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接触面厚度煤岩体三维建模与传热
本文选题:煤矿安全 切入点:接触面厚度 出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0期
【摘要】:为揭示不同接触面厚度煤岩体内热量传递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推导了多孔介质内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新的表达形式,分析了接触面厚度不同对煤岩体传热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接触面厚度为2 mm和5 mm的煤岩体高温壁面下部导热作用最强;接触面厚度为3 mm和4 mm的煤岩体低温壁面上部导热作用最强;接触面厚度为2 mm和5 mm的煤岩体高温壁面中下部自然对流强;煤岩体壁面附近自然对流强,中央区域自然对流弱;煤岩体高低温壁面附近导热占主导;接触面厚度为2 mm和5 mm煤岩体热量传递情况相同,3mm和4mm煤岩体热量传递情况相同.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heat transfer in coal and rock with different contact surface thickness, a new expression of continuity equation, momentum equation and energy equation in porous media is deriv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contact surface on the heat transfer of coal and rock mas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wall of coal and rock mass is the strongest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contact surface is 2 mm and 5 mm. The uppe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al and rock mass with thickness of 3 mm and 4 mm is the strongest, the thickness of contact plane is 2 mm and 5 mm, the natural convection is strong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 of high temperature wall of coal and rock mass, the natural convection is strong in the vicinity of coal and rock mass wall. The natural convection is weak in the central region; the heat conduction near the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wall of coal and rock mass dominates; the heat transfer of coal and rock mass is the same as that of coal and rock mass with the thickness of 2 mm and 5 mm. The heat transfer of coal and rock mass is the same as that of 4mm coal and rock mass.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基金】: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147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04021)
【分类号】:TD7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向峰;汪有刚;;声发射能量累积与煤岩损伤演化关系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刘向峰;汪有刚;张志静;;煤岩体裂隙集度演化理论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李晓璐;康立军;李宏艳;欧阳振华;;煤-岩组合体冲击倾向性三维数值试验分析[J];煤炭学报;2011年12期
4 顾小愚;钟心;;无烟煤的物理性质对其型煤抗压强度的影响[J];煤炭转化;2009年02期
5 尹光志;李铭辉;李生舟;李文璞;姚俊伟;张千贵;;基于含瓦斯煤岩固气耦合模型的钻孔抽采瓦斯三维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13年04期
6 刘向君;高涵;梁利喜;;温度围压对低渗透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7 邬剑明,王俊峰;基于神经网络的煤层自然发火的非线性预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8 陈安国;矿井热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8期
9 林柏泉;常建华;翟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高建良;刘佳佳;张学博;;采空区渗透率对瓦斯运移影响的模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姬社英;严玉彬;常保强;扈英磊;;平顶山煤矿高温热害形成因素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1期
2 李石新;王文涛;肖石英;;中国煤炭企业安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张凌云;周艳萍;刘鸿福;;模拟单一介质火区试验研究及数据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5期
4 张建国;;高压水射流割缝揭穿煤层关键参数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5 杨威;林柏泉;翟成;吴海进;李全贵;李贤忠;;水力压裂潜在危险及钻爆压抽一体化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焦健;;光纤救灾机器人收线装置设计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年02期
7 任刚;;中小煤矿企业如何在当前金融风暴中发展[J];消费导刊;2009年01期
8 何杰山;;基于煤矿瓦斯安全本体模型的词间关系研究及思考[J];甘肃科技;2012年23期
9 宋国正;;基于AHP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变化原因定量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1期
10 贾帅动;董继业;付鸿娟;;煤矿瓦斯爆炸预防的可视化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灿;何文丽;;矿井热害及防治[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2 乾增珍;何满潮;贺利民;;深井降温系统中的冬冷储能原理研究[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3 贺佑国;颜爱华;;全国煤矿安全发展战略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施式亮;何利文;李润求;念其锋;;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及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赵录峰;端木京顺;马涛;;关于有效实施航空维修安全管理的思考[A];航空安全与装备维修技术——航空安全与装备维修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黎明;卸压密闭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李国富;高温岩层巷道主动降温支护结构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志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李雨;典型冶金物料的微波及组合干燥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霍丙杰;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6 胡汉华;金属矿山热害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程刚;并联式仿生机械腿结构设计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8 吴国珉;典型有色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防尘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郭平业;我国深井地温场特征及热害控制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10 王俊峰;煤地下自燃时覆岩中氡气运移规律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权富;矿井热参数测算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侯建军;高温矿井热环境数值模拟及热害控制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佰超;金川二矿井下热力状况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王璐;煤矿井下探测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秋慧;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研究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楠;煤自燃指标气体实验与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钰斐;沁水煤田自燃煤层分布及自然发火原因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志辉;城郊煤矿西风井贯通后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魏宏超;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多裂缝理论与酸化改造探索[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10 卢宇鹏;水力通风换热机设计及其性能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思静,侯中健;地下孔隙率和渗透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及影响因素[J];沉积学报;2001年02期
