量小于干燥煤,且随着含水率升高,解吸量逐渐减小;充分解吸后含水煤样的残余瓦斯含量小于干燥煤,在4%~10%含水率,随着含水率升高,残余瓦斯含量逐渐降低;针对晋城矿区永红煤矿的无烟煤,自吸水分对瓦斯解吸整体上表现为促进作用,水分对瓦斯解吸的影响是置换效应与水锁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elf-suction moisture on gas desorption in coal, the spontaneous infiltration of water in coal was realized by using the self-designed experimental device, and the displacement effect of water on gas was studied separately. The displacement desorption amount of gas in coal, the desorption amount of gas under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content of residual gas a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isture can promote the displacement desorption of adsorbed gas in coal, and the higher the moisture content is, the more the moisture content is. In the process of desorption, the amount of gas desorption of water-bearing coal sampl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dry coal in the same time, and the desorption capacity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residual gas content of water-bearing coal sample after full desorp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dry coal.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tent, the residual gas content decreases gradually. For anthracite coal in Yonghong coal mine of Jincheng mining area, self-suction moisture can promote gas desorption as a whole. The effect of moisture on gas desorpt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displacement effect and water lock effect.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分类号】:TD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向向;张玉贵;姜家钰;张大伟;;钻井液对煤心煤层气解吸损失量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5年01期

2 陈向军;程远平;;注水对煤层吸附瓦斯解吸影响的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6期

3 蔡建超;郁伯铭;;多孔介质自发渗吸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12年06期

4 牟俊惠;程远平;刘辉辉;;注水煤瓦斯放散特性的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5 张国华;梁冰;;渗透剂溶液侵入对瓦斯解吸速度影响实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王新新;石必明;穆朝民;;水力冲孔煤层瓦斯分区排放的形成机理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03期

7 张国华;梁冰;毕业武;;水锁对含瓦斯煤体的瓦斯解吸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2年02期

8 翟成;李贤忠;李全贵;;煤层脉动水力压裂卸压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J];煤炭学报;2011年12期

9 赵东;冯增朝;赵阳升;;高压注水对煤体瓦斯解吸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10 肖知国;王兆丰;陈立伟;杨宏民;;煤层高压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效果考察及机理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时音;煤储层固—液—气相间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秋艳;王骏辉;王毅;;水分对瓦斯运移负效应的分析与实验研究[J];中国矿业;2017年03期

2 李书文;王冕;;高突“三软”煤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分析[J];煤炭技术;2017年03期

3 吴家浩;王兆丰;苏伟伟;陈金生;;自吸水分对煤中瓦斯解吸的综合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年01期

4 陈德飞;孟祥娟;康毅力;彭永洪;周玉;秦汉;;气体吸附对煤层安全钻井液密度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年01期

5 程波;马代辉;高月;;煤的灰分、挥发分与孔隙率的关联及其对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影响[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7年01期

6 贺培;熊继有;陆朝晖;秦大伟;潘林华;;基于高压脉动水力压裂的脉动波传播机理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7年01期

7 黄睿哲;姜振学;高之业;李宜润;张昆;张醒初;宁传祥;;页岩储层组构特征对自发渗吸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7年01期

8 徐东亮;吴仁伦;王继林;孟浪;张永安;孙肖琦;钱英杰;;采动条件下煤体渗流特性试验及应用[J];煤矿安全;2017年01期

9 濮御;王秀宇;杨胜来;;利用NMRI技术研究致密储层静态渗吸机理[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7年01期

10 高波;康毅力;史斌;游利军;黄小凤;皇凡生;;压裂液对煤岩储层解吸 扩散性能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震;水力化钻孔径向瓦斯渗流特性实验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2 陈向军;外加水分对煤的瓦斯解吸动力学特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云波;张玉贵;张子敏;姜波;;构造煤瓦斯解吸初期特征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01期

2 谢晓永;郭新江;蒋祖军;孟英峰;康毅力;;基于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的水锁损害预测新方法[J];天然气工业;2012年11期

3 马骏驰;陈中华;周杨洲;窦浩;;突出煤层煤巷掘进水力挤出综合效益研究[J];煤炭技术;2012年10期

4 杨庆红;谭吕;蔡建超;胡祥云;;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的分形模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2期

5 陈向军;王兆丰;程远平;武贵平;;水力挤出消突技术在水井头煤矿掘巷中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03期

6 唐巨鹏;杨森林;李利萍;;不同水力割缝布置方式对卸压防突效果影响数值模拟[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年01期

7 王新新;石必明;穆朝民;;水力冲孔煤层瓦斯分区排放的形成机理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03期

8 翟成;李贤忠;李全贵;;煤层脉动水力压裂卸压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J];煤炭学报;2011年12期

9 沈春明;林柏泉;吴海进;;高压水射流割缝及其对煤体透气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1年12期

10 赵明;郁伯铭;;基于分形多孔介质三维网络模型的非混溶两相流驱替数值模拟[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明莉;煤层甲烷变压吸附浓缩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冰,刘建军;煤和瓦斯突出发生过程中的温度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年01期

2 石必明;关于瓦斯突出流变机理的哲学思考[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魏绍敏;田水承;李华;;能量转移论在预防瓦斯突出分析中的应用[J];西北煤炭;2004年01期

4 徐涛,郝天轩,唐春安,杨天鸿;含瓦斯煤岩突出过程数值模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5 村夫也 ,唐小龙;蛇形山煤矿坚持抽放瓦斯三十年[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5年02期

6 景国勋,张强;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瓦斯作用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5年02期

7 马中飞;俞启香;;煤与瓦斯承压散体失控突出机理的初步研究[J];煤炭学报;2006年03期

8 路学q,

本文编号:1654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54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8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