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风险集成管理研究
本文选题:煤矿事故 切入点:风险 出处:《中国煤炭》2015年07期
【摘要】: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煤矿事故风险研究的基础上,依据集成管理的基本思想,结合行为安全"2-4"模型的研究框架,提出一种从事故致因链、事故内部影响链、事故外部影响链3个层面对煤矿事故风险展开研究的集成管理思路,并构建了三者结合的、全面分析煤矿事故风险的集成管理整体框架。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and analyzing the research of coal mine accident risk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idea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the research frame of behavior safety "2-4" mod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hain of accident cause chain and accident internal influence chain.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oal mine accident risk is studi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ccident external influence chain, and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framework of coal mine accident risk is construc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an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framework of coal mine accident risk.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工应急处置能力研究(51174209)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20120840186)
【分类号】:TD771;F42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强;崔芳鹏;赵苏启;刘守强;曾一凡;谷亚威;;矿井水害类型划分及主要特征分析[J];煤炭学报;2013年04期
2 傅贵;殷文韬;董继业;Di FAN;Cherrie Jiuhua ZHU;;行为安全“2-4”模型及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13年07期
3 武强;;我国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问题和展望[J];煤炭学报;2014年05期
4 傅贵;杨春;殷文韬;董继业;;行为安全“2-4”模型的扩充版[J];煤炭学报;2014年06期
5 李乃文;季大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12期
6 罗新荣;夏宁宁;贾真真;;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理论与方法研究[J];中国煤炭;2006年03期
7 孙斌;;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煤炭;2006年10期
8 马文章;步磊;杨芳;贾坤;;基于执行力的煤矿安全文化的构建和推进[J];中国煤炭;2010年09期
9 傅贵;杨春;殷文韬;;煤矿水灾事故动作原因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10 吴兵;许正东;彭燕;周瑶;;基于煤矿事故防范的危险源与隐患辨析[J];中国煤炭;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姗姗;鲁顺清;徐小贤;;电网安全风险管理[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3期
2 秦成;梁庆华;潘磊;张磊;马殷仓;;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矿井突水水源快速识别[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6期
3 高平;傅贵;;一起重大煤矿顶板事故行为原因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6期
4 解学才;杨振宏;许贵阁;;基于改进的HFACS和SPA的矿山安全人因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3期
5 高平;傅贵;;煤矿顶板事故不安全动作分析及预防[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7期
6 李晶;;浅谈危险化学品风险管理标准化[J];江苏氯碱;2010年01期
7 张爱然;罗新荣;杨飞;康与涛;;矿井瓦斯危险性评价模型探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3期
8 张磊;李新春;张旭;韩虎;;浅谈煤矿危险源的辨识方法与评估[J];煤矿安全;2010年07期
9 王汉斌;杨晓璐;;煤矿安全文化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法[J];煤矿安全;2012年02期
10 潘俊锋;齐庆新;毛德兵;任勇;王元杰;;冲击矿压危险源及其层次化辨识[J];煤矿开采;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琼;傅贵;殷文韬;;行为安全预防事故的有效性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范立民;;陕西省煤矿水害类型及典型水害[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2资源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查理论与方法技术分会场[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晓路;煤矿瓦斯监测数据发展趋势的智能预测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国愈;企业安全信仰与安全执行力关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3 贺阿红;企业安全文化载体内容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刘汝清;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及应用效益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宗玲;安全处罚的中外对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6 殷文韬;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任玉辉;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8 马池香;企业安全标识及其效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秀;基于模糊结构元理论的煤矿危险源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2 张红鸽;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危险源辩识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晓哲;云南省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流程再造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杨帆;行为安全管理在B热电厂生产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邸鸿喜;魅力型领导风格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6 汪伟忠;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能力分析及优化配置[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卢海洋;基于ABC分析法构建煤矿工人安全行为作业体系[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8 李慧淑;煤矿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实践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9 蒋晓光;基于模糊理论的煤矿生产安全风险评价与对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10 金建成;华砚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1期
2 魏中龙;如何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执行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王厚柱,丁厚稳;新集一矿111311工作面突水机理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1期
4 陈佩佩;刘秀娥;;矿井顶板突水预警机制研究与展望[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4期
5 王建国;田水承;;危险源辨识与分析是煤矿建立事故应急体系的关键[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1期
6 薛禹群;;中国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现状与展望[J];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01期
7 陈开翔;;本质安全人在双峰磷矿的构建与实证分析[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8年07期
8 武强,董东林,石占华,武雄,孙卫东,叶贵钧,李树文,刘金韬;华北型煤田排-供-生态环保三位一体优化结合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9年06期
9 王哲;白云杰;;基于行为安全模式的煤矿安全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0年03期
10 周波;朱云辉;谭芳敏;;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控制及其重要性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建立救援机制 降低事故风险——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现场会”[J];建筑安全;2006年07期
2 张炎;改进措施降低了博胡尼斯电站的事故风险[J];国外核新闻;1997年12期
3 多英全;吴宗之;魏利军;康荣学;罗艾民;;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排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年06期
4 潘建军;;事故风险“领结图”管控法的研究与应用[J];安全;2013年10期
5 姚瑶;;大型灯会活动事故风险及消防安全对策研究[J];安防科技;2011年02期
6 周浩;翁辉;周厚顺;;基于事故序列图的大型油轮原油泄漏事故风险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5期
7 孙金凤;陈国华;;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预警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年02期
8 刘昭青;;确保海运危险品安全应从岸上人员培训抓起[J];世界海运;2011年06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文涛;葛世友;;区域事故风险指数评价方法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赵杰;;环境事故风险的企业防范责任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3 刘旭峰;刘茂;李静;;事故风险可接受水平与国外标准研究评述[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金钟;;工业企业事故风险管理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赵颂;化解事故风险 遏制重特大事故[N];贵阳日报;2008年
2 记者 宋斌;世卫组织发布福岛核电事故风险报告[N];光明日报;2013年
3 记者 郭爽;波音公司承认低估787电池事故风险[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桂梅;民航机场跑(场)道事故风险管理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晶;供电系统事故风险成因分析与预防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1703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03778.html