2 吴世跃,赵文,郭勇义;煤岩体吸附膨胀变形与吸附热力学的参数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3 刘建军,刘先贵;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多孔介质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J];地质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4 吴自立;AE信号参数预测预报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进展及展望[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1期
5 司鹄;郭涛;李晓红;;钻孔抽放瓦斯流固耦合分析及数值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6 李增华,顾士亮,周正发;W灣敲嚎缶碌舷⑹鹿试蚍治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陈红;祁慧;谭慧;;基于特征源与环境的煤矿重大瓦斯爆炸规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李宗翔;裴明顺;陆晓明;;瓦斯安全管理新指标—采空区瓦斯涌出强度[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王显政;推动中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05期
10 李永存;林爱晖;王海桥;刘荣华;;风流脉动下采空区流场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海珠;;中国煤矿瓦斯事故趋势及对策[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红刚;采空区漏风流场与瓦斯运移的叠加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葛勤奋;住宅屋顶形式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左金宝;高温矿井风温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3 蔡正委;综采工作面Y型通风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斌;;煤岩体结构钻孔观测手段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9期
2 程鹏;王龙飞;刘江伟;;煤岩体声发射判别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3年02期
3 谢东海;冯涛;赵延林;万文;朱川曲;;裂隙煤岩体的流固耦合精细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4 尹光志,,李贺,鲜学福,冯涛;煤岩体失稳的突变理论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5 李磊;梁旭太;徐浩;;受载煤岩体的红外辐射机理和传播规律探索[J];中国煤炭工业;2007年08期
6 张春会;于永江;岳宏亮;赵全胜;;随机分布裂隙煤岩体模型及其应用[J];岩土力学;2010年01期
7 黄炳香;程庆迎;刘长友;魏民涛;付军辉;;煤岩体水力致裂理论及其工艺技术框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8 宁宇;煤岩体化学加固作用的力学原理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1996年05期
9 赵正军,田取珍,李兰秀;煤岩体的损伤断裂机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姚精明;税国洪;王熙;;煤岩体破坏过程中电磁辐射与能量耗散耦合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宝林;;煤岩体健康诊断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段东;唐春安;徐涛;高坤;李连崇;;开采过程中煤岩体应力场变化的数值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段东;唐春安;高坤;潘竞涛;;开采过程中煤岩体应力场变化的数值试验研究[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晓军;高波;鲜学福;;煤岩体变形失稳破坏条件的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袁亮;;积极推进“新理论”研究[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1:深部岩石工程围岩分区破裂化效应[C];2008年
6 刘扬贤;高京泽;;煤岩体底板比压对轴向不同端面压模的形状效应[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陆其鹄;;开展煤矿震动监测推动灾害预警工作[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泳嘉;邢纪波;;充分变形离散单元法及其在采矿中的应用[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9 惠功领;;深部近距低采高上保护层开采煤岩体动力学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数值模拟试验[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惠功领;宋锦虎;;深部近距上保护层开采煤岩体动力学演化特征模型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煤矿机械安全装备技术发展高层论坛暨新产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马爱平;我专家发现水力致裂可有效改造煤岩体结构[N];科技日报;2014年
2 刘尊旭;煤与瓦斯共采理论“973计划”项目启动[N];中国煤炭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炳香;煤岩体水力致裂弱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崔峰;复杂环境下煤岩体耦合致裂基础与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3 邹银辉;煤岩体声发射传播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苏培莉;裂隙煤岩体注浆加固渗流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刚;煤岩体后破坏的理论研究及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6 杨永杰;煤岩强度、变形及微震特征的基础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7 冯志强;破碎煤岩体化学注浆加固材料研制及渗透扩散特性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8 张天军;富含瓦斯煤岩体采掘失稳非线性力学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牛新团;非饱和煤样浸水软化性的超声波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2 罗金满;煤岩体防渗堵水加固浆液试验及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3 朱传奇;类土质煤岩体力学特征及改良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建功;应力波在弹塑性煤岩体中传播衰减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5 罗吉安;立井揭煤过程中的煤岩体受力变化机制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6 苏波;煤岩体结构观测及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7 于永江;炮采提高块率的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59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5